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理工大学7日透露,自汶川地震发生以来,该校在受灾地区开展了教育和社区服务等多个项目,受惠人数超过3万,并培育了200多名护理和灾害管理等方面的人才。
理大7日在校园内举行「汶川大地震十周年──由灾害管理到防灾减灾」论坛,总结该校相关工作的成果,并探讨受地震影响的社区发展前景。
在香港理工大学展出的「映秀母亲」项目的绣品(5月7日摄)。新华社
据理大介绍,过去十年来,该校在四川开展了超过70个教育、培训、社区服务和研究项目,受惠人数超过三万。理大教研专家根据各项目的数据和推展经验,发展出可供各地应用的服务模型。以理大成立的灾后「医疗社工站」为例,采用了跨专业界别合作模式,由社工携手医护人员为灾民提供社会福利、护理和身心康复服务,团队其后将这一服务模式引入内地其他受地震影响的地区,成效显着。
理大校长唐伟章表示,该校一直积极支持汶川地震后的重建工作,尤其在人才培训方面,他们与四川大学共建的「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至今已培育200多名灾害护理、职业治疗、物理治疗和义肢矫形硕士毕业生,以及40多名灾害管理与灾后重建范畴的博士毕业生。
另外,过去五年,共超过800名理大学生前往四川参与各种服务。他们除了亲身考察并了解受地震影响的居民的生活,也筹办了各种多元化项目,例如与当地居民一起学习发展生态旅游、协助农民推展更安全和环保的种植、为村民提供健康检查,以及举办学生暑期活动和青年交流等。
在香港理工大学展出的「映秀母亲」项目的绣品(5月7日摄)。新华社
与此同时,理大正在校园举办「由灾害管理到防灾减灾」展览,展示该校多年来在受灾地区推展的工作和项目。当中的亮点包括「映秀母亲」项目的绣品,该项目鼓励地震重灾区映秀镇的妇女通过传统刺绣互相支持并舒缓压力。展览将持续至5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