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缺錢 但缺好故事
上世紀80年代,香港曾擁有世界上最具活力的電影工業,每年平均製作超過100部電影,是華語電影製作和出口中心。但90年代末,香港電影漸漸由盛而衰,到了2002年,香港拍攝的電影就只有60部,比輝煌時期足足跌了40%。2003年香港特區政府與內地簽訂CEPA,合拍片成香港電影業新商機。根據香港電影發展局數據顯示,單單2012年一年,合拍片在內地票房超過25億元。香港電影融入內地市場,使電影人有更多製作預算,吸引更多投資,同時也有更廣闊的市場。 香港商報記者 鍾穎琳、王理琪
拓內地市場是大趨勢
內地市場龐大,不少海外電影公司都希望從中分一杯羹。由於內地尚未開放電影產品自由進口,「合拍片」除了不受進口配額限制,還能獲得43%的淨票房分帳,遠遠高於「進口片」25%的分帳比例,故近年眾多香港電影人爭相製作合拍片。
「曾經香港電影一枝獨秀,後來其他地區快速發展起來,當中最明顯的就是中國內地。」香港浸會大學電影學院副總監文樹森接受本報訪問表示﹕「現在香港的電影基本上都是合拍片,不瞄準內地市場,你的票房能有多少呢?現在也沒有人願意把錢只投放在香港,地方太小了,如果你想做生意的話,一定要進軍內地市場。」
「合拍片是一個不可避免的趨勢。」國藝娛樂文化集團主席冼國林接受本報訪問指出,如果光是香港市場,很難有1000萬元製作的電影,只瞄準香港市場,生意很難做,但如果是與內地電影公司合作,至少都是8000萬元到1億元的製作,發揮的空間就會大很多。
冼國林提到,現在投資者目光也會以內地市場為主,不一定符合港人口味,像《非誠勿擾》、《讓子彈飛》,在內地票房很好,但香港市場票房成績就未必好。同時香港人口味的電影,像「家有喜事」系列,基本離開粵語區就很難有市場。再者,現時投資方更會運用一些大數據分析內地票房分布,用多種分析去釐定,看哪類戲種更合觀眾口味。
港人執導成績驕人
合拍片遍地開花,一馬當先當然是中港合拍片。2016年內地票房排行榜中,四部港人執導的合拍片進入前十,「星爺」(周星馳)自編自導的《美人魚》榮登榜首,遠遠拋離第二位的電影。同年華語電影票房前三名,無一不是由香港導演拍攝,就連唯一一部上榜的內地電影,也是由香港導演執導。
香港導演已經成為內地公司競相追逐的搶手貨,徐克、陳可辛等早年轉戰內地的大導演自不必說,林超賢、彭順、郭子健等新一代導演都片約不斷。
文樹森稱,其實香港的電影精英早在80年代、90年代就已經去內地發展了,這個技術轉移過程,造成在內地很多經驗豐富、有知名度的幕後電影工作人員都是香港人,後來內地電影市場快速發展起來,更多內地本土的人才冒出來。所以說香港電影與內地電影更好地融合,達到互惠共贏。
專業行銷助電影票房
隨着每年電影產量迅速增長,競爭加劇,以及移動通訊產品的發展,對電影宣傳行銷要求更高。德勤中國傳媒行業領導合夥人侯珀指出,相較於專注影視行業的傳統宣傳發布機構,專業行銷機構在新媒體行銷、跨界行銷、全案行銷方面的經驗更具優勢。以「北京遇上西雅圖之不二情書」為例,第三方行銷機構主導電影與70餘個線上品牌進行跨界行銷,取得7.9億元票房收入。
冼國林指,現在電影市場有兩種,一種是以大片控制整個電影院的數目,比如《戰狼2》,內地超過一半的戲院都有上映,但《戰狼》比較特別,沒有衍生產品也能獲得大成功。例如《葉問》系列電影,都是有由葉問產生的電視劇等一系列衍生品。如今,又多了能在新媒體平台播放的電影電視,像《花千骨》、《老九門》成功運用新媒體而取勝。
電影市場不缺錢
2016年前,電影產業處於爆發式增長。製片公司追逐熱門IP(智慧產權),捨棄原創故事劇本。製片公司尋求以IP本身粉絲基礎快速賺取票房收入,而忽視電影故事性。好的電影IP的本質應為其呈現的富有內涵的內容,粉絲基礎則構建於優質內容帶來的娛樂體驗。然而,過度熱炒IP是捨本逐末,長遠難以維持商業收益。
同時,眾多製片方以利益為導向,追求「速食式製作」——製作快、上映快、資金回籠快,而忽略電影製作本身。文樹森形容,現在是戰國時代,什麼人都想湧進電影市場,但錢在懂電影的人手上,才有真正的幫助。現在市場是不缺錢的,特別是內地,缺的是好作品、好故事,所以電影人更應關注電影的本質,關注電影的故事。
