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刊65周年商报老友记】香港回歸後經濟更加好 兩地合作推動香港繁榮-香港商报

【创刊65周年商报老友记】香港回歸後經濟更加好 兩地合作推動香港繁榮

2017-12-07
来源:香港商报

  【香港商报网讯】經濟發展不斷向前,香港經濟發展至今日,最大特點就是與內地經濟聯繫日益緊密, 幾十年來,內地與香港的關係不斷調整,互相促進。回顧過去,總有一些經濟發展重要節點,令我們印象深刻,而這些改變香港經濟走向的重要時刻,正是我們的寶貴經驗。 香港商報記者 潘晶

  港製造業北移 第三產業崛起

  1978年內地實行改革開放,珠三角地區經濟方興未艾,勞動力充足費用相對低廉,香港廠家因應時勢,將本地加工製造業遷往珠三角,促使了本港經濟一次重大轉型。此後,香港經濟重點依賴第三產業,並逐漸發展成為全球金融中心和重要的國際商業服務中心。

  回憶起這次產業轉移,中信銀行(國際)首席經濟師兼研究部總經理廖群表示,香港製造轉移到珠三角,在當時是必然的選擇,也為香港經濟帶來了至少20年的繁榮期,促使香港經濟在樓市、股市、金融和專業服務等方面都得到顯著發展。

廖群

  1997年回歸以後,內地經濟進一步發展,香港與內地經濟聯繫也更加緊密。根據香港工業貿易數據顯示,香港與內地的貨物和服務貿易總額在回歸後分別增長了2.4倍和6.7倍。值得一提的是,香港連續23年獲評「全球最自由經濟體」,表明香港回歸祖國後,也不失其自由獨立個性。

  雖然外界有不少質疑,但廖群認為,正是由於香港回歸,得益於擁有祖國強大後盾,香港經濟在最近幾十年來才能保持穩步增長。2016年香港本地生產總值達2.5萬億元,相較1997年增長約82.5%;人均本地生產總值為33.9萬元,同比增幅為60%。香港財政儲備截至今年3月31日已達近1萬億元,較1997年3月底的3707億港元增長超過170%。廖群又稱,香港經濟,特別是回歸以後,更加依賴內地,如何把握好香港的定位,是未來經濟發展的重要議題。

  「個人遊」促進零售和就業

  談及印象深刻的香港經濟大事,經濟學家關焯照認為,開放「個人遊」和深圳的「一簽多行」對香港經濟,特別是零售業和服務業的發展影響深遠。2003年7月,香港爆發沙士危機後經濟一籌莫展,中央政府為幫助香港,放寬了內地居民往來香港的旅遊簽注,前後共允許內地49個城市的居民申請來港「個人遊」。2009年中央政府更進一步放寬該政策,准許合資格深圳戶籍居民申請一年多次訪港「個人遊」簽注(一簽多行),來港旅客增加令本港旅遊業、酒店業、零售業收益大增。

  旅遊業是香港的四大經濟支柱,目前佔香港GDP的比重為5%。2003年後,隨着「個人遊」政策的陸續出台,內地來港遊客大幅增加,對旅遊業的促進明顯。2002年,內地遊客到港遊客人數為638萬,到2013年,則大幅度增加至4075萬,每年訪港旅客總數的比例由41.2%急升至75%。2014年,遊客數量達到最高峰,將近4725萬人次,佔整體旅客量逾77%,香港更成為全球接待最多旅客的城市,旅遊相關行業每年創造30多萬的工作機會。就零售業而言,以2012年為例,內地旅客的消費為香港直接帶來261億元的增加值,相等於本地生產總值的1.3%。

  關焯照表示,雖然2014年一簽多行已被取消,但「個人遊」和一簽多行為香港經濟帶來的作用卻不可忽視,不僅促進了香港經濟復蘇,惠及香港經濟,還為低學歷和低技術人士創造了不少就業機會。

關焯照

  兩地需要更多正能量

  綜觀以上事件,可以看出,近幾十年以來,香港經濟眾多轉折點都與內地經濟息息相關。廖群表示,香港經濟未來的出路,將很大程度取決於如何與內地融合,而媒體輿論需給予社會更多正面真實信息,讓大眾了解香港經濟走向和兩地經濟的緊密聯繫,促使年輕人對兩地關係看法更趨樂觀。

