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繞台遠訓已常態化,對“台獨”形成威懾,是大陸主導兩岸關系的重要體現。
2017年,兩岸關系如預期般持續僵局:民進黨當局不斷操弄「去中國化」,頻頻挑起民族對立,冷對抗貫穿全年;而島內政局紊亂不堪,蔡當局治下台灣經濟社會持續凋敝,政爭四起,民心松散,「台獨」依舊是最大禍害;面對兩岸嚴峻局勢,大陸不僅持續高壓反「獨」,十九大報告更明確提出促統,積極推動民間交流和社會融合,反「獨」挺統民意此消彼長,有力推動兩岸統一。
鑒於島內進入選舉周期,而民進黨毫無改善兩岸誠意,島內局勢勢必更加動盪,而兩岸關系走向更不容樂觀。香港商報記者 鍾智維
綠頻挑釁 兩岸僵持冷和
早在2016年進入尾聲之際,兩岸學者專家就曾展望,2017年兩岸關系面臨更多的不確定性和風險,兩岸矛盾與對抗不排除有升級的可能。而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更是在今年對台工作會上坦言,2017年兩岸關系和台海局勢更加复雜嚴峻。
蔡損兩岸關系陰招盡出
一如預期,冰冷、對抗成為今年兩岸關系的主基調。蔡英文依舊拒絕承認「九二共識」,不時端出「維持現狀」「四不論述」「尋求兩岸互動新模式」來搪塞。更可恨的是,蔡英文表面一再宣稱對大陸善意不變,暗地里卻「去中國化」無所不用其極:這邊瘋狂去「去蔣化」「去孫化」,取消遙祭黃帝陵,降格紀念鄭成功,甚至停止紀念抗戰、拆除台北故宮獸首;那邊則在課綱上下黑手,不僅將中國史列入東亞歷史篇章,更大幅減少文言文教材。這邊欲將「中華奧委會」改名「國家奧委會」,那邊則取消「蒙藏委員會」,還一度動念要消滅中文姓名,改用羅馬拼音。另外,蔡英文還不斷勾結外部勢力,損害兩岸關系。在尋求二次「英特通話」遭打臉後,蔡英文轉而媚日,不僅打破台日「斷交」45年高層交往禁忌,請來日本副大臣高官赤間二郎入島,還與日本勾結,接連對互駐交流機構改名,更企圖勾搭日韓,將台灣時區脫離大陸,改為日韓時區。
毋庸置疑,蔡英文從未放棄過推動「文化台獨」,企圖切斷與大陸同文同種的關系,將台灣徹頭徹尾變成與中國文化無關的地區。難道,這就是蔡某人所說的「善意」?
事實上,除了切斷兩岸的文化連結,民進黨當局在島內還不停的挑起兩岸對立情緒,破壞台海穩定的賊心昭然若揭。「太陽花」學運主要成員攻佔政院和癱瘓議事,民進黨當局竟然宣判無罪,企圖給反服貿站台,視法律與是非為無物;而在兩岸交流方面,蔡當局也設置諸多障礙,修法嚴懲登陸退役將領、島內官員登陸遭加強管制,而陸客赴台同樣也遭嚴格審查。蔡英文還企圖誣衊陸生是共諜以及炒作李明哲顛覆國家事件,刻意將民意引向仇陸。而最近的熱點無疑是盧麗安風波和統派新黨遭打壓,民進黨當局不僅將盧一家除籍,還威脅民眾若加入中共將重罰,更拿新黨四傑祭旗,營造寒蟬效應,打壓島內反「獨」力量。
行「獨」代價慘重
政績慘淡,蔡英文支持率掉至不足3成。
更有甚者,蔡英文一再強調謙卑,不挑起兩岸對抗,卻啟用深綠賴清德任行政院長,後者兩面三刀,前腳高談「親中愛台」,後腳就在立院公開宣「獨」。台灣政治大學國際關系中心研究員、美歐研究所所長吳東野認為,賴清德和蔡英文是唱雙簧,一個明一個暗,把台灣帶向沖突的邊緣。
當然,民進黨頻頻挑釁,換來的必是大陸更高壓的反「獨」。回首一年,任憑「台獨」如何興風作浪,大陸堅定維護「九二共識」定海神針,堅決反對任何分裂言行。而蔡英文作死也付出巨大代價,這邊失去世衛大會觀察員身份,國際參與遭到「一中」強硬回擊,那邊巴拿馬宣布與台「斷交」,轉投一中大家庭,更是讓蔡英文顏面掃地。應該講,維護一中與反「獨」不僅無松動空間,立場反而更加明確,大陸有實力有信心維護兩岸穩定。