香港電影光輝歲月
香港電影在1980年代和1990年代初期可以稱為最鼎盛時期。在全盛時期,港產片無論產量、票房、質量、藝術性均達到高峰,形成龐大的電影工業,在亞洲一枝獨秀,部分題材影片備受全世界青睞,香港更被譽為「東方荷里活」。
香港浸會大學電影學院副總監文樹森便回憶道,「上世紀80、90年代,全世界的發行商都要找香港電影,特別是香港的功夫片,大概有20多年的風光時間,像李小龍、成龍、甄子丹,這些是世界級的武打影星,因為那個時候大家愛看真功夫。」
資本助推香港電影走向成熟
回顧上世紀80年代,香港經濟飛速發展,成為香港電影主要推動力。經濟飛躍,令社會流動資金增多,大量資本投入電影製作行業;同時,市民的消閒娛樂需求劇增,市民經濟條件好,十分樂意去戲院睇戲。市場擴闊,資本流入,加上外國影視形態衝擊,香港電影題材空前豐富,一批具個人特色的香港電影導演、編劇相繼誕生,進一步助香港電影步入鼎盛期。而香港電影也在此時完成了由「主流片」向「獨立製片」的躍進,標誌香港電影走向成熟。
電影業好景催生不少新電影公司成立,如新藝城、嘉禾、美亞、寰亞等等,這些電影公司有雄厚資金實力、強大組織動員能力。香港電影自由生長,不斷創新,百花齊放,從而湧現一部部佳作,港產片得以稱霸亞洲市場。
香港片子也曾「全世界跑」
美國荷里活,最讓人欽羨的是其影片可以進入全世界的任何一個市場,真正做到了「片子全世界跑」。
但得以暢銷世界,根源仍在於影片的故事好不好。文樹森拿美國舉例,「美國電影成功的地方是它有一個全球體系的宣傳發行市場,但如果它的片子不好,怎麼宣傳都是沒有用的。」他進一步解釋,「全球發行體制是一個硬件,它現如今已經存在那裏了,不需要你再去建設,只要你有好片子,全世界來『敲門』,你的片子自然做到全世界跑。」
他同時指出,其實香港早就已經在做這樣的事了。處於鼎盛時期的香港電影同樣暢銷海外,各個國家、地區的發行商「敲門」來要。戲院也好,影帶租賃市場也好,香港電影在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韓國、中國內地等地,火爆一時無兩。
70年代初李小龍的功夫片揚威全球,更是打入西方市場的先驅,其後成龍、吳宇森等電影人更進軍荷里活為港爭光,而不少西方電影導演如昆汀‧塔倫提諾(Quentin Tarantino)等也毫不避諱表示,自己一些創作靈感就來自港產片。
然而,在1990年代中後期,香港電影業開始由極盛轉衰,當中原因有很多:抄襲、跟風拍攝、編劇重要性被輕視、過度用當紅明星以及互聯網普及娛樂更多樣化等等。故90年代中後期港產片數量、質量均下滑嚴重,雖到近些年港產電影有復蘇象,但要回復到當年如日中天之盛況,仍遙不可及。
「經過這些不好的東西以後,香港電影的優勢已經沒有了。而別人的東西更好了,香港電影卻沒有更好。」文樹森慨嘆道。他並補充道,如今香港電影公司若想賺錢必須打入內地市場,所以現在香港的主流電影片很難再同內地分你我了,都是一起的。王理琪
從《美人魚》看電影世界的資本遊戲
周星馳是港產片一大標誌,星爺現如今轉換角色,做起製片、編劇、導演,作品因十分「周星馳」而屢次叫好叫座。就拿去年上映的《美人魚》來說,內地斬獲票房33億元(人民幣,下同),一度刷新華語電影票房紀錄。
在《美人魚》一役中,負責發行的三大發行商和影業、光線傳媒同龍騰藝都可謂賺到盆滿缽滿,但究其背後之資本遊戲,不難看出電影投資也是一場對賭:膽識與嗅覺必不可少。
在《美人魚》上映之前,三大發行商便以「保底發行」之手法為自己謀取最大利益。這次的保底價設在18億元至20億元票房,在這種對賭合約下,製片方可提前獲得價錢不菲的保底額;但如果實際票房超出這個數額,發行方往往能優先獲得額外收入。事實證明,《美人魚》大大超出20億元票房,多出的部分收益由發行方優先獲得,這種手法同中規中矩與製片方分帳要激進得多,然而賭贏了,便可以大賺特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