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草组成员揭秘《政府工作报告》:让老百姓能听得懂、记得住-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2018全國兩會 > 兩會焦點

起草组成员揭秘《政府工作报告》:让老百姓能听得懂、记得住

2018-03-06
来源:红星新闻

  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作为全国“两会”关注的焦点之一,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究竟如何起草?征求了哪些人的意见?内容有什么特点?文风又有什么变化?每一个普通百姓应该都在关心。日前,红星新闻记者对话了《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相关成员,揭秘《政府工作报告》起草过程中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揭秘1——

  报告起草过程

  ▌汇总整理1300多条修改意见,多次修改,反复打磨

  每到年底,国务院会成立一个《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这个小组以国务院研究室人员为班底,同时邀请有关部门、地方和专家学者参加。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基本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报起草组同步成立。

  报告起草组成员、国务院研究室信息研究司副司长马志刚介绍,“这两个报告实际上是同步起草的,大概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闭幕后,我们提交了初稿。”

  据报告起草组成员介绍,2018年1月初,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初稿,并提出了进一步修改意见。此外,李克强总理分别召开了国务院常务会议、国务院全体会议,讨论研究报告稿。

  2018年1月22日,《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发往省(区、市)、中央党政军群部门及部分重点企业共149个单位,广泛征求意见。

  马志刚透露,“我们起草组还和很多部门,包括中科院举行了院士的座谈会,与外国专家局举行了外国专家的座谈会等,通过不同层面来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对《政府工作报告》进行修改。”

  他介绍,报告起草小组共计汇总整理出了1300多条修改意见,“我们把标志性的,获得广泛认可的意见基本上都纳入了报告之中。之后又经过多次的修改完善。”

  2月2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了国务院拟提请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稿。

  再次修改后,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反复打磨、严格核对的《政府工作报告》由国务院按程序提交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审议。

  揭秘2——

  今年报告最大特点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马志刚介绍,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最大特点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以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他指出,《政府工作报告》作为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纲领性文件,作为施工图,很多的重要内容都是对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的体现,都会体现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尤其是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此外, 回顾总结过去五年成就,以及坚持“实事求是”也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特点。马志刚表示,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本届政府五年任期即将结束,所以做好工作的总结,成绩的回顾,对明年工作提出建议与部署就显得特别重要。

  “过去几年我们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政府工作也历经了很多艰辛,成绩可圈可点。在总结时,我们力求把成就讲透,综合概括了各方面的发展工作,充分肯定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亮点、新变化、新进展,以提振信心、凝聚力量。由于受到文字篇幅所限,在表述时没办法面面俱到,只能突出重点。”马志刚用这样一段话给报告做总结。

  揭秘3——

  谁给报告提建议

  ▌演员黄渤被总理要求不念稿,山西快递小哥、湖南农民都是总理座上宾

  近年来,让各界人士给《政府工作报告》提建议,已经成为报告起草过程中的一道必选题。不管是专家学者企业家,还是来自基层的普通人,都可能成为总理的座上宾。去年,中科院院士施一公曾经提过为研究生提高补助,而他的这条建议,也最终体现在了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

  今年,给《政府工作报告》提建议这道“例牌菜”依然丰盛。为汇聚民智,集中民意,李克强总理先后于1月22日、24日和31日3次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包括专家学者和企业界人士、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教科文卫体和基层群众等各界人士对报告的意见和建议。

  三场座谈会,李克强总理听取了院士、专家、企业家等来自各界人士的意见。演员黄渤、女排总教练郎平,山西“快递小哥”李朋璇,湖南农民孔蒲中都面对面给总理提了意见。

  此前,中国政府网披露了李克强总理与黄渤之间的对话细节。看着拿着准备好书面发言稿的黄渤,李克强总理却微笑着提了这样一个要求。

  “黄渤同志,你的稿子我已经看过了,请你不用念稿子,直接提问题。”

  听了李克强总理的要求,演员黄渤回答非常机智。“好的,我不念稿子。不过背台词是我的专业。”这个回答让国务院第一会议室响起一片笑声。总理笑着说:“确实,不过我还是希望你接下来的发言不是‘背台词’,而是真正讲问题、提建议。”

