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訪談錄:改善內地營商環境 提升港人國民待遇-香港商报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訪談錄:改善內地營商環境 提升港人國民待遇

2018-03-03
来源:香港商报

  【編者按】全國兩會今天將在首都北京拉開帷幕。本港部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紛紛接受本報採訪,暢談對於今次新時代下全國兩會的期許以及他們即將上會提出的議案與提案。經梳理發現,除了「粵港澳大灣區」成為熱度最高的高頻詞外,港區代表委員們還高度關注港企的「內地營商環境」、港人的「國民身份認同」及國家的「一帶一路」倡議等。

  李慧琼:協助港人內地營商

李慧琼委员十分关注在内地生活工作刚认的便利举措,希望协助他们改善营商环境。

  今次全國兩會,全國政協委員、民建聯主席李慧琼十分關注港人在內地的生活及工作,並希望能切實改善營商環境。她稱,民建聯代表、委員為此提出了包括協助港人在內地營商等五大提議。

  作為全港最大政黨的民建聯,今年全國兩會上該黨代表及委員將有多項建議及提案。李慧琼對記者介紹說,自己比較關注「便利生活工作,改善營商環境」,五項提議個個都值得一提。

  第一,協助港人內地營商。李慧琼指,希望內地盡量將2017年《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的26項非服務業範疇的措施,向香港企業開放。她又希望內地進一步開放服務業,撤銷目前內地對香港多個服務業的准入限制,如創意產業方面,撒銷香港與內地合拍片主要演員比例的限制等;可允許香港個體工商戶可毋須經過外資審批,就能參與特許經營,希望營業範圍與內地居民看齊,讓港人可享受國民待遇,獲得更多元化的投資機會。

  第二,引入靈活會計年度制度。會計師出身的李慧琼指,希望內地放寬相關會計法規定,分階段逐步引入靈活的會計年度制度。

  第三,設立一站式營商資訊平台。李慧琼希望透過這一平台,整合內地各個工商部門的資訊,包括公司註冊資訊、稅務資訊、工商法律法規等,盡可能做到公開及透明。她說,平台還應包含具體操作流程指引,以協助香港企業或個人到內地投資、創業。

  第四,改善跨境薪俸稅計算方法。李慧琼稱,內地可靈活放寬現有的安排,豁免計算即日來回的時間,並將周末、周日及節日假期等非工作日數,撇除計算於法定的183日之內。她稱這做法的好處,除了便利於內地工作的港人,亦可區分北上就業工作及北上消費的不同。

  第五,優化電子支付工具的銀行帳戶綁定安排。李慧琼冀內地與香港金融部門加強合作,在確保金融監管制度完整及嚴謹的前提下,提供便利安排,盡快容許合資格電子支付工具營運商,提供跨境支付服務,讓香港居民憑藉在香港使用的電子支付工具,毋須綁定在內地開設的銀行帳戶或信用卡,都可在內地消費。(香港商報記者 林駿強)

  吳秋北:加強港人國民身份認同

吴秋北代表希望简化港人用回乡证在内地办事手续,并提供港人长者内地乘车优惠等措施。

  全國人大代表吳秋北接受本報採訪時直言,希望深化香港與內地的交流,其中以加強港人國民身份認同為最重要。他建議簡化港人利用其「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即「回鄉證」)在內地辦理各種事務手續,包括乘搭高鐵、數碼身份認證等採取更便利舉措。

  吳秋北認為,簡化港人利用回鄉證在內地辦理各種事務手續應提上議程,「港人在內地生活或工作時,應享受到應有的公民待遇。這有助提高港人國民身份的認同。」

  他指,目前有幾十萬港人在內地生活或工作,但面臨諸多不便,尤其在處理一些日常生活事務上。例如,乘坐高鐵、動車時,內地居民可在網上購票,不用取票即可以身份證直接入閘登車,但港人卻不能像內地人一樣憑身份證刷卡上車,直到取得紙質火車票時才能登車。

  更麻煩的是,由於回鄉證號碼只有9位數字,與內地人身份證18位數字不同,港人不能憑回鄉證在自助售票機取票,須到人工櫃台辦理,經常遇上「大排長龍」,非常不便。吳秋北建議,國家可考慮將回鄉證號碼納入內地數碼科技網絡體系的身份辨別系統,以便利港人在內地辦理包括乘坐高鐵在內的各種日常事務。

