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金融監管新框架 央行角色更重-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2018全國兩會 > 財經話題

【聚焦】金融監管新框架 央行角色更重

2018-03-10
来源:香港商报

  昨日,人大新聞中心邀請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中)、副行長易綱(右)、副行長兼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潘功勝(左)就「金融改革與發展」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新華社

  【香港商報网訊】本報兩會特派採訪組報道:昨日,在全國人大央行專場記者會上,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副行長易綱、副行長兼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潘功勝就「金融改革與發展」相關問題回答記者提問。作為在任15年之久的央行行長,周小川不遺餘力再次呼籲人民幣可兌換應加快進程,他認為25年等待期漫長,冀望中國金融業對外開放准入膽子應更大,而向本港債券通市場開放「南向通」並沒有什麼困難。

  整個記者會,周小川一邊盡量提攜兩位副手多參與回答問題,一邊耐心解釋各種專業術語,力圖通俗易懂。會後,一眾記者更追問:「誰是你的接班人?」周小川笑答:「你猜猜?!」風趣一如如常。

  對於外界關注的「中國新金融監管架構」問題,周小川表示,過幾天兩會代表會對此進行研究和探討。按照去年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的思路來看,央行在新的金融監管框架中將起到更重要的作用。央行既要對金融監管空白進行彌補,也要對金融監管規則進行完善,還要對已經發生風險的金融機構和准金融機構抓緊進行處置,以維持金融體系的健康。而且。央行要牽頭負責增強各個金融監管機構和金融機構的協調,提高協調效率。

  對於「雙峰」監管體制,他表示央行目前有在研究,但是否採用還有待觀察。

  池子裏的水已經很多了

  在回應中國廣義貨幣(M2)增速問題時,周小川以「池子裏的水」為喻,稱「池子裏的水已經很多了,新進的水不一定要這麼多。」

  據央行最新數據,2月末中國M2增速8.8%,已連續10個月維持在個位數增長。周小川表示,由於M2指標口徑在不斷變化,主要是金融市場結構、金融產品在不斷變化,M2不是一個非常精確的衡量貨幣政策鬆緊的工具。

  周小川進一步闡釋,如果M2和名義GDP增速基本一致,從廣義貨幣供應量的角度來講就是不鬆不緊。如果M2大於名義GDP增速,貨幣政策就偏鬆一點,反之就偏緊一點。他表示,過去,M2增長速度一直比名義GDP增速高,「也就是大家所說的池子裏的水已經很多了,新進的水不一定要這麼多。所以,還跟存量的積累有關係。」他同時指出,很難有個簡易指標讓人一下就看明白,必須考慮多種因素加以判斷。

  易綱:去年實際利率穩定

  易綱在談及金融業對外開放時表示,放寬或取消外資股比限制,是減少對外資機構的歧視性待遇,體現內外資一視同仁,給予外資「國民待遇」。這並不意味放鬆監管,央行會按照相關法規對其進行審慎監管。

  易綱透露,根據央行監測,截至去年年底,貸款利率按年上升了0.4個百分點。他認為,去年CPI是1.6,PPI是6.3,GDP的平減指數大概是CPI和PPI的加權平均。這麼看,「我們的實際利率是穩定的。不僅僅要看名義利率上升了0.4個百分點,還要看實際利率。實際利率是穩定的,和經濟走勢相一致,資金面上供給也是比較平衡的」。

  對於政府工作報告提出M2和社會融資規模適度增長,而沒有設定具體數量指標的新變化,易綱解釋稱,現在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都淡化了把M2作為一個指標或作為一個預測目標的做法。

  潘功勝:房地產金融風險可控

  昨日記者會上,央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潘功勝攜帶的文件資料十分厚重,回答的也是當下大熱的焦點問題,如外匯管制、房地產金融、資產管理新規等,每每引用數據釘是釘、鉚是鉚,力求嚴謹準確。

  對於資本外流管理,潘功勝表示,2017年年中,四部委對外發布《關於進一步引導和規範境外投資方向指導意見的通知》,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政策已非常公開化和透明化。過去幾年,按中國現行法律和外匯管理政策,央行加強了外匯市場微觀監管,着力點主要是打擊虛假欺騙性交易和地下錢莊,加強跨境收支的真實性申報,加強金融機構的合規性監管等。他強調,這些微觀監管措施不會因周期變化而發生改變,會標準一致性和穩定性。

  密切關注房貸增長

  潘功勝表示,2017年,全國個人住房貸款增長4萬億,增長22%,增幅超過整體貸款近10個百分點,個貸增長可滿足市場合理需要。但是,的確會出現個別銀行在個別時段由於資產負債匹配的問題延遲放款的情況。

  對於住房貸款利率較此前略有上升,潘功勝表示,長期來看房貸利率仍處於較低水平,各家銀行綜合考慮負債端利率上升和房地產風險溢價,對房貸利率進行自主定價符合利率市場化的要求和趨勢。他表示,我國一直堅持審慎的房地產信貸政策,平均首付比在33%以上,房貸信貸質量總體良好、風險可控。

  他還透露,房貸不良率不到1%,其中個貸不良率只有0.3%,遠低於商業銀行1.74%的整體水平。「我們也關注到個人住房貸款、家庭部門槓桿率增長速度有點快,個別房地產企業可能在財務方面比較激進,會有一些風險。這些我們都在密切關注。」

[责任编辑: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