  在总理的鼓励下,黄渤随后的发言切中他从事的影视行业。他说,希望国家加大对影视产业的支持,给影视创作更大一点空间,进一步激发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积极性。

  李克强要求有关部门就此认真研究。“你刚才的发言不是背台词吧?我们给你的创作和发言空间还是可以吧?”李克强总理和黄渤这一来一往的沟通,应该让现场很多人都不紧张了。

  揭秘4——

  报告如何改

  ▌总理亲自参与起草,关键地方要改上百稿

  对于起草《政府工作报告》来说,召开座谈会征求意见不但是必选题,李克强总理每年还会对报告提出明确的要求,并亲自参与报告起草。

  起草组成员、国研室发展战略司司长王检贵在中国政府网3月4日发布的报告起草视频中透露,总理从报告的谋篇布局,到报告的字数、文风、措辞等,都有具体的要求。“看得非常细,每一稿,有的话其实都是总理自己的话。”

  从起草组成立到报告最终呈现,报告经历了数不清的修改。起草组成员、国研室国际司司长宋立,同样在中国政府网公布的报告起草视频中是这样透露的:“各行各业各条战线的素材提供到我们这来,起草组写好的东西,又分散到各地去征求意见,我们把他们的智慧又集中上来,这么一个反反复复的过程。报告不停地在改,直到上会前,有的部分可能是十稿,二十稿, 有的关键的地方可能改上上百稿。”

  此外,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特别重视网民意见,王检贵介绍,总理要求必须搜集网上各个网友的意见,“因为这是跟人民沟通很好的一个渠道,没有经过中间加工,我们要回应他(网友)这种心声。”

  “《政府工作报告》是全社会干的,全社会写的。”王检贵这样总结报告的起草过程。

  揭秘5——

  报告文风如何变

  ▌回应社会热点,让老百姓听得懂、记得住

  《政府工作报告》一直深刻记录着时代变化。

  2013年,“全面深化改革”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并成为热词。

  2014年,“中国梦”与“改革年”成为热词。

  2015年,“新常态”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被提及,报告认为我国经济“正处在爬坡过坎的关口,体制机制弊端和结构性矛盾是“拦路虎””。并表示“改革开放是推动发展的制胜法宝。”

  2016年,“供给侧结构改革”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改造提升传统比较优势。”

  201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最重要的主题词是“稳中求进”,写入了“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等新词,“独角兽”都差点写入报告当中。

  2018年,“新时代”、“厕所革命”等新词热词和“决不能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决不允许占着位置不干事”、决不能“新官不理旧账”、“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等接地气的说法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对此,马志刚透露,《政府工作报告》在起草时就力求有所创新,体现思想性、前瞻性、可操作性,注重用事实和数据说话,减少套话虚话,要努力着重用群众能听得懂的语言,减少专业化的术语,努力增强感染力,让老百姓能听得懂、记得住,形成共识。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热点城市房价涨势、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运用“互联网+”发展新就业形态、消除城镇“大班额”等社会热点均有体现。马志刚介绍,对人民群众和人大代表的关切,《政府工作报告》会对重点的,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和重大关切一并进行回应,然后提出具有现实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政府建议。

  揭秘6——

  报告如何落实

  ▌基本上每一条、每句话都要分解到各有关部门

  “《政府工作报告》以很小的篇幅,回顾并总结过去一年的政府工作情况,详细阐述工作举措和成绩等,这个是很不容易的。报告里的每句话含金量都很大,甚至多一个字、少一个字都不一样。”对于《政府工作报告》的遣词用语,马志刚用了“含金量大”来形容。

  那么报告提出的要求会如何得到落实?马志刚介绍,按照往年的惯例,两会结束后不久便会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届时会由总理在会上牵头,对报告中所涉及内容,逐条逐句进行分解,部署落实《政府工作报告》责任和分工,确保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

  “报告里每句话对应哪个部门?谁来牵头?基本上每一条、每句话都要分解到各有关部门,拿出落实措施,到年底还要看看完成得怎么样,合不合格。”

  所以,今天的《政府工作报告》规划了未来一年的蓝图,而描绘的美好生活,还需要在实践中一步一个脚印干出来。

[责任编辑: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