  港澳大灣區交通措施日漸完善,11城市逐步形成一小時生活圈,加上內地居住環境較佳及生活便利等因素,越來越吸引香港長者返內地過退休生活。在香港,內地長者只要憑身份證即可購買香港長者「八達通」,便能享用香港政府推出長者「2元乘車」優惠政策;相反,香港長者到內地大部分城市卻未能享受相同待遇。在灣區內,現時只有珠海、東莞、惠州及江門等提供港人長者免費乘車優惠待遇,其他城市尚無這項優惠。

  吳秋北建議,國家應考慮長者北上需求,讓他們也享用一些內地長者的同等優惠,他建議可先從大灣區9城市做起。(香港商報記者 木子)

  林淑儀:完善港人內地就業保障

林淑仪委员希望加强内地工作港人的社保保障,完善参与内地房积金供款等举措。

  隨港人到內地工作機會增多,全國政協委員林淑儀希望,內地政府能採取措施保障及完善港人在內地就業權益,包括改善港人參與社保供款的保障、要求企業繳納港人住房公積金、取消港人須辦理就業證規定等,以吸引更多港人特別是年輕人北上發展。

  林淑儀認為,國家法令明文保障港人於內地工作應得的權益,對吸引台港澳人才、保障其勞工權益帶來正面作用。不過,她亦指,內地法例規定要繳費滿十五年退休時才能領取社保,如退休時未滿供款十五年須繼續供款至合法年限;但法例並未明確規定港人是否可像內地居民般繼續供款,以達到十五年領取保費條件。現時,港人參與內地社保仍處於起步階段,很多港人如長期留在內地工作,便不會參與香港強積金供款,很可能會出現既未能領取內地的退休金,也不能享受香港強積金的退休保障。

  為保障港人內地工作福利,林淑儀建議,港人未能在內地工作期間供滿十五年社保,除讓他們一併領取社保個人帳戶供款外,內地應容許他們選擇在原工作地點內的社保經辦單位開設帳戶繼續供款;對於已達退休年齡而未達十五年供款年期要求的港人,可允許他們買斷剩餘的社保年期。

  為便利港人內地工作生活,2017年國務院港澳辦宣布,在內地工作的港人僱員可自行參與住房公積金供款,但企業無須像為內地僱員那樣要參與供款,林淑儀指,如只單靠港人僱員一方獨自供款,金額太低,根本得不到合理保障,很多城市例如深圳、東莞等地方,更是不容許參與計劃的港人僱員向銀行申請低息購樓貸款,所以此規定吸引力有限。她建議,內地應明確規定企業須為港人僱員繳納同等比率的供款金額,同時容許港人僱員透過這筆費用購買內地樓宇時能獲得銀行低息信貸,以便在內地安居樂業,增加對國家的歸屬感。

  另外,林淑儀亦呼籲取消港人在內地就業時須辦理就業證要求。她指,香港已回歸祖國20多年,在「一國」範圍內再沒有必要強制港澳人士須辦理就業證。(香港商報記者 木子)

  彭長緯冀港人能入內地公職及參軍

彭长纬委员说,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让港人在内地工作生活无后顾之忧。

  全國政協委員彭長緯於今年兩會提案就落實港人完整國民待遇墨甚多,提出關於戶口及身份證明、就業手續、薪俸稅計算、港人參軍及擔任公務員、教育升學等多項建議,以消除港人在內地生活和事業發展的種種不便,為港人到內地發展提供更多機會。

  彭長緯指,港人要在內地有同樣國民待遇,身份證明兼容非常重要,否則會對出行等方面帶來很多不便。他以購高鐵票為例,港人須排隊取票,頗為耗時,順暢體驗不如內地居民,希望手持回鄉證亦可享同等待遇。

  他續指,現有數十萬港人在內地工作,但港人內地就業登記手續繁複,於僱主而言,須付出額外行政費用及時間成本,令不少內地機構卻步,他建議將港人在內地就業手續簡化,免卻港人辦理就業證,以增加港人在內地的就業機會。

  彭長緯希望國家放寬置業按揭限制,明確規定港人在內地承造房貸時,能與內地居民一樣享受國民待遇;亦希望國家統一法規,放寬在辦理商務及公共服務時,需要讓港人提供內地住址證明的限制,並可參照特區政府認可的法定信函、文件、單據,以證明在港的確實住址就可。

