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吉林團開放日上,本報記者冀文嫻向吉林省長劉國中提問。
開放的吉林,魅力無限。
10月19日上午,人民大會堂吉林廳,成為中外記者的焦點之一。吉林代表團在這裏繼續討論習近平同志代表十八屆中央委員會所作的報告,吸引了來自人民日報、中央電視台、香港商報和路透社、今日俄羅斯、日本共同社等50餘家中外媒體記者前來采訪。
“吉林是吉祥之地,更是個幸福感滿滿的地方,無限風光在吉林。”10時30分,代表團討論剛一結束,吉林代表團團長巴音朝魯立即向大家表示歡迎,現場響起陣陣掌聲。
人民日報記者首先提問:習近平同志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吉林怎樣認識這個問題,如何解決好這個問題。
“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也是眼下大家最關注關心的問題。”巴音朝魯說,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是一個順應時代發展,充分體現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重大政治判斷。事實上,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特別是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很重要的就是在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從吉林實際情況來看,落實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解決吉林振興發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問題,關鍵要以改革創新為動力,著力解決好市場主體發展、產業轉型升級、區域協調發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中存在的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近年來,我們在這些方面也下了很大力氣,國企三年改革攻堅取得明顯成效,民營經濟快速發展,發展環境不斷優化;汽車、吉化等傳統支柱產業煥發新的生機,醫藥健康等優勢產業迅猛發展,“吉林智能制造”正在重塑產業版圖;全力實施東中西“三大板塊”建設,綠色生態產業蓬勃發展,綠水青山、冰天雪地真正成為金山銀山;以打好脫貧攻堅戰為重點,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
巴音朝魯說,解決好市場主體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就是要以改革創新來激活我們市場經濟的活力,堅持“國企改革要深化、民營經濟要發展、簡政放權要徹底、市場活力要增強”,培育發展的內生動力;解決好產業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就是要以轉型升級為主攻方向,堅持“加減乘除”一起做,在以創新引領產業轉型升級上邁出堅實步伐;解決好區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就是要以綠色生態貫穿發展始終,堅定不移打綠色牌、走生態路,全力推動綠色發展;解決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中存在的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就是要以幸福美好為奮鬥目標,著力辦好就業創業、社會保障、教育醫療、住房交通等各類民生實事,特別是要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不斷滿足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的需要。
香港商報記者接著向吉林代表團副團長劉國中提問: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吉林時作出了“四個紮實”的重要指示,其中之一就是紮實推進保障和改善民生。吉林這幾年是如何將發展成果惠及城鄉群眾的?
劉國中說,多年來,吉林省委、省政府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民生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始終把人民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把民生作為做好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指南針”,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切實解決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真心誠意為人民利益工作,不斷加大投入和工作力度,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吉林省各族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進一步增強。面對新時代、新征程、新使命,我們將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面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認真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准確把握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的重大判斷,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鬥目標,把為什么人的問題作為檢驗工作的試金石,按照“堅守底線、突出重點、完善制度、引導預期”的工作思路,科學處理發展和民生的關系,突出脫貧攻堅、增加收入、擴大就業、完善社會保障、改善住房條件、加強安全發展等重點,保證人民群眾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共同富裕。
在回答今日俄羅斯記者提出的吉林省如何推進對俄“濱海2號”通道建設問題時,劉國中說,吉林省是“一帶一路”建設向北開放的重要窗口,互聯互通是重要方面。吉林省始終高度重視對俄“濱海2號”通道等基礎設施建設,並將其作為“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載體,加強和促進中俄友好合作。近年來,中俄雙方在國家層面、省州層面、企業層面的交流合作上,都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目前,各方面正在按照預期目標,積極務實,加快推進。我們將進一步加強跟進,積極組織協調,力爭及早見效。
一問一答間,會場氣氛持續升溫。趙曉君、王君正、李萬君、王子聯、吳亞琴、龐慶波等代表還分別回答了經濟日報、大公文彙集團、中央電視台、中新社、光明日報、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等記者的提問。一個多小時的采訪中,吉林省的魅力和吉林代表的風采,給記者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香港商報特派記者 冀文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