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鳳翔勉勵年輕人保持開放心態,為香港未來發展作更大貢獻。記者馮瀚文攝
【香港商報网訊】記者李嘉倩、郭天琪報道:「2017香港商界最關注的10件大事」評選活動備受各方關注,九龍總商會理事長李鳳翔在回顧過去一年發生的大事時認為,「習近平蒞港視察并出席回歸廿周年慶典」、「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簽署」及「港府提西九站『一地兩檢』方案」為心目中的三甲。他指出,香港應繼續堅守「一國」之本、善用「兩制」之利,抓緊機遇,行穩致遠,團結各界人士,共同為香港的安定繁榮而努力。
李鳳翔表示,「一國兩制」是創新的思維,并無前例可循,香港回歸的20年,少不免要在實踐和摸索中成長,國家主席習近平蒞港時與香港市民近距離接觸,親切交流,體現了中央對香港的重視與關懷,是對「一國兩制」實踐的肯定。「香港不過是一個特別行政區,中央領導人親臨香港視察并出席回歸廿周年慶典,是對香港的重視和鼓勵,令人非常鼓舞。」
大灣區助港青「上車」
李鳳翔笑言,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的簽署是給香港回歸20周年的重要禮物。「中國有兩個重大戰略布局,一是『一帶一路』,二是粵港澳大灣區。『一帶一路』助力國家『走出去』,將生產力和國力向世界展示,但同時祖國也沒有忘記我們,提出了『大灣區』,作為『一帶一路』建設的一個基地,兩者相輔相成,粵港澳11個城市優勢互補,共同發展,前景無限。」
他表示,大灣區的發展有國家作支撐,功能定位規劃明確,香港在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中具金融優勢,加上「超級聯繫人」的角色定位,優勢得天獨厚。他指大灣區可為香港解決正面臨的多個問題,比如香港住房難的困境,現時香港樓價高企,但在大灣區內,僅距離香港30多分鐘車程的地方樓價就已低得多,香港的年輕人可利用這個機會先「上車」,除自住外,亦可作為投資,再考慮回港置業。「現時香港大部分青年人與父母家人同住,若在區內工作生活,除可把握到更多發展機遇外,更可享獨立空間,加上交通便利,可在周末回港與父母團聚,有助與家人相處。」
英法也有「一地兩檢」
對於有港人質疑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促進香港與內地的融合,會對香港「一國兩制」造成冲擊,本身是執業律師的李鳳翔表示不需過分擔心,「既然是『一國兩制』,那在香港就應遵守香港法律,在內地就要堅守內地法律,即使你去到在美國的大灣區,也應該遵守美國的法律,界線很明確。」
他指這和「一地兩檢」的實施有异曲同工之處,認為港人對「一地兩檢」有所誤解,「我去年曾乘坐『歐洲之星』(Eurostar)從英國到前往法國,在辦理好英國的出境手續后,便可直接提前辦理法國的入境手續,反之亦然,非常方便。英法兩國在『歐洲之星』火車站實行『并置邊境管制』(juxtaposed border control),互在對方境內指定區域設管制區,派駐海關、移民局及警察等執法人員實施檢查,提前為旅客辦理入境和檢疫等手續。英法兩國從不認為這樣就會喪失了主權,而香港不過是國家的一個特別行政區,與國家之間不存在主權問題,上個火車而已,有什麼違法的地方呢?」
他認為港人不應盲目拒絕一地兩檢,深圳灣亦是「一地兩檢」,只不過情况恰好相反,是特區政府在深圳灣口岸租賃「港方口岸區」,「為何內地在香港建立內地口岸區就會受到反對呢?內地高鐵網絡七橫七縱,『一地兩檢』讓我們去內地省時省力,非常方便。」
李鳳翔指出,九龍總商會的會員在內地已有商業基礎,投資地更是多在廣東省內,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是他們擴大基業的好機遇,加上「一地兩檢」讓港人回內地更方便快捷,商會會員均對此表示歡迎,會更加強投資,把握好國家發展政策帶來的紅利。商會也會在未來數月組織走訪大灣區的不同地方,如東莞、惠州等,尋找更多投資機會。
龍總助青年認識「灣區」「帶路」
九龍總商會已舉辦了18屆「新紀元精英培訓計劃」,為兩岸四地的大學生提供深入認識內地和香港的商業情况和經濟環境的平台,學生能藉此準確把握大灣區的發展機遇。在2018年,更預備引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大學生,初步已接觸了馬來西亞、尼泊爾、柬埔寨、孟加拉、緬甸等國家的有關組織,且得到有關政府部門的熱烈反響。
李鳳翔表示,在2017年,香港仍然保持高就業率,購買力和生活水平保持平穩,皆因背靠祖國,才能保持強大的優勢。他相信2018年,香港社會、經濟和民生的發展一定會更好,勉勵香港的年輕人保持開放的心態,多與內地接觸交流,抓住「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雙發展機遇,創造事業,為香港未來發展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