  彭長緯表示,不少港人希望加入內地公務員體系及參軍入伍。他建議,內地政府設專屬渠道,讓有志服務國家的港人加入內地公務員隊伍,並先行允許在內地就學的港人參軍,並在入伍期間保留學位,提供資助和津貼,在退伍後繼續就讀。

  在教育上,他希望促請中央政府開放更多大學讓港人就讀,並擴大副學士內地銜接計劃,讓更多就讀副學士的港人可到內地銜接大學課程,「現在有華僑大學在做,希望其他較受香港人認可的大學亦可盡量開放作副學士銜接,助港青進一步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最後,他希望國家能讓中央電視台及廣東省內主要電視頻道,全面於香港落地免費轉播,以加深港人對國家的認識認同及促進文化交流。(香港商報記者 林駿強 李嘉倩)

  黃友嘉提議大灣區設「香港村」

黄友嘉代表建议,完善港人湾区生活配套,为港企港人提供更多便利。

  全國人大代表黃友嘉接受記者訪問時說,除了將在兩會建議國家設專責領導小組、協調統籌大灣區政策,在港深「河套發展模式」上進一步擴大粵港合作外,他建議為灣區企業和民眾提供更多便利,包括取消電訊漫遊收費,設「香港村」,給予港人國民待遇等。

  為方便港人到大灣區工作、生活及定居,黃友嘉建議完善港人在灣區內地城市的生活配套,包括教育、醫療及安老服務等;容許香港的企業、機構及投資者在內地辦更多的學校、醫療設施及安老院等,讓港人參與內地醫療保險。他提出建設「香港村」,讓香港的公營機構及企業參與開發港人生活區。

  黃友嘉又指,可對港人開放各種就業機會及職位,包括公務員及公營機構職位及讓港人參軍。長遠來說,目標應是讓持有回鄉證的港人,得到持有內地身份證的國人待遇。

  此外,內地《勞動合同法》已實施多年,其中有不少備受爭議的條款,黃友嘉直言,該法對勞動者權益過度保護,忽略了企業合法權益的同等對待,其中諸多不合理條款已明顯限制了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和削弱了企業的活力,不適應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為此他會在今年兩會提議進行修改,「希望有關部門能盡快對富爭議性的條款進行廣泛的公眾諮詢和修訂,令各項規定更加契合時代所需,為建立和諧共贏的勞資關係構建穩健的法律支持,做到『既保障勞動者,也要保護企業的合法權益』」。

  另外,黃友嘉對國家的環保工作十分關注,建議國家執行新法、新稅時循序漸進,同時建議有關當局在執行環保政策過程中,加強對排污企業和治污企業統一標準、一視同仁,維護市場公平秩序。(香港商報記者 木子)

  高永文倡港醫療挺進大灣區

高永文委员认为,可考虑率先允许香港医疗机构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业务。

  全國兩會今日就將召開,身為醫藥衛生界的新任全國政協委員、食物及衛生局前局長高永文希望借助香港經驗,協助內地的醫療改革。他提出,改革不應只着眼於發展私立醫院,同時也要強化公立醫療體系,做到兩者平衡發展。他亦建議考慮率先允許香港醫療機構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業務,增加兩地在醫護人員的交流和培訓合作,互相學習,共同進步。

  高永文認為,加大醫療資源的投入和合理善用現有醫療資源是兩大?力點。他提議,國家進一步開放允許民營醫療機構的存在,社會整體向公私營並行的雙軌醫療制度方向發展。他說,公立醫院和私家醫院應有各自清晰的定位,公立醫院主要由政府資助,主要負責醫治危重病、嚴重疾病,培訓醫護人員,為社會上有需要的人士(例如貧困人士)提供幫助;而私家醫院則聚焦在一次性疾病或是選擇性的手術,從而真正給病人多一個醫療服務的選擇。

  隨着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不斷推進,香港與內地之間的聯繫越來越緊密。高永文希望整個灣區在醫療領域可有更多的合作。他建議內地政府可考慮出台相關政策,允許境外包括港澳地區有經驗的醫療機構進入內地開展業務,也可考慮加大雙方人員的交流和培訓的規模,尤其在醫院管理方面,可安排內地在職的醫療管理人員來港學習優秀經驗。(香港商報記者 曾美玲)

