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將與香港共拓綠色金融 兩地合作發綠債-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聚焦十九大 > 最新报道

內地將與香港共拓綠色金融 兩地合作發綠債

2017-10-24
来源:香港商報

 

        昨日,中共十九大新闻中心举行最后一场记者招待会,国家环保部部长李干杰(中)、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右)介绍“践行绿色理念,建设美丽中国”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新华社

  【香港商報网訊】特派采訪組報道:中共十九大新聞中心昨日舉行最后一場記者招待會。會上,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楊偉民表示,在綠色債券發行等方面,內地今后將與香港密切合作,共同推進綠色金融,支持國家綠色產業和項目等的發展。另據他透露,債券通「南向通」暫時未有開通時間表。

  在昨日主題為「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建設美麗中國」的記者招待會上,中財辦副主任楊偉民在回答關於綠色金融及香港與內地金融互聯互通的問題時表示,中國在利用市場機制促進綠色發展方面還有很大潜力,其中之一就是綠色金融。十九大報告專門講到了「要發展綠色金融」,去年人民銀行會同有關部門已經下發了關於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的意見,而且已經做了部門分工,各項措施正在落實當中。

  內地首三季發綠債占全球四分一

  楊偉民列舉了中國綠色金融發展所取得的成績:2017年前三季度,內地共發行貼標綠色債券1340億元人民幣,占全球發行量的24%,在國際上處於領先地位。截至2017年2月,內地21家主要金融機構綠色信貸餘額已達7.51萬億元。

  「當然,相對於國家龐大的貸款規模來講還是比較少的,但比重和增長速度正在快速提高,目前占全部信貸比重8.8%左右,而且涌現綠色指數產品這樣的一些創新型產品,為投資者提供了更多的市場選擇。」他說。

  與此同時,楊偉民透露,一些綠色金融改革也在推進中。「比如,財政部門正在研究制定國家綠色發展基金方案,有關部門、主要是(中國)證監會正在研究上市公司環境信息的披露如何進一步提升;人民銀行會在一些地區組織開展綠色金融改革創新實驗區等重大措施;與其他一些國家在國際上開展了一些合作,比如中英、中法財金對話,也開展了一些綠色金融合作等等。」

  債券通「南向通」未有時間表

  楊偉民指出,中國綠色金融發展取得了一些成效,相對於龐大的綠色市場發展要求,綠色金融發展「還是不足的」,未來潜力巨大。

  他表示,香港作為國際上最主要的金融中心之一,相信今后在綠色債券的發行等方面,內地將和香港密切合作,實現互利共贏,共同推動綠色金融發展,支持國家綠色產業、綠色項目等行業的發展。

  楊偉民又表示,債券通「南向通」,暫時未有開通時間表。

  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相對滯后

  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包括改革生態環境監管體制,設立國有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和自然生態監管機構,完善生態環境管理制度,構建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等。

  楊偉民坦言,與經濟體制改革相比,中國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目前進展相對滯后,最大的問題是「市場機制的作用發揮得不夠,或者說激勵機制還有待進一步建立」,比如怎樣少排污能得到利益,「這是下一步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重點」。

  楊偉民表示,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難點還包括部分改革內容在國際上缺乏可借鑒的經驗,如主體功能區如何建立,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如何編制沒有先例等。此外,自然資源產權的確權問題,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中部門職責交叉問題如何解決,「難度也比較大」。他稱,今后將盡快補上制度短板和漏洞,加快改革落地。

  環保未影響中國經濟發展

  【香港商報网訊】特派采訪組報道:針對「環保是否影響中國經濟」的疑問,國家環境保護部黨組書記、部長李干杰昨在京表示,中國環境質量在改善,經濟發展沒有受到影響。

  李干杰是在十九大新聞中心最后一場記者招待會上作上述表示的。他說,近兩年來,不論是中央環保督察,還是目前正在部分重點地區開展的環境執法專項行動,「環境保護并沒有影響經濟發展」。

  環境保護與經濟增長相得益彰

  目前,中國經濟呈穩中向好態勢。據官方數據,2017年前三季度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速維持在6.9%的較高水平,工業、房地產、消費等多項指標高於市場預期。至於那些開展中央環保督察的區域,李干杰稱,其經濟各項指標「沒有受到任何影響,某種意義上來講比過去還要好」。

  就業方面,2017年前三季度中國城鎮新增就業人數已達1097萬人,年初設定的全年1100萬人目標提前、超額完成幾無懸念;截至9月,31個大城市的城鎮調查失業率已連續七個月低於5%,9月當月失業率創2012年以來新低。「如果說這些年我們加強環境保護影響了就業,我想不會有這麼一個數字。」李干杰說。

  他同時強調,官方在具體實施環境執法的過程中「非常講究策略和方法」,在對違法違規、污染環境的企業依法依規嚴肅處理的同時,也按照分類指導的原則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所謂不分青紅皂白、不分好壞的『一刀切』是我們堅決反對的,總體上也是不存在的。即使個別地方發生過,我們也都第一時間進行了糾正」,只有那些「確確實實沒有生存價值,又嚴重污染環境,整治又沒有任何希望」的工廠,才最后被關停、關閉。

  李干杰表示,在此情况下,環境保護與經濟增長相得益彰,環境保護確確實實在加強、環境質量在改善,同時經濟發展沒有受到影響。

  中央環保督察還會堅持下去

  中央環保督察是生態文明體制機制的一項重大改革舉措。李干杰介紹,自2015年底從河北開始試點,目前已經實現31個省區市的全覆蓋。「該舉措成效明顯,提升了各方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推動綠色發展的意識,解決了一大批民眾身邊的突出環境問題,促進了地方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有效促進了地方環境保護、生態文明機制的健全和完善」。

  中央環保督察是否會繼續?「不會有任何疑問,后續我們一定會把它堅持下去。」李干杰介紹了正在開展的相關工作:第一,梳理問題、總結經驗,進一步完善相關機制和配套措施。第二,研究推進有關中央環保督察相關法規的制定工作,并把它納入法制化、規範化軌道,讓它長期發展、堅持下去。第三,針對重點地區、行業和問題,準備組織開展機動、點穴式專項督察。第四,指導和督促地方建立省級環保督察體系,國家督省、省督市縣,「將來國家和省兩級聯動,會使得該機制發揮更大、更好的作用」。

        京津冀大氣污染防治難一夜畢功

  談及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李干杰說:「我們的攻堅行動,可不是打一次就完,以后幾年還會長期地把它堅持下去。」

  他表示,這些專項行動與措施絕不是「運動式」,而恰恰是在探索和建立長效機制。現在看起來這種長效機制還是管用的,因為管用,「完全可以肯定我們后續一定會堅持下去」。

  李干杰表示,PM2.5的治理、大氣污染防治,既要打攻堅戰也要打持久戰,既要有打好攻堅戰的決心和信心,也要有打持久戰的耐心,也不能太着急,不能太急於求成,問題的積累不是一天兩天,要解決也絕非一夜之間。

[责任编辑:许淼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