【贵州篇】沿河:砥礪前行三十載 揚帆遠航謀新篇-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十八大以来 > 最新报道

【贵州篇】沿河:砥礪前行三十載 揚帆遠航謀新篇

2017-10-18
来源:香港商报

  

沿河县城一角。

  歲月鎏金,時光更迭。

  當時鐘撥回到1987年,這是沿河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要一刻。這一年,國務院正式批準成立沿河土家族自治縣。

  時空變幻,斗轉星移。

  30年來,伴隨著共和國前進的鼓點,高舉著改革開放的旗幟,位於黔東北烏江之濱的沿河土家族自治縣,其嬗變歷程正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

  回溯30載歷史,這里從一個深度的國家級貧困縣,變成聞名遐邇的「畫廊烏江山歌沿河」文化旅游大縣;從一個養在大山深處的「閨秀」,蛻變為遠近聞名的中國土家山歌之鄉、中國古茶樹之鄉、中國空心李之鄉、中國黑葉猴之鄉……

  30年春華秋實,在黨的民族政策光輝照耀下,沿河68萬各族兒女,繼承和發揚「敢為人先,苦干實干」的精神,書寫了沿河從貧瘠走向繁榮的光輝歷程。

  30年滄桑巨變,沿河各族人民用勤勞與勇敢,匯聚了磅礡力量,譜寫出一首首振奮人心的奮斗之歌、團結之歌。

  30年揚帆遠航,古老而年輕的沿河正乘上時代快車,駛出高山峽谷,奮力追趕不再遙遠的富裕與繁榮、文明與和諧。

  香港商報記者黃慶松通訊員任廷海、杜尚會

  構建特色產業 壯大縣域經濟

沿河县委书记任廷浬现场调研。

  回溯30年來,沿河縣域經濟發展實現新跨越。30年里,沿河兒女負重拼搏、銳意進取,實現了六個翻番。一是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由2011年的1.54億元增長到2016年的11.4億元,增長6.4倍;二是實現固定資產投資由2011年的45.53億元增長到2016年的160億元,增長2.51倍;三是實現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由2011年的42.75億元增長到2016年的112億元,增長1.61倍;四是實現地方生產總值由2011年的39.17億元增長到2016年的95.63億元,增長1.44倍;五是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由2011年的9.12億元增長到2016年的18.9億元,增長1.07倍;六是實現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1年的11813元增長到2016年的23930元,增長1.03倍。

  產業興,則縣域興。沿河,緊抓資源稟賦、區位條件、產業優勢,走「錯位發展」之路,努力把特色產業做成優勢產業,把優勢產業做成支柱產業,從而推動特色產業提質升級,激發縣域經濟發展活力。

沿河县长何支刚现场调研。

  近年來,沿河產業結構顯著優化,經濟發展方式加快轉變,三次產業結構由35.5:17.0:47.5調整為27.3:20.3:52.4。山峽工業園區升級省級經濟開發區,完成工業總產值47.79億元,年均增長29.3%。創建沙子、譙家、官舟、新景4個省級現代高效農業示範園區,完成農業總產值49.64億元,年均增長6.8%。建成種草養畜基地10.7萬畝、茶葉基地20萬畝、優質水果基地10萬畝、無公害蔬菜基地20萬畝、中藥材基地1.2萬畝、優質煙葉基地15萬畝,煙葉生產上等煙比例和收購均價連續10年位列全市第一。同時,成功申報「中國古茶樹之鄉」「中國名茶之鄉」「中國空心李之鄉」;成功申報「中國土家山歌之鄉」「中國民間文藝之鄉」「中國楹聯文化縣」;成功申報「最美中國狺生態旅游、文化旅游目的地」「國家級水利風景區」。沿河白山羊、沙子空心李等獲地理標誌證明商標,農村淘寶上線運營,開啟沿河電商發展新時代。

  夯實基礎設施 改善城鄉面貌

  位於貴州省東北角和銅仁市西北部的沿河,是全省和全市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之一,也是國家新階段扶貧開發重點縣。這里山高路陡、交通閉塞,惡劣的自然條件和地理環境,使得沿河這片邊遠、閉塞的土地格外貧瘠。

产业发展。

  近年來,沿河堅持以交通、水利、電力、通訊為重點,著力突破基礎設施瓶頸制約。326國道改擴建和沿河至印江二級公路提級改造工程加快實施,實現鄉鄉通油路、村村通公路,通暢率達90%,建成公路總里程3600公里,建成碼頭58座。甘溪水庫、當壩水庫、鄧家溪水庫等一批骨干水源工程得到開工和規劃建設。新建和擴建變電站6座,新增變電容量6.7萬千伏安,新建35千伏以上輸電線路88千米,新建和改造中低壓配網1732千米,新增配變容量10.68萬千伏安。建成「多彩貴州狺廣電雲」村村通250個,新增光纖到戶2.23萬戶,新建基站361個,新增廣播電視村村通1.9萬戶和戶戶通6.26萬戶。積極爭取國家核電建設項目,沿河成為貴州核電建設項目優先選址地。

四通八达的交通。

  而今,沿河這片美麗的熱土已不再是「養在深閨人未識」,日益完善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讓更多的人來到沿河,看到沿河的美,感受沿河的獨特魅力。 30年風雨兼程,而今的沿河城鄉面貌煥然一新。