  譚志源籲推進灣區醫療養老

谭志源代表建议国家在现有开放基础上,对香港医疗养老行业推进更多市场准入、简化程序、降低门槛等措施。

  隨着大灣區內基建項目相繼開通,香港居民於灣區生活的醫療及養老服務備受重視。全國人大代表譚志源接受本報採訪時建議,要在現有開放政策的基礎上,推進更多市場准入、簡化程序、降低門檻等的措施。

  譚志源建議,讓香港註冊醫生在大灣區執業可享有一定稅務寬免,放寬醫療機構資金限制和簡化申請牌照程序;容許香港使用的醫藥可以在大灣區內的定點醫療機構使用;一些高端醫療設備可有稅務寬免、簡化採購和通關手續等;醫療紀錄的連接互通,大灣區內的醫療機構和香港醫管局的電子醫療紀錄相互聯通;進一步開放大灣區內的醫療保險市場,擴大香港人在大灣區使用香港醫療券的適用範圍。

  譚志源還表示,國家發展帶來無限機遇,國家相關部委應在現有基礎上加大力度促進香港青年北上就業創業,親身體驗國家最新發展,以達至增進了解,拓闊視野和裝備自己的目的。特別對於在內地大學就讀的香港青年,譚志源認為要讓他們也享有與內地大學生在日常生活上相同的優惠措施,包括交通費、旅遊門票等;政府與內地企業合作,為他們推出更多實習機會,並設立網站提供就業信息,定期提供職位配對及模擬面試等。(香港商報記者 木子)

  黃國冀設跨區域醫療服務

黄国委员指,国家可开放港人购买内地基本医疗保险,解决港人在内地就医时候高昂费用等问题。

  全國政協委員黃國接受本報訪問時建議,內地應開放港人購買內地基本醫療保險,解決港人在內地就醫時高昂費用問題,並將長者「醫療券」使用範圍先擴展到大灣區城市的甲級醫院,然後再逐步推展到其他內地城市。同時,成立跨區域救護車服務,為有需要的人士提供跨區域的醫療服務。

  隨港珠澳大橋即將開通以及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加上內地開放自由行,港人返內地定居、探親、旅遊或經商人數也不少。黃國指出,當港人在內地遇到交通意外事故或者其他疾病時,由於未能享受內地醫療保險,須支付昂貴醫藥費,所以希望第一時間返港接受治療,現時只可以先乘搭內地救護車到達深圳口岸,然後辦理出入境手續,再轉乘香港救護車到醫院,未能直接乘搭救護車到達香港醫院,這對病人而言是相當周折。

  同樣地,當內地居民在香港遇上交通事故或者其他疾病入院時,由於他們不是香港居民,須支付高昂醫藥費,如果擬離港返內地治療時,不能乘坐救護車到達香港口岸再轉乘內地救護車,因此只能租用普通兩地牌的車輛,而這些車輛未能提供基本的醫療設施,對病人而言缺乏保障。因此,他建議兩地政府部門應商討成立跨區域救護車服務公司,為有需要人士提供跨區域服務。(香港商報記者 木子)

  顏寶鈴:建構新時代前店後廠模式

颜宝铃代表藉「一带一路」倡议在孟加拉国获得成功,她建议新时代要建构「前店后厅」发展新模式。

  今年全國兩會,全國人大代表顏寶鈴將提出建議繼續關注「一帶一路」倡議:建議國家借助「一帶一路」建構新時代下「大前店、大後廠」發展模式;建議促進海外華僑華人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

  身為飛達帽業董事總經理的顏寶鈴回憶,改革開放初期,珠三角與港澳之所以能迅速形成「前店後廠」模式,關鍵因素之一是粵港澳三地語言、文化相通。她說,「一帶一路」多數沿線國家的語言、文化、宗教、法律都與中國迥異,企業要「走出去」往往很難邁出第一步,完成清關、工商註冊等手續需要花一年多時間;因此,希望國家相關部門能聯合商協會,多出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的指引,為中小企「走出去」牽線搭橋。

  顏寶鈴又指,國家應加強「一帶一路」人才培養。國家有不少華僑學校,有相當比例是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亞裔學生。這些學生在中國接受高等教育,具國際視野,熟悉兩國語言、文化,故建議可對他們因材施教,加強對他們進行「一帶一路」政策及知識的普及教育。

