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四平市長韓福春: 鄉村振興須有長期整體規划-香港商報

全國人大代表、四平市長韓福春: 鄉村振興須有長期整體規划

2018-03-07
來源:香港商報網

鄉村振興須有長期整體規划

全國人大代表、四平市市長接受本報記者采訪

  【香港商報訊】記者冀文嫻報道: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科學制定規划,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依靠改革創新壯大鄉村發展新動能。對此,全國人大代表、吉林省四平市長韓福春在回答本報記者提問時說,只有統籌來抓,鄉村振興才能實現,單獨抓哪一項,鄉村振興都很難實現。他建議中央構建一個長效的支持鄉村振興的整體規划。

  四平市長期堅持“農業立市”發展戰略。在扶貧攻堅取得些階段性成果的時候,怎麼繼續謀發展、謀振興,只有實現鄉村振興,才能確保脫貧攻堅的成果得到巩固,才能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且是質量優的小康社會。結合四平的實際,他認為,地方政府落實鄉村振興戰略,首先要有一個整體規划。“首先得明確鄉村振興的主體是誰,鄉村振興的主體是鄉村、鄉鎮和縣里,所以要以縣為單位,每個縣都要拿出一個整體的規划,包括鄉村道路、水利、林業、農田、產業等等的規划建設。其次,真正實現鄉村振興,得有一個制度體系作保障。比如要有一些鄉民自治公約等制度,不僅在基礎設施等硬件方面,更要在制度的軟件方面,拿出一個整體的規划。”

  韓福春代表說,鄉村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國家應該有一個長期的規划,因為鄉村振興不是一蹴而就的問題,根據國家規划到2035年是一個階段,到2050年、第二個百年的時候是第二個階段,階段不同任務不同,要有一個長期的規划。“長期規划有了以后,各級政府都根據這個規划,每年應該做什麼,當務之急做什麼,都清晰明了,有利于持續推進。比如說農村公路的問題,總書記指示按照四好公路標准進行建設,包括農業水利設施、地下管網、污水處理廠等等,這些硬件鄉村自身財力投不起,市縣也投不起,所以,基礎設施建設上中央財政要給予大力支持,或者引進一些社會資本,總之得有個辦法,有效解決錢從哪出的問題。再比如鄉村自治,也要有一個自治的辦法。鄉風不改變不行,很多農村還在大操大辦婚喪嫁娶,存在浪費的現象,比如孩子升學、蓋房子等,鄉親之間互相都要去捧場。這些落后民俗都要抑制,移風易俗,不僅要從產業上轉變過來,還要從精神層面思想轉變過來,思想要是不轉變,鄉村振興很難得到保障,所以說針對鄉村自治,不僅國家要有法律法規,鄉民之間也要有一個自治約定。比如說婚喪嫁娶,某人鋪張浪費了,他違不違背法律?不違背法律,但是這個習慣好不好?不好,不好我們就要改變。這些就要通過各級党委政府引導,鄉民之間有一個約定,有一個管理辦法,把這些不良的習慣扭轉過來。”

 

[責任編輯:admin]



返回頂部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