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十九大】中國治沙實現「人進沙退」-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聚焦十九大 > 最新报道

【聚焦十九大】中國治沙實現「人進沙退」

2017-10-24
来源:香港商報

  【香港商報網訊】針對十九大報告提出的「開展國土綠化行動,推進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綜合治理」,中共十九大代表、國家林業局局長張建龍表示,在持續的治理下,中國已經實現了由「沙進人退」到「人進沙退」的歷史性轉變。

  張建龍在接受中新社採訪時也坦言,中國荒漠化沙化面積大,生態系統穩定性差、功能不強,防沙治沙形勢依然嚴峻、任務依然艱巨。尤其是沙區多為貧困地區,未來林業局將從精準治沙、扶貧治沙、示範治沙、共享治沙出發,探索治沙與治窮雙贏之路。

  他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相繼實施了「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天然林資源保護、京津風沙源治理、退耕還林還草、石漠化綜合治理、沙化土地封禁保護等一系列重大生態修復工程。

  沙化土地由年均擴展到年均縮減

  張建龍透露,在持續治理下,中國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積連續三個監測期出現了「雙縮減」,全國沙化土地面積由20世紀末年均擴展3436平方公里轉變為目前的年均縮減1980平方公里,結束了沙化土地持續擴展的歷史,實現了由「沙進人退」到「人進沙退」的歷史性轉變。

  他表示,上述成就為推進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建設作出了積極貢獻,也為全球生態治理貢獻了「中國方案」和「中國經驗」。

  雖然防沙治沙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張建龍坦言,還必須看到,中國荒漠化沙化面積大,荒漠生態資源仍很稀缺,生態系統穩定性差、功能不強,防沙治沙形勢依然嚴峻、任務依然艱巨。

  第一,中國荒漠化土地面積261.16萬平方公里,沙化土地172.12萬平方公里,分別佔國土面積的27.2%和17.93%。全國近1/3的縣有沙化土地分布。

  荒漠化沙化未現根本性改變

  他表示,最近15年以來,中國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積僅縮減了2.34%和1.43%。與此同時,局部地區沙化土地仍在擴展,「荒漠化和沙化狀況沒有出現根本性的改變,仍然是我國最嚴重的生態問題」。

  第二,保護和鞏固任務繁重。沙區自然條件惡劣,生態系統極其脆弱。已經初步治理的區域,生態系統尚不穩定,極易出現反覆,鞏固成果的任務很重、壓力很大,「全國還有31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具有明顯沙化趨勢,如果保護利用不當,很有可能成為新的沙化土地」。

  第三,沙化土地治理任務艱巨。根據規劃,「十三五」期間中國需要完成10萬平方公里的沙化土地治理任務,「好治理的沙化土地都已經治理了,剩下的沙化土地治理條件越來越差,治理難度越來越大。如期完成規劃任務,需要付出更加艱辛的努力」。

  探索治沙與治窮雙贏路

  張建龍介紹說,中國現有830個貧困縣中,其中290個位於沙區,約佔35%,「土地荒漠化,既是生態問題,也是民生問題」。

  他表示,探索治沙與治窮雙贏之路需要下四方面苦功:精準治沙、扶貧治沙、示範治沙、共享治沙。要打破傳統的「大水灌溉」式防沙治沙模式,樹立精準治沙理念。對現有的沙化土地進行全面調查,摸清底數,分類指導、分區施策,杜絕不講科學、盲目盲幹。

  張建龍指出,在有效治理和嚴格保護的基礎上,還要因地制宜地發展沙區特色種養業、精深加工業和沙漠旅遊業,合理開發利用沙區資源,增加群眾收入。

  「要積極創造條件,為沙區貧困人口提供相對穩定的就業崗位」,張建龍表示,官方將考慮讓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直接參與防沙治沙工程建設,或者就地轉成沙區護林員等生態保護人員,通過參與生態建設和管護,增加收入,實現穩定脫貧,「要探索一條生態精準脫貧的新路子,更好地實現生態美、百姓富的有機統一」。

[责任编辑:肖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