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負主席期望 融入國家發展 港青服務香港報效祖國-香港商报

不負主席期望 融入國家發展 港青服務香港報效祖國

2018-07-02
来源:香港商报

国家主席习近平去年视察香港期间多次谈及自己重视青少年的发展。图为2017年6月30日习近平来到香港少年警讯永久活动中心暨青少年综合训练营考察。

香港青年聯會主席郭永亮说,习主席去年视察香港时多次提到十分关注青年发展。

  國家主席習近平視察香港已屆一年,香港青年聯會主席郭永亮接受香港商報專訪時表示,當時有幸親睹習主席風采。他印象最深的,是習主席多次提到十分關注青年發展。而特區政府在過去一年,已投放不少資源在青年工作,真心為青年。他希望各持份者能合作,共同為推動青年的發展出力。

  香港商報記者 黃雪峰

  隨着中國經濟實力上升,不少港人近年開始北望神州,返回內地發展。郭永亮不諱言,香港的產業過分集中,導致青年出路較過去更狹窄。而內地在經歷了40年的改革開放後,市場及相關產業已得到充分發展,港青必須將眼光放遠一點,不能將自己的生涯規劃只局限於香港,需要放眼內地或其他地區,才會找到出路。

  習主席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吸引社會各界高度關注。郭永亮認為青年應把握這個難得的機遇。他說,內地各省市過去一直有為港人提供優惠政策,惟相關信息一直較零碎,港人往往需透過不同單位取得資料。為了更好地協助在內地、尤其是在「大灣區」居住的青年,青聯計劃今年在深圳成立香港青年發展服務中心,在學業、就業、創業和置業等方面為青年人提供一站式的信息和支援服務,協助他們在當地站穩陣腳。

  越早了解大灣區越有優勢

  為了讓年輕人更了解大灣區與香港的關係,青聯與香港齊心基金會今年首度攜手主辦「青聯齊心盃—大灣區校際多角度辯論賽」,早前已順利完成香港區總決賽,勝出隊伍將於7月代表香港出戰大灣區總決賽,就「『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創新產業,傳統產業成輸家?」進行辯論。有別於傳統正反兩面的辯論模式,青聯舉辦的辯論比賽是由四個不同隊伍代入社會上常見的四種角色,例如官員、商界、壓力團體及受影響市民等,訓練學生的多角度思考及分析能力。

  郭永亮指出,越早了解大灣區就會越有優勢,青聯今年特別以大灣區為辯論題目,主辦單位除了會帶領參賽學生到大灣區考察交流外,亦希望學生在搜集資料應對辯論比賽的過程中,可以提升對大灣區的了解,藉此培養本地學生日後赴當地工作或創業的興趣。

  對於習主席在港講話引用「蘇州過後無艇搭」,郭永亮非常認同。他在訪問中多次強調「機會不等人」,港人不能拖到大灣區發展完全成熟了,才想進入當地市場,必須取得先機。他形容大灣區是一個很大的市場,與其只眼於香港這個數百萬人口的市場,不如擴闊自己的眼光,把大灣區納入創業或就業的考慮。

  事實上,青聯過去一直支持青年多多認識中國,自2007年起推出暑期實習計劃,活動今年已進入第11屆。郭永亮介紹,今年暑期實習計劃吸引了逾千位大學生報名,最終有250人經面試後成功獲選入圍,於6月上旬前往北京、上海、哈爾濱及大連的中央企業、文博機構、商業機構及政府架構,進行為期6星期的實習。

  港府重視青年工作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上任後,在青年政策方面墨很多,提出「三業」(學業、事業、置業)、「三政」(議政、論政、參政)概念,並將過往由民政事務局統籌的青年事務委員會,升格為由政務司司長擔任主席的青年發展委員會,郭永亮是其中一位委員。他認為這些措施反映政府重視青年工作,而青聯在「三政」方面亦有作出努力,當中包括舉辦公共行政培訓課程,透過邀請政府官員講課,協助學員了解及明白政府的運作,提升學員對民生議題的了解。

  郭永亮坦言香港的優勢正逐漸消失,他們必須為下一代爭取更多機會,促請部分反對香港與內地融合的人不要為了政治目的而分化社會,挑起不必要的爭拗,呼籲特區政府、非政府組織、家長、青年等不同持份者共同合作,一起為推動青年的發展出力。

  港府協助青年發展顯魄力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上任後推出多項青年政策,並提出「三業」(學業、事業、置業)、「三政」(議政、論政、參政)概念。青年民建聯主席顏汶羽接受香港商報訪問時表示,林鄭月娥非常重視青年,現屆政府在青年政策上較過去表現出更大魄力,相信這符合習主席的期望。

  青年是國家的未來和希望,國家主席習近平去年視察香港時曾表示,每一代青少年都有自己的歷史使命和機緣,呼籲青年要把握歷史機遇,選擇正確道路,服務香港,報效祖國。對於習主席的殷殷期盼,很多港人均有放在心裏,不少人北望神州,返回內地發展。

