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届高交会昨开幕,形态各异的机器人争相亮相-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高交會2017 > 图片新闻

第十九届高交会昨开幕,形态各异的机器人争相亮相

2017-11-17
来源:南方日报

 

  观展的市民在围观智能咖啡机器人。

  在深圳,除了行色匆匆的企业家、创客、白领等人,你还会经常碰见这一类“人”——他们很聪明,对于天气、音乐甚至物理了如指掌;他们有些“萌”,大眼睛加上圆滚滚的身材,跳起舞来甚至有些喜感;他们很能干,在家里,在银行、机场、医院、法院以及“工业4.0”的智能工厂中,你都能寻觅到他们的踪迹……

  他们是机器人。11月16日,第十九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下称“高交会”)在深圳开幕,在会场上,形态各异的机器人比比皆是,观众们时不时地会与机器人互动,或观看他们跳舞、进行机械作业。

  与上一届高交会相比,本届高交会上的机器人有了更多的应用范畴。得益于AI、深度学习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加持,机器人“学”会了更多本领,产业形态也日益成熟。

  AI加持

  除了调咖啡机器人还能炒菜

  只需在桌面前下单,智能咖啡机就会现磨咖啡,机器人会完成咖啡的传输,最后,机器人服务员将咖啡送到你手中,整个过程只要几分钟,你甚至可以用语音和机器人互动。南方日报记者在高交会现场的硬蛋展区内,体验了这一项服务。值得一提的是,机器人做出来的咖啡味道还不赖。

  这是硬蛋与瑞森可联手打造的人工智能(AI)咖啡2.0版,并在本届高交会期间正式亮相。硬蛋是中国最大的智能创新创业平台之一,其此前推出的AI咖啡馆雏形位于深圳南山。AI咖啡的核心部件,由瑞森可协作机器人担当,这是传统工业机械臂走进生活消费领域的一次大胆跨界。

  同样在硬蛋展区,除了充满“智能味道”的西式咖啡,你还可以品尝到可口的AI中餐。在向容器添加完食材之后,慧大成炒菜机器人可在几分钟内,自动完成预热、炒菜、加入调料、盛盘再到最后自动清洗锅面的全部过程,粤菜、北方菜等菜系它都能胜任。

  类似的机器人在深圳并不罕见,这一产业在创新之都正蓬勃发展。《深圳市机器人产业发展白皮书》显示,2016年深圳机器人企业数量达469家,机器人产业产值约787亿元,同比增长24.92%。深圳市机器人全产业链在逐步完善、市场辐射能力逐步增强、产业应用特点也日趋显著。

  从机器人应用环境出发,可以将机器人分为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两大类。前者更侧重技术、性能、稳定性等,后者更侧重产品体验、商业模式等。在高交会上,这两种类型的机器人均有展出,且各有创新。

  “当下是新物种不断崛起的时代,无人零售、共享生活方式层出不穷,AI不断赋予大众新的想象空间。”硬蛋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AI核心领域的工业机器人,以往常常用于工业制造,助推“工业4.0”和工厂智能化,如今,他们也逐渐走入公众视野,扮演越来越多的角色。

  来自深圳龙岗的神州云海智能科技总经理郭俪俪对此表示赞同,她认为,AI让机器人产业更有创造性,专注于细分行业将成为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趋势。记者在现场看到了该企业推出的科技感十足的清洁机器人,其能够在保障智能自主作业的同时,辅助异常监控、信息播报和广告宣传。

  “机器人和智能系统绝不是单一的科学技术,它是一个交叉学科。”中国科学院院士姚建铨表示,机器人和智能系统本身就是一个交叉学科、多学科发展的综合应用,反之,机器人和智能系统的发展也会促进其他学科的发展。

  模式创新

  机器人能与各行各业“联姻”

  “印度尼西亚是否双重征税?”“马来西亚是华盛顿公约的缔约国吗?”在几天前召开的前海法智论坛上,一位智能化的“东盟争议解决员”与不少嘉宾过起了招。对于咨询者提出的问题,它都能够对答如流。

  这款机器人叫三宝金刚,由深圳旗瀚科技研制,其诞生的背景,是希望解决中国企业“走出去”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法律和金融风险等问题。这些内容十分庞杂,即使是资深的涉外法务从业人员也无法全面掌握上述知识、信息,而运用机器人的“无限脑容量”和多元交互方式,恰好可满足业务需求。

  这台机器人也来到了高交会现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机器人施行“机器人+百行百业”的开发模式,通过开放软硬件平台,吸引各行业系统集成商、应用开发商进行二次开发,带动商业模式的创新。也就是说,在政务、商务、劳务等不同业务场景中,它都能提供智能服务和劳务替代性服务。

  得益于AI和深度学习的快速发展,与各行各业“联姻”,成为高交会上众多机器人企业的选择。

  在罗湖展区,一款浅紫色的机器人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它搭载了AI宫颈实施检查系统,能够突破传统筛查宫颈癌漏诊率高和假阳性高等问题。“机器人不会像检查仪器那样,给人留下冷冰冰的感觉,而且能够整合相关硬件和软件,可以整体移动”,大森智能科技是这台机器人的研制方,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机器人已经运用于深圳部分医院,由于其体积小巧,未来更是能够直接进去社康中心进行工作。

  不过,机器人多元化发展也有“痛点”需要解决。有业内人士表示,怎样促进机器人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达到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的效果,是业界共同面临的最大难题。

  “一方面,现有各行业系统的运营商和开发者,他们了解机器人、学习AI需要一定的过程;另一方面,机器人企业长于智能硬件的研发、制造,但学习和了解各行业运用机器人的需求也需要一个过程。”旗瀚科技副总经理吴乘跃说。在姚建铨看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脑仿生、机器学习、机器视觉等领域,商业机器人将会得到长足发展,比如在医疗领域,纳米机器人会成为人们未来的体内医生。

  发现新蓝海

  从造机器人到为产业服务

  对于大量传统企业而言,打造一个AI的生态场景,实现传统设备的智能化改造,远不只是硬件芯片的堆砌那样简单。而这,也催生了一个新行业、新“蓝海”:他们不造机器人,但他们了解行业,掌握核心技术,他们能够为机器人企业提供服务。

  在高交会英特尔创新加速器展台上,有许多形态各异的机器人产品,他们都应用了英特尔的芯片。为了更好地支持创客创新,英特尔面向不同类型的开发者提供了包括交尔、Curie、Edison、Genuino101等在内的一系列基础性的技术开发平台,降低广大创客开发新产品的技术壁垒,帮助创客快速地将想法变成产品原型。部分机器人产品便是基于这一模块研制的。

  一家名为灵聚信息科技的公司,便基于英特尔的平台,创造了一款产品——“人工大脑”。其能够将语义分析、认知计算和神经网络等技术有机结合,能够实现自然语言交互、自学习和认知计算等能力。通过这一平台,第三方企业和开发者可以很便捷的管理和自定义机器人,操作甚至不需要编程知识。

  “大脑”之外,机器人的“身体”同样有企业涉足。“机器人热潮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机遇,我们研发的导航定位控制器正受到市场的认可,不少深圳的机器人厂商都会将其应用于商用服务、家庭陪伴、教育教学等场景中。”速感科技的研究方向是导航定位控制器以及机器人硬件控制平台,其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市面上机器人部分核心零部件技术已经成熟,企业可以舍弃重新开发的过程,直接应用成熟的解决方案。

  ●撰文(除署名外): 南方日报记者 苏梓威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鲁力

[责任编辑:蔚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