  目前,全縣堅持規劃引領,完成縣城總規第四輪修編,新增縣城規劃面積27平方公里,縣城建成區面積10.5平方公里,人口達12萬人。思州新區、黃金山片區、枕頭堡片區等新區開發和舊城改造有序推進。建成畫廊天街、烏江明珠、海業水岸等一批地標性建築。新建白塔公園、烏江濕地公園、民族文化廣場、烏江大道等市政設施,「夢幻烏江」夜景工程已成為一張對外展示的靚麗名片。全縣城鎮建成區面積達到35.8平方公里,承載人口21.56萬人,城鎮化率達到41.5%,提升14個百分點。城鎮管理成效顯著,「省級衛生縣城」「多彩貴州狺山歌沿河」文明行動創建成果進一步鞏固。大力實施全域綠化工程,森林覆蓋率達到55.65%,年均增長2.3%。成功申報「全省小康寨建設整縣推進示範縣」「省級生態文明建設先行示範區」「國家級重點生態功能區」。

  決戰深度貧困 增強民生保障

  作為全國四個單一土家族自治縣之一,沿河屬國家級貧困縣,同時亦是全省14個深度貧困縣之一。

  民生之事高於一切,脫貧之責重於泰山。

  深度貧困地區是脫貧攻堅的重中之重、難中之難、堅中之堅。「沿河始終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最大的政治任務和最重要的民生工程來抓,牢固樹立「科學治貧、精準扶貧、有效脫貧」理念,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緊緊圍繞到2019年底全縣所有貧困村出列、所有貧困人口脫貧和到2020年實現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任務,按照「一年抓示範、兩年攻難點、三年見成效,最后兩年鞏固提升全覆蓋」的「五年四步走」總體思路,落實「五個一批」強化「六個精準」,進一步加快貧困人口脫貧步伐,脫貧成效較為顯著。」沿河縣委書記任廷浬表示。

  尤其自2017省、市脫貧攻堅春季攻勢戰役打響以來,沿河脫貧攻堅的步履強勁,產業扶貧、項目扶貧、金融扶貧、社會扶貧、醫療扶貧、教育扶貧、電商扶貧……多方發力,共同促進,脫貧攻堅步伐不斷加快,脫貧攻堅成效日漸顯現。

  扶貧攻堅解民意,民生保障潤心田。

  30年砥礪前行,沿河始終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全部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健全社會保障體系,著力改善民生,提升民眾幸福感。

  30年跌宕奮進,沿河始終圍繞人民群眾的吃、穿、住、醫、學等方面,不斷加大社會救助保障力度,基本建立了以「政府保障為主、社會救助為輔、其他救助為補充,城鄉一體化、管理規範化、保障法制化」的新型社會救助保障體系。

  「發展的過程就是改善民生的過程,始終堅持既要看總量、又要看人均,既要看平均數、更要看大多數,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正是基於這樣的民生理念,沿河縣委、縣省政府通過持續加大民生投入,構建基本民生保障網,從而讓發展成果全民共享。

  堅持生態優先 推進綠色發展

美丽的霸王谷景区。

  念好山字經,作好水文章,打好生態牌,讓綠水青山成為金山銀山。30年來,沿河從向自然環境索取到山水合理開發保護的轉變,生態綠色發展理念全面融入生產生活的各個領域,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實現良性互動,生態建設逐漸成為沿河跨越趕超的新路徑。

美丽乡村建设。

  30年來,沿河自治縣圍繞創建生態示範縣的目標,立足生態山水、土家文化、烏江文化三大要素,以農業園區建設為突破口,著力構建「生態旅游、休镕旅游、養生旅游、體驗旅游」為一體的旅游新業態,著力打造五大旅游品牌,進一步豐富生態休镕旅游內涵。發揮「中國古茶之鄉」社會效應,加快后坪鄉古茶樹公園建設步伐,全力打造以「品古茶思歷史」為主題的生態旅游品牌;藉助「中國空心李之鄉」的影響力,加快沙子街道南莊子村、新沙村,中界鎮石柱村、孫家村等美麗鄉村建設,全力打造「賞花采果」為主題的體驗休镕旅游品牌;挖掘烏江流域溫泉的潛力,加快洪渡溫泉風情小鎮、團結街道思州溫泉風情城的建設步伐,全力打造以「溫泉養生」為主題的旅游品牌;依託「中國山歌之鄉」文化品牌,以土家民歌非物質文化遺產為平臺,充分挖掘濃郁的土家民俗文化,加快推進以沙坨庫區風景為主的淇灘古鎮旅游度假區項目建設,全力打造土家文化品牌。凸顯「畫廊烏江」「麻陽河黑葉猴王國」的生態優勢,合理利用緩沖區、可控制區,修建集休镕、住宿為一體的旅游設施,讓畫廊烏江、麻陽河走出深閨,走向省外,走向世界。

  結語

  2017年,是五年藍圖繪就實施的開局之年,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關鍵之年,是沿河舉辦「兩會一節」的盛事之年。

  回溯過往,輝煌三十年,黨政同心,繼往開來結碩果;縱橫九百里,干群合力,承先啟后奔前程。

  展望未來,黨的十九大春風浩蕩,沿河各族人民正以時不我待,奮力開拓的豪氣和與時俱進的氣魄和遠見,立足新形勢,明確提出了新的發展思路:按照「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秉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緊扣「守底線、走新路、奔小康」總綱,圍繞「兩區一走廊」布局,突出「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主題,立足從貴州「邊沿」變為融入成渝經濟區和長江經濟帶「前沿」,堅持「三縣一城」發展定位,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協調推進「四化同步」,實施「兩大戰略、四大行動」,落實「六大重點任務」,著力建設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綠色健康產業基地、內陸沿江開放橋頭堡、中國優秀旅游目的地,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會,加快建設生態優、百姓富、實力強的美麗沿河。

[责任编辑:程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