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聚焦】恒指見證內地高速發展 中企撐起半邊天-香港商报

【商报聚焦】恒指見證內地高速發展 中企撐起半邊天

2018-09-30
来源:香港商报

 

  恒指公司董事兼總經理關永盛接受本報專訪時說,改革開放以來,公司新指數編製步伐越來越頻密。記者 蔡啟文攝

  【香港商报网讯】國家改革開放40年來,香港作為亞洲國際金融中心,一直擔任內地企業與國際投資者互選平台。任職恒指公司近20年的董事兼總經理關永盛接受本報專訪時說,改革開放以來,公司新指數編製步伐越來越頻密,目前已超400項。指數幾乎全為緊貼內地及香港市場變化而編製,令海外投資者能清楚看見中國市場現況。展望未來,他認為最重要是「創新」,不能拒絕新事物。他舉例稱,恒指公司5月份便公布將外國公司及同股不同權公司納入恒生綜指選股範圍,並推出滬深港通大灣區綜合指數,「只要有新興股份出現,公司定會貼緊市場」。香港商報記者 鄺偉軒 夏良

  恒指公司有關內地企業指數中,最為人所知的是1994年因應H股在港上市推出的「中國企業指數」。關永盛指,當年H股來港上市背後是國企的重大改革。當時,計劃來港上市的內企絕大多數是超大型國有綜合企業,部分資產不能涉及海外資金,因而要經過一系列資產及股權重組;透過在港上市,國企順利引進國際投資者或基礎股東,令海外投資者終於能成規地投資內地企業。

  納入國企指數須滿足兩條件

  關永盛說,當時,不少海外基金及私人投資者是按成分股名單投資,如果不是國指成分股,是不會輕易入場的,「始終對他們而言,內地是一個不熟悉的市場」。他又笑言:「其實在公司內部,同事一直稱中國企業有關指數為『H股指數』,而非『國企指數』,因最初只有10隻H股,當時編製目的是方便市場一看就知內地企業在香港上市的情況及走勢。後來每多一隻H股就直接加入指數,並不需選股」。

  就國指發展,關永盛說:「數年後,H股數目越來越多,就開始要選股。我們最優先基準是該股一定要有成交,其次是市值要大,以充分反映內地經濟情況。」隨着市場對內地企業關注度逐漸提升,公司在1997年推出中資企業指數(俗稱「紅籌股指數」),以反映由中資持有並在港上市的香港公司股價走勢。

  2017年,恒指公司公布了國指改革的詳情,包括將國指成分股由40隻增至50隻,並允許將紅籌股及民企納入指數,有關改動的首階段今年3月正式生效;新加入國指的股份,包括騰訊控股(700)及中國移動(941)兩大重磅股。

  國企指數今年開啟大改革

  關永盛指出,今年中國企業指數開啟正式大改革,反映這個指數確是「中國企業」的指數,而非僅是「H股指數」。「所以,我經常同同事講,要改口了,如果要簡稱便叫『國企指數』,不好再叫『H股指數』。」

  他續指,已留意到內地改革開放持續推進,眾多民企出現,尤其是互聯網科技公司,單純H股已不能反映內地實際發展情況,令有關指數代表性變相下降。因此,公司決定透過優化國企指數達到增強指數代表性的目的,亦可令指數繼續成為中資股的重要指標。

  助投資者看清兩地市場變化

  被問及改革開放以來印象最深的事,關永盛笑言:「我2000年才加入恒指公司,當時剛好是千禧科網股興起,整個市場都在問『有沒有指數反映科網股』,令我印象十分深刻。後來,公司十分注重行業分類指數編製,推出綜合指數系列及行業分類系統。」

  他指,過去十幾年公司指數能緊貼內地行業高速發展,由電訊到互聯網再到移動互聯網,設立行業分類系統舉措應計一功。而恒指公司編製逾數百指數,其最重要功能是助力投資者看清內地及香港股市變化,即間接地令中國企業更容易融資、走向國際化。另一方面,關永盛認為,內地企業持續來港上市,無疑擴大了香港股市空間,正因有內企補充,香港股票成分才能如此豐富,進而保持國際吸引力。

  至於為何未考慮納入未有收益生物科技公司,關永盛指,「同股不同權」公司在海外市場已出現一段時間,大多數是為人熟知的互聯網科技公司,但生物科技或其他新經濟公司市場還比較陌生,且這類公司沒有收益,定位類似初創公司。為謹慎起見,市場需要先觀察「同股不同權」公司上市後的市值、交投及市場認受性等,再考慮是否將它們納入成分股。

  中企撐起恒指半邊天

  恒生指數自1969年起對外發布,直到今時中資企業佔去「半壁江山」,其發展和變化見證了改革開放以來中企由成長、崛起以至壯大,可謂是一本「活的史書」。其中,恒生中國企業指數及香港中資企業指數的創立更標誌中企在香港資本市場的地位舉足輕重。

  本港證券表現指數統計,早於上世紀40年代末就已出現,名為「伊利斯股票指數」。及後,因創辦人伊利斯(F.M.Ellis)於1950年逝世才被市場遺忘。1964年,時任恒生銀行研究部負責人的關士光,受時任恒生銀行董事長何善衡所託創立恒生指數,並以1964年7月31日為基數日,基數點為100點。

  恒指創立早期,以立足香港本土的英資公司為主,並不包括太古實業、恒生銀行、新世界發展、永安公司及其後被李嘉誠收購的屈臣氏。至於中資企業獲納入恒指,則要到1992年8月才發生。中信泰富(現易名「中信股份」)剛完成借殼泰富發展不久,便獲恒指公司納入為藍籌,足證中資企業早在上世紀90年代就已獲香港資本市場以至國際投資者廣泛認同。

  中信泰富「染藍」後,粵海投資、華潤創業(現易名「華潤啤酒」)、上海實業相繼「染藍」。中資企業在香港市場代表性與日俱增之際,恒指公司未有落後於形勢,分別於1994年及1997年,先後推出國企指數和紅籌股指數。如今,中資企業已佔恒生指數總市值逾半。在最新恒指檢討公布後,今天50隻藍籌中僅18隻為港資企業。

  如今,中企已與香港傳統大企業平分春色。目前,騰訊控股及汇控各佔恒指比重10%,這不僅反映中企的崛起和壯大,特別是透過改革開放,中企已通過香港成功走進國際投資者視野。隨着恒指公司推出滬深港通大灣區綜合指數,未來國際投資者將可利用該指數及其相關衍生產品,間接投資和參與灣區建設。

[责任编辑: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