  他續指,過去經濟發展中,香港財經媒體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並很大程度影響了大眾的看法和判斷。廖群又稱,雖然不同媒體的觀點不同,但總體而言,中資報紙的報道往往更接近事實,為大眾帶來一股正能量,對未來兩岸經濟發展,尤其是年輕人北上尋找新機遇,發揮着重要作用。

  汲取教訓港經濟更繁榮

  不少香港人幾十年來都共同見證着香港經濟的變遷。中銀香港經濟及政策研究主管謝國樑親身經歷過幾件經濟大事,可謂有苦有甜。

  基建計劃影響深遠

  回顧過去,香港經濟發展歷程中,哪件事最舉足輕重?謝國樑認為,1983年10月17日開始實施的聯繫匯率制度,就對香港經濟影響最為深遠。他指出,儘管仍充滿爭議,但在當時環境下,聯繫匯率制度不僅對穩定香港經濟和市場、防止貨幣貶值和港人信心有積極作用,對香港此後30年的整體經濟,包括成為國際金融中心,都有很大影響。

  謝國樑

  謝國樑印象最深刻的還有包括「新機場計劃」在內的1989年的「玫瑰園」十大核心基建計劃。他形容,該計劃的影響「無與倫比」。當時港英政府對該計劃給出的預算超過2000億元,對香港經濟起到了很大支持作用,過渡時期的經濟不但沒有崩潰,還令樓市和股市蓬勃上升。基建工程的發展,為香港作為全球服務中心起到了關鍵的支持作用,建設香港新機場,對香港物流和航空業發展產生相當的推動力。另外,該計劃中的隧道橋樑建設,則帶動了新界西北、元朗、屯門等地區的發展。值得一提的還有中區填海計劃,作為工程的一部分,中環的國際金融中心功能得到了強化。謝國樑指出,十大核心工程的作用和影響延續至今,對提升香港的國際地位,起到了關鍵作用。

  危機中亦獲益

  然而,香港經濟發展也不是一帆風順的,回憶起19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和2008年的全球金融海嘯,謝國樑直指「感覺是痛苦的」,但「痛苦中亦有得益」。

  1997年金融風暴席捲亞洲,香港也不能幸免,幸好中央政府及時出手拯救,使得香港成功渡過難關。謝國樑認為,1997年金融風暴最終的作用,就是促進了內地及香港兩地的經濟合作和經貿往來,同時促進了香港作為金融中心的地位,也使其專業服務更加穩固。另外,香港經濟結構進一步轉向服務型經濟,也正是得益於此,現時服務業佔到香港GDP的93%,比重相當可觀。

  至於2008年的全球金融海嘯,對香港的金融體系造成大考驗。香港作為開放的市場,與全球市場互通,金融海嘯後,香港陷入了零利率時代。謝國樑認為,這次金融風暴,讓港府意識到其在某些領域亦有盲點,如未認識到土地供應和房地產市場的流動性有限,導致樓價急升,年輕人出路少等社會問題。縱使香港經濟曾面臨困難,但港府能夠從危機中獲取經驗,更加積極主動地防範危機,也算有所得益。

  香港經濟出路在「轉型」

  「轉型」是近年香港經濟發展的關鍵詞。幾十年來,雖然香港經濟發展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但不可否認,在轉型問題上,香港的進度一直未如理想。廖群表示,如果香港能夠在經濟發展的幾個關鍵點都抓緊時間轉型,相信經濟會更加繁榮。

  他認為,香港經濟越來越依賴內地,但隨着內地經濟的迅速發展,兩地的差距已經逐漸縮小,香港對內地發展的作用已經相對弱化。內地融資、專業服務、貿易等業務,已經不一定要經過香港。而香港需要意識到這個問題,需要有危機感。在當前經濟形勢下服務好內地企業,幫助中資企業「走出去」,是香港目前的機會所在。

  值得慶幸的是,香港在許多方面仍保持着優勢。如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雖然面對內地各大城市的追趕,其優勢還是相對明顯。廖群表示,香港的關鍵在於利用目前的優勢,在金融服務領域積極尋找服務對象,幫助中國企業國際化。

  年輕人應關注內地

  廖群還認為,香港經濟發展中,年輕人的角色是應該討論的新課題。他認為,香港年輕人要認識內地與香港經濟融合的大趨勢,眼光要放遠,不能只停留在香港。粵港澳大灣區是香港和珠三角人才市場和信息市場的一體化,即使在香港,如何和內地客戶打交道,也是年輕人需要學習的技能。因此,培養年輕人的意識,幫助他們更好地進入內地市場,也是香港經濟未來發展重點。

[责任编辑: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