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网讯】《香港商報》面世時銷量低印數少,以致被當時承印報紙的印刷廠譏諷:
「開了機,按關機掣稍遲,就印多了報紙。」
令《香港商報》在香港報林嶄露頭角的人,是老報人陳霞子,
他建議《商報》人「取法乎上」,
辦報方針緊貼當時香港最暢銷的報紙《成報》,改革版面、加強副刊內容力爭上游。
果然,《香港商報》首度改版成功,銷路迅速飆升,
至50年代中后期,《香港商報》已成為本港最暢銷報紙之一。記者 余江強 攝影張穎胤
開報元老張初曾總結說,《香港商報》的崛起,不僅是版面改革的成功,主要是當時政治氣氛有利。50年代初至中期,內地政局穩定,社會生活充滿朝氣,文藝領域更是百花齊放,許多劇種和藝術團來港演出,都大收旺場。《香港商報》作為中間偏左的報紙,溫和的面貌,客觀的作風,加上重點突出的新聞報道,增加多姿多采的副刊內容,如體育、馬經、狗經、娛樂等,還有作為特點之一的多樣化讀者服務,使《香港商報》漸漸為廣大讀者所接受。
失散家庭 骨肉重聚感人肺腑
《香港商報》的服務特色,隨着報紙銷量的上升逐步擴大,最為膾炙人口的是「免費尋人」和「溫暖人間」,尤其是「免費尋人」,可說是全國出名,幫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無數的失散家庭獲得團圓。
「免費尋人」是由張初首主其事,先是有一個年輕人到報社詢問如何找尋戰時失散了的弟弟,因為他在報紙登了幾日小廣告不果,自己是打工仔,沒有很多收入再登小廣告,希望在服務版上刊登尋人消息。張初給他一言驚醒了,便在他主理的「生活顧問」(服務版)刊出啟事,果然有人來相認,但因失散時其幼弟年紀太小,而相似的失散情况又很多,很多一時間都認不出來。
后來,由於請求報社代為找尋失散親人的家庭為數不少,《香港商報》便設立「生活顧問免費尋人專欄」,為他們刊出尋人信,起初是不定期刊出,很快就吸引更多的來信,於是就定期每星期六、日刊出。
最終,《香港商報》為數以百計的家庭找到親人,安排失散的父母子女到報社來相認團聚,大家骨肉重聚時相擁而泣,歡樂情景,一幕幕感動了所有人。
戰后不少家庭都冀盼能找回失散家人團聚。
母子相認抱頭痛哭
例如有一位年輕人來找母親,只記得小時候住處好像有條斜路,又有個滅火桶。《商報》記者便按他所說的寫了出來,居然有人來認,說︰「我住的那里就是這樣的,我媽媽現在在深圳,看看你要不要來深圳,讓我媽看看你吧?」記者跟他們兄弟倆去了深圳,那位媽媽一看年輕人,就叫了一聲:「真是我生的。」一家人就相認,抱頭痛哭,場面感人。
又如有兩兄弟,哥哥找弟弟,弟弟來相認,憑什麼去認人家是弟弟呢?哥哥說︰「不用說什麼,只要脫衣服給我看看,因為我們兄弟胸口是有『執毛』的!」令旁人失笑,反正都是男人,弟弟馬上脫下衣服,果然胸口有「執毛」,相認成功。
張冠李戴 有喜有悲
然而在尋人過程中,也會發生張冠李戴的情况,結果有喜有悲。如當中有發芽菜的商販尋子,登了幾期報紙尋人啟事也認不到,后來有個年輕人來相認,商販一見就說是他了,原來他全心想要個兒子,認為合眼緣的就認回去,而那年輕人又肯;后來,年輕人逢年過節都送禮到報社,報社同事婉拒其美意,更分文不受,當時他告知記者活得很開心,跟老爸做生意做得不錯。另一個賣豬肉的人認子,報社鑑於無憑據便不贊成,但他堅持認了個兒子回去打理生意,結果他的錢都被騙去了。
每找到一家,《香港商報》都會把這些動人的團圓喜訊,圖文并茂作全版刊出,深得讀者的共鳴,使「免費尋人專欄」延續了30年之久。其間,香港不少官方機構、社團都會把有關信件轉給《香港商報》刊載,有關事例甚至在內地也廣泛流傳,以至內地不少公安機構、社團都把有關尋人的信件轉給《香港商報》,名噪一時。后來,許多報章和紅十字會也共襄善舉,尋人啟事也陸續在各報出現,而各報尋人啟事的編排格式,都跟《香港商報》相同。