去年「苦」今年「茫」蔡無能民怨濃
自從蔡英文去年「5.20」上台後,兩岸情勢巨變,已讓台灣遭到重創,觀光業因陸客銳減哀嚎遍地,農產契作、兩岸經貿等都讓原本低迷的台灣經濟雪上加霜。但是,蔡英文不管老百姓死活,只管壓制國民黨。一年下來,蔡政府用事實證明,民進黨只會操弄民粹搞選戰,對治理台灣、拼經濟確實束手無策。正如台灣年度漢字「茫」所形容的那樣,整個台灣社會籠罩在茫茫然的氛圍中。
回看小英一年施政,可謂毫無建樹,經濟民生改革幾無作為,「一例一休」損害勞工權益,「新南向政策」空有口號,辦公室慘遭裁撤,而薪資改革、能源政策等紛紛觸礁,民眾街頭抗議活動此起彼伏。
小英支持率持續下降
拼經濟不行,搞政治斗爭甚是擅長。民進黨當局執政策略未有根本改變,重點仍在打擊、壓制政治對手的生產空間,一年來專心清算國民黨。尤其為了扶植「台獨」勢力及打壓深藍,台當局推動軍公教年金改革和前瞻計劃,引發朝野全武行和民間極大反彈,島內政治環境烏煙瘴氣。
而台灣民眾的茫然,也表現在對重大事件上。年初最嚴重的車禍--蝶戀花團慘劇,嚴重沖擊島內觀光形象;而8.15大停電,不僅打臉蔡英文非核立場,更坐實台灣缺電,加上缺地、缺水、缺工、缺人才,蔡當局一樣都未解決。「用愛發電」靠不住,島內企業只能用腳投票。鴻海遠走美國,島內投資則持續疲軟。
另外,民進黨的非核政策不僅導致缺電,還因增加火力發電令空氣汙染加重。近期霧霾籠罩,台灣60個站點的監測數值一度達到「橘色警戒」等級,連台北101大樓和高雄85大樓等知名地標都「隱身」,到處一片霧茫茫。有全台最大火力發電廠的台中市,更因霧霾嚴重,被島內網友戲稱為「霧都」。至於如何解決問題,島內高官束手無策,嫁禍於人,只求脫責怪罪大陸,也忒莫須有和太政治化。
一年下來,民眾對民進黨整治社會民生的信心漸失,不滿意度升高。蔡英文執政一周年,滿意度從50%以上跌至30%,不滿意度升高至接近50%,與上任之初反差強烈。而台灣指標民調日前公布的最新民調顯示,蔡英文執政滿意度僅有26%,而不滿意則升至60%。可見,台灣將何去何從,島內老百姓心里是一片茫然。
軟硬並施 京更主動更自信
2017年,適逢兩岸交流30周年,在重要的節點上,台海局勢卻因民進黨單方面破壞政治基礎而風雲突變。尤其是民進黨上台後,瘋狂清算國民黨,打壓統派,讓以國民黨為主的反「獨」力量不能像以往一樣發揮出應有作用。對此,大陸今年對台策略有一個很明顯的轉變,從反「獨」轉向促統,積極推動民間交流,主導兩岸關系平穩向前發展。
首先,明確政治立場,亮明政治紅線成為對台主基調。從年初的對台工作會議、全國兩會、海峽論壇、紀念兩岸交流30周年到中共十九大,無一例外都在重申堅持「九二共識」,堅決反對「台獨」。正如國台辦主任張志軍在紀念兩岸交流30周年大會上所形容的,兩岸交流走過30年,成果來之不易,凝聚著無數人的心血和付出,要倍加珍惜。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兩岸關系之「錨」,錨定才能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台。在表明維護國家主權的決心之餘,就是告誡民進黨為首的反「獨」勢力,不要心存僥幸,一中不容挑釁,「台獨」不能得逞。
有頂層設計更有推進措施
其次,十九大報告明確推進「國家統一」,並提出許多推進措施。顯然,反「台獨」只是國家統一戰略中的一環,但解決台灣問題,不能只靠「反獨」,更不能寄望於其他政黨,要主動介入,更要在复雜局勢下積極推動進程,讓統一大業按部就班,水到渠成。台灣銘傳大學兩岸研究中心主任楊開煌也認為,十九大報告對兩岸關系有明確的頂層設計,表明在中國崛起的趨勢下,和平地完成國家完全統一的意志更堅定,信心更充足,實力更強大。