  顏汶羽坦言,香港與內地交流頻繁是不可逆轉的事實,因香港在「一國兩制」下得天獨厚,所以近年有越來越多青年決定在內地發展個人事業,而習主席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等政策,將為香港特別是青年帶來巨大機遇。

  港青應認清時局裝備自己

  事實上,自大灣區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後,香港已展開多場討論,希望能把握這個機遇。顏汶羽指出,林鄭月娥上任後已多次訪問大灣區內地城市,表現出很大的魄力,充分反映特區政府重視與內地的交流,決心為香港爭取更多發展機會。隨着「大灣區人」概念日漸成型,他希望特區政府能為在內地居住、工作的港人提供便利,並為他們向中央政府爭取國民待遇,例如將香港身份證的認受性與內地身份證看齊,容許港人以身份證申請內地的服務,如銀行戶口等。

  「一帶一路」格局宏大,沿線有逾60個國家。顏汶羽認為香港具有不少優勢,包括健全的法律制度以及國際視野,將有助青年更好地把握「一帶一路」機遇。他促請特區政府加強推動香港學校與「一帶一路」國家或地區的交流,並建議政府資助學生在求學階段到當地實習,盡早了解這些地區的獨特性,達到早先機的效果。

  隨着國家日漸強盛,內地城市不斷進步,再加上周邊地區的競爭,新一代年輕人面對的競爭亦較過往激烈。顏汶羽寄語港青應認清時局的發展,努力裝備自己,避免排拒、分化的情緒進一步破壞本港競爭力。而他對青年人充滿信心,相信他們理性務實、對香港及國家懷有感情,必定可以讓香港提升競爭力。

  香港商報記者 黃雪峰

  推廣憲法不遺餘力 愛國教育有教無類

  國家主席習近平去年視察香港期間,曾親身探訪少年警訊,亦在不同場合多次談及青少年的成長與發展,足見習主席對本港青年發展的重視。青年團體「就是敢言」在愛國教育及憲法和基本法的宣傳推廣上不遺餘力,執行主席兼研究總監陳曉鋒表示,愛國教育有教無類,即使年輕人有不同政治立場,亦不能選擇性教授,若然作為施教的一方都先行將年輕人劃分群組,則變相製造社會分化。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大會暨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五屆政府就職典禮上發表重要講話,陳曉鋒特別留意到其中「要加強香港社會特別是公職人員和青少年的憲法和基本法宣傳教育」這句話。他指出,香港是中國的一部分,香港人,特別是青年對憲法和基本法必須要有更深的認識。「就是敢言」成立的一大目的正正是要加強香港青年人對憲法和基本法的認識。

  陳曉鋒指,「就是敢言」自去年7月成立至今,已舉辦了超過40場憲法、基本法入校園的講座,邀請本港一些名家大師到大學校園舉行講座,宣傳憲法、基本法,並與青年互動。此前,已邀請的嘉賓有前立法會主席范徐麗泰、時任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梁愛詩及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等。

  愛國教育必須堅持做

  此外,「就是敢言」在過去近一年亦舉辦過微電影拍攝比賽、青年網台論政、發行書籍等活動,目的都是加強對青年人憲法、基本法教育。

  對於培養香港年輕人的愛國情懷,陳曉鋒指,愛國教育必須堅持做,細水長流,不能以強加的方式灌輸年輕人,要以年輕人喜歡的方式向其推廣。他又指,愛國教育有教無類,即使年輕人有不同政治立場,亦不能選擇性教授,若然作為施教的一方都先行將年輕人劃分群組,則是變相製造社會分化。

  陳曉鋒又指,今年團體將新增「千企、百校、18區憲法和基本法宣傳推廣活動」,將憲法、基本法更好地在企業、學校及社會推廣。當中,包括「中環論壇」。陳曉鋒指,2014年反對派以暴力佔領中環,大大打擊了香港的繁榮穩定,有必要讓理性、和平重歸中環,重建社會的價值觀。故此,「就是敢言」將會在中環等金融地帶為中資企業舉辦憲法和基本法論壇,再由其將相關信息擴散到其他企業。

  此外,「就是敢言」會安排包括全國人大代表或政協委員到全港18區進行街訪,了解市民對憲法和基本法的認識,同時亦親身向市民宣傳教育。

  陳曉鋒認為在學校開展憲法、基本法教育是重中之重,「就是敢言」將會邀請一些對香港有貢獻的名人,如著名香港單車運動員黃金寶,到學校分享經驗。陳曉鋒指,大灣區無疑是香港未來發展的一大機遇,香港年輕人要勇於踏出第一步,到大灣區闖闖,而要到大灣區發展,就需要對憲法和基本法以及國情有更好的掌握,「就是敢言」希望透過活動能讓本港學生更好地裝備自己。

  香港商報記者 馮煒強

[责任编辑:鍾智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