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建明促港緊跟國家步伐-香港商报

葉建明促港緊跟國家步伐

2018-03-13
来源:香港商报

港区全国政协委员叶建明。

  【香港商報网訊】本報兩會特派採訪組報道:「這次參加兩會,我十分關注十九大後,在國家遠景規劃下,香港在新時代的發展機遇。『香港好,國家好;國家好,香港更好』,這是一個真理,更是香港發展的經驗之談。香港從來與國家的命運息息相關。」全國政協委員、香港泉州社團聯會會長葉建明是一位「老政協」,從香港回歸那年算起,已經有21年參政議政的經歷。作為一名港區政協委員,又是一名企業家,他對香港的未來發展機遇十分關注,深感有責任、有義務為這一神聖的使命作出貢獻。

  葉建明坦言,香港面積狹小,經濟結構單一,發展局限很大,瓶頸十分明顯。這些年一些年輕人對社會不滿,缺乏向上流動機會也是一個原因。同時,改革開放40年,這個機遇令香港成為世界級城市,國際金融、貿易、物流中心。國家過去40年的進步和十九大規劃的未來發展藍圖,給香港發展提出了一個全新課題:如何跟隨國家步伐,充分運用「一國」之本和「兩制」之利,隨祖國一起成長,融入國家發展。

  港與「一帶一路」之「近」

  「如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中央早已經給出辦法,那就是『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 葉建明認為,面對「一帶一路」,香港有「近水樓台」的先天優勢:一是地理上的「近」。香港本身是海上絲綢之路的一個節點,位於中國·東盟自貿區的中心位置;二是制度上的「近」。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地方比香港更同時接近東方和西方。

  他續指,「一國兩制」下的香港具有國際化營商制度、專業人才,既熟悉西方行事規則,又懂東方人情世故,可以左右逢源;三是業務上的「近」。除了亞投行,「一帶一路」需要籌集大量資金,作為最大的人民幣離岸中心,香港是一個與「一帶一路」最為貼近的世界級金融中心;四是文化上的「近」。在人口、文化結構上,香港恰如「一帶一路」區域的一個微縮版本,7%左右香港人的母國在此區域,比如印度、巴基斯坦、菲律賓、英國、葡萄牙等。香港還成了全球三個發行伊斯蘭債券的國際金融中心之一。

  中央給香港的「發展紅包」

  在葉建明看來,粵港澳大灣區也是香港千載難逢的機遇。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將出台實施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全面推進內地同香港、澳門互利合作。這是中央為香港發展困境考慮,給香港最大的「發展紅包」。它解決了香港地域狹小,產業發展失衡,經濟容量有限的發展瓶頸,為香港發揮經濟優勢提供了廣闊空間。

  「大灣區建設對灣區的所有城市都是重大利好,粵港澳大灣區要建設成為世界級的城市群,如果各自為陣是很難做到的。粵港澳大灣區需要充分發揮各城市的不同優勢,做好分工合作。」葉建明告訴本報記者, 「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三個關稅區、四個核心城市」,這既是灣區建設的優勢,也同時體現了複雜性和協調困難。因此,他經過深入調研和審慎思考,向大會提出了完善粵港澳大灣區中央統籌協調機制的提案。

[责任编辑:吴梓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