《香港商報》設「溫暖人間」基金,將讀者捐款救濟貧困人士解燃眉之急。
雪中送炭相濡以沫善款解困
《香港商報》當年的「免費尋人欄」曾幫助過不少於戰亂期間失散的讀者一家團聚,另一個膾炙人口的專欄是「溫暖人間」,也幫助過不少悲劇人家渡過難關。每每香港有人間慘劇發生,經本報刊登后,讀者的善款馬上滾滾而來。
「溫暖人間」的由來,是出自《香港商報》一位作者許凱如老先生的憐憫心。他在筲箕灣發現一群孤立無援的孤兒,由一位少年姐姐帶着,十分可憐。許老先生向《香港商報》反映,報社即派記者采訪,作了專題報道,引起了讀者注意,紛來捐款救助,使這群孤兒得以渡過難關。
讀者報料 爭相解囊
在救助孤兒后,就常有讀者作探子,向報社「報料」,《香港商報》的記者便去訪貧問苦,報道出來,廣大讀者就雪中送炭,發揚相濡以沫的精神。
「免費尋人專欄」開創香港報界先河。
《香港商報》的「溫暖人間」受到讀者愛戴。每當報道一則悲苦事,即有熱心讀者慷慨解囊,紛紛伸出同情援手,而且遠及非洲、英國等地的僑胞(不乏原是《香港商報》的讀者,后僑居海外),也匯來英鎊、美金、港鈔、郵票等款項。當記者把這些善款送到遭逢家庭巨變、面對生離死別的不幸者手中,為他們解決燃眉之急,雪中送炭的溫情,不單單減輕他們經濟困擾,也減輕他們精神上的痛苦。
那時交通不甚發達,《商報》的同事要把善款親自送到不幸者家中去。有次正值炎夏大熱天時,記者郭清華把數百元善款,獨自一人翻山越嶺,在大嶼山東涌碼頭起步,爬了兩個多小時山頭,才抵達與世隔絕的溒石灣村,把善款送到該村的一戶不幸人家的手中時,村民大受感動,他們此時才知道香港有間名叫《香港商報》的報館是專幫窮人的。
大球小球吸引讀者有聲有色
《商報》人當年改版,不是生搬硬套,是明智地為廣大讀者加強服務。在充實副刊之餘,娛樂版和「馬與波」也擴大了。報社請來明星拍照宣傳上映的新片,又搞讀者填字游戲,請來白茵、陳綺華等人抽獎。最為吸引男性讀者的,是擴為整版的體育版,從讀者喜愛的「大球」與「小球」入手,成為報紙改版成功的另一元素。
「大球」是足球。當年港人娛樂節目不多,公餘愛入球場觀看足球賽事。《香港商報》的體育版是挑戰當時頗具權威的《香港時報》體育版,以生動活潑和趣味性的內容突圍。初時沒有自己的體育記者,找來報壇名宿潘劍龍主持,他認識一班體育記者并向他們約稿。當年有一位女體育記者叫梁楓,走入男球員更衣室采訪,被指「唔知醜」,但她所寫的「燕梳水盤」(賭波賠率)命中率奇高,吸引大批讀者,令《商報》的體育版可以獨立一張在球場叫賣。及后,李治華、岑芷剛、沈啟林(筆名老馬)、朱錦添(筆名徐佳鐸)等人先后接手主理體育版,有聲有色,在球圈頗有名聲。當年體育版成為《香港商報》的一個先鋒。
當年體育版遇上港足大戰,可分拆出售,球迷都爭相搶購。
「擺擂台」約賽小球
「小球」是小型足球。《香港商報》的體育版還開設了一個半版「小球世界」,為當時蓬勃的小型足球隊作免費約賽服務,并報道每日每場賽果。租得球場的球隊會致電《商報》的「擺擂台」,有意對戰的球隊在報上看到便回電話給《商報》,表示依時候教。香港多位足球名將姚卓然、莫振華也是從踢小球起家。「小球世界」在《香港商報》持續至80年代。
「小球世界」專欄是專為青少年讀者而設。
人稱「好波老細」的霍英東熱愛足球,早年組織小型足球隊,更親自落場在灣仔修頓球場與其他小球隊較量。他的球隊南征北戰,就是透過「小球世界」版的平台約賽,《商報》人到球場捧場,雙方常來常往,建立深厚友誼,老霍對《香港商報》很多活動都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