  顏寶鈴還提出「關於促進海外華僑華人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建議」,希望國僑辦等相關部門大力支持、鼓勵、推動「一帶一路」沿線各國的華僑華人,在當地成立以促進「一帶一路」建設為主要目標的華僑華人聯合會。她看好這些聯合會的巨大作用,如為「一帶一路」代言,宣傳國家最新發展情況及趨勢;為海外華商「引進來」和中國企業「走出去」牽線搭橋;聯合內地教育機構,共同為「一帶一路」建設及培養人才等。(香港商報記者 林駿強)

  胡劍江:民間外交促了解「一帶一路」

胡剑江委员希望藉爱国华侨力量开展「民间外交」,令香港以及海外华侨华人更好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新任全國政協委員、香港潮州商會會長胡劍江將於兩會提案,借助愛國華僑力量開展「民間外交」,更好參與到「一帶一路」建設中來。

  胡劍江認為,國家要提升國際影響力和軟實力,塑造國家形象,外交內容和方式必須注入新元素。民間外交日益成為中國順應歷史走向、迎合時代潮流的重要外交突破模式。多年來,海外華僑華人在世界各國的影響力與日俱增,越來越多的華僑華人積極參與所在國家的政治及經濟活動,甚至擔任了政府部長和國會議員等要職。他建議,除了國家官方外交行為外,可通過開展「自下而上」的民間外交影響其他國家中更為廣泛的民眾,讓海外華僑領袖帶領華人社群參與到所在國經濟、文化、社會等領域的活動,從而與國家總體外交更好地銜接,更好地配合中國外交轉型和模式創新的需求。

  胡劍江表示,香港可以成為國家民間外交的平台和中心,通過舉辦青年交流活動、經濟峰會,設立「一帶一路」商貿服務中心等多種形式,鼓勵更多外國友人透過香港了解「一帶一路」,加深對中國的印象和認知。他還建議加強海外宗親社團建設,加強同海外各國同鄉會團體的溝通交流,透過設立聯絡點等方式,充分發揮他們在推動「民間外交」領域的獨特優勢,並通過他們影響所在國家和地區的對華政策,為官方外交建立友好的群眾基礎,為中國未來發展奠定良好的周邊環境和國際環境。(香港商報記者 曾美玲)

  鄺美雲:傳承優秀文化 建設文化自信

邝美云代表认为,推动香港社会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有利于加强爱国主义和国家观念教育,有利于香港同胞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进一步增强港人的民族认同感。

  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曾是演藝界紅星的新任全國人大代表、香港義工聯盟副主席鄺美雲近年來活躍於文化宗教領域,並身體力行去推廣民族文化。她用心撰寫《關於傳承優秀文化、建設文化自信的建議》提案,希望能為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盡自己的一分力。

  鄺美雲表示,中華文化的發展需要內外結合。對內,要傳承優秀文化傳統,提高公民意識;對外,要主動走向世界,成為世界文化大格局中一個敢擔當、能擔當的有機組成部分。這些年,她做了不少推廣文化的工作,在這過程中不免經常思考:要講什麼樣的中國故事、怎麼講、達到什麼效果;同時,要從受衆角度換位思考,客觀選擇合適的傳播內容和角度。

  她認為,公民意識教育不能僅靠「灌輸」方式,還要用軟性方式進行教育。為此,她提出很具體的建議:一是對青少年推行文化德育。「國家好,民族好,大家才會好」,從孝親敬老、興家樂業、忠義仁勇等傳統美德開始,傳揚公民應有的擔當。公民對自己的公民身份、享有的權利和須要履行的義務產生認同感,才會自覺參與社會事務。要利用一切有效的文化資源,運用文化浸潤養德,讓文化走進學生的心靈,獲得心靈的滋養。二是拍攝公益視頻,廣泛傳播,增加民眾的慈悲心。三要主動整合國內外優勢教育、文化、藝術資源,借助海外漢學家、海外華人、文化機構、民間團體等力量,構築中華文化世界化的無障礙通道。

  鄺美雲表示,進入新時代,文化自信是我們的底氣,也是建設文化強國、實現民族復興的有力依託。香港作為中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傳承、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維繫包括香港澳門同胞在內的全體中華兒女的精神紐帶。推動香港社會對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傳承和發揚,有利於加強愛國主義和國家觀念教育,有利於香港同胞樹立和堅持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也可以增強香港市民的民族認同感,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傳承中華文化,提升自我素質,共建美好世界。 (香港商報記者 鄧江紅)

[责任编辑:吴梓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