除了政治宣示,大陸在推動兩岸發展上也有實實在在的行動。一個是積極推動兩岸民間交流,在兩岸僵局下逆勢而動。台灣學生暑期尋覓祖籍,台青考察實習前所未有之熱,凡登陸者無一不感歎大陸的崛起,開始修正島內輿論灌輸的大陸錯誤觀感。調查顯示,台胞西進就業就學的意願創下8年新高。此外,還有各種文化交流、創業文體比賽,成為兩岸基層民眾相互認知的一扇窗、一座橋。二是持續出處惠台措施,為在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的台灣同胞提供更多的便利,達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兩岸命運共同體。正如習近平所言,兩岸同胞是命運與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濃於水的一家人,要讓台胞分享大陸發展的機遇,逐步提供與大陸同胞的同等待遇。三是加速兩岸融合發展,內容多元、豐富,涵蓋經濟、社會、文化、價值等多個領域。從實現兩岸利益融合的經濟融合,消除兩岸社會隔離與化解政治敵意的社會融合,到構建兩岸一家親的文化融合、價值融合及政治融合。
戰機繞島展實力
當然,大陸主導兩岸關系的自信,還體現在解放軍戰機「繞台」上。自十九大後,解放軍數度繞台,且頻率越來越高,已形成常態化。這不僅是對「台獨」最好的震懾,更是有能力、有信心、有辦法維護祖國的統一、主權安全和領土完整的最好體現。
「台獨」仍是最大威脅 兩岸形勢更嚴峻
2017年,兩年關系風雨飄搖,2018年恐更不樂觀。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黃嘉樹指出,台當局采取了一系列縮緊的措施,這些跡象表明「台獨」分裂勢力仍然是兩岸和平統一最大的現實威脅,在「台獨」的陰影下,兩岸關系不容樂觀。
島內外均存破壞勢力
從島內來講,從蔡英文上台周年講話和雙十講話來看,所謂「四個關鍵元素」「三新論」或「新四不」短期內仍將是蔡英文處理兩岸關系的基本方向,始終沒有展現出對兩岸關系最關鍵的問題進行回答的誠意,兩岸僵局短期難解。
尤其是2018年,台灣進入選舉周期,在面臨選情壓力之下,民進黨當局不僅不可能轉而承認「九二共識」,反而可能變本加厲的進行「去中國化」,企圖依靠反陸及投誠基本教義派來爭取更多選票。如果施政滿意度持續下降,蔡將更依賴深綠支持者,進一步壓縮兩岸政策的調整空間。
正如全國台研會會長戴秉國日前所言,即將到來的一年,台灣局勢依然复雜多變。而上海台灣研究所常務副所長倪永傑也認為,2018年,在選舉因素刺激下,台灣政壇藍綠沖突將增加,民進黨內斗將加劇,統「獨」矛盾也會進一步激化,可能引發兩岸新一輪緊張情勢。
另外,美日等外部勢力依舊介入台海問題,美國日前通過《台灣旅行法》,企圖為雙方高層互訪解禁,緊接著通過《國防授權法案》,建議美國軍艦進入寶島,並邀請台灣參與美國軍演,嚴重挑釁中國主權,成為兩岸關系走向的一大變數。
而親美、友日、遠中,仍為蔡英文戰略主軸。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院長李鵬指出,民進黨的本質沒有發生變化,其黨內長期以來反對大陸的氛圍也很難改變;未來一年民進黨兩岸政策不會有實質性調整,也不會停止漸進式「台獨」的步伐,兩岸之間難以建立互信、打破僵局。
對此,大陸方面可能加強危機管控,勢必牢牢把握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主導權,兩岸圍繞「九二共識」的拉鋸戰仍將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