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項世界之最,創地球第三大奇跡-香港商報

多項世界之最,創地球第三大奇跡

2018-10-19
來源:綜合

  港珠澳大橋總長55公里,是連接香港、珠海和澳門的超大型跨海通道;包括海中橋隧主體工程,以及香港、珠海、澳門三地口岸和連接線。其中,主體工程由6.7公里長的人工島、海底隧道和22.9公里長的橋梁組成。2009年12月15日正式開工。

  港珠澳大橋是中國建設史上里程最長、投資最多、施工難度最大的跨海橋梁!被英國《衛報》評為“新世界七大奇跡”之一!

  超級工程離不開超級戰隊,伶仃洋上攻堅克難多年,中國建橋鐵軍創造了多少項世界第一?

  一、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

  港珠澳大橋集橋、島、隧于一體,全長55公里,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設計使用壽命120年,打破了世界上同類型橋梁的“百年慣例”。建成通車後,,驅車從香港到珠海、澳門的時間將由目前的3個多小時縮減為30分鐘,對三地經濟社會一體化意義深遠。

  二、世界上最長的海底沉管隧道

  由中國交建聯合體承建的海底隧道全長5664米,由33節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沉管對接而成,是世界上最長的海底沉管隧道。

  為了預留30萬噸級航道,沉管隧道最大埋深40多米,是世界第一次嘗試沉管深埋。教科書上,沉管隧道只有剛性、柔性兩種結構體系,不能滿足工程需求。經過國內外頂尖團隊的共同研發,開發出全新的“半剛性”沉管結構,把沉管深埋的構想變成現實,並且在世界范圍內第一次做到了沉管隧道“滴水不漏”。

  三、世界上最大斷面的公路隧道

  港珠澳大橋珠海連接線的核心控制性工程——拱北隧道是世界上最大斷面的公路隧道;采用雙向六車道設計,全長2741米,由海域人工島明挖段、口岸暗挖段以及陸域明挖段三種不同結構的隧道連接而成。

  其中,拱北隧道暗挖段采用雙層公路隧道設計,隧道開挖斷面高21米、寬19米,面積約為336.8平方米,是同類型公路隧道的3倍多;全長僅有255米,可工期卻長達五年;而且它的造價也十分驚人,255米的綜合造價就超過了4億人民币,相當于每米接近160萬元。承建方中鐵十八局在暗挖段采用了采用國內首創、全球罕見的“曲線管幕+凍結法”施工,攻克了一系列世界級難題,創造了“零誤差”的曲線管幕施工紀錄。

  四、世界上最大的沉管預制工廠

  2012年2月,世界最大的現代化沉管預制廠在珠海牛頭島上落成。在這個無水無電的荒島上,中交四航局建設者僅用了14個月,就建起了一座佔地56萬平方米的超級工廠。廠內設置了兩條300多米長的流水生產線,集成了鋼筋加工、鋼筋籠綁紮、混凝土澆築、管節一次舾裝、深淺塢蓄排水及管節起浮橫移等156道工序。

  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由33節巨型沉管管節組成;每個標准沉管長180米,寬37.95米,高11.4米,重約80000噸,是迄今為止世界最大體量的沉管。過去五年多時間里,這座從亂石堆上建立起來的超級工廠,成功預制了33節巨型沉管隧道,混凝土總澆築量達到100萬方,使用鋼筋33萬噸,已經完成了自己的歷史使命。

  五、世界上最大的八向震錘

  為了完成人工島的建造,港珠澳大橋工程團隊啟用了世界上最大的八向震錘,這個超級武器能夠輕易吊起1600噸的重物。承建方中國交建在世界范圍內首次使用深插式鋼圓筒快速成島技術,用巨型震錘吊起120個巨型鋼筒,然後直接固定在海床上插入到海底,在中間填土形成人工島。

  每個圓鋼筒的直徑 22.5米,幾乎和籃球場一樣大;高度55米,相當于18層樓的高度;而重量將達到550噸,相當于一架A380空中客車。全部由上海振華重工制造。

  六、世界上最大的起重船

  為了確保最終接頭的成功安裝,振華重工自主建造的世界最大起重船“振華30”前來助陣。這艘船是由30萬噸的油輪改裝而成,船身長約297.55米,寬約58米、行深(船底到主甲板)約28.8米,排水量約15.8萬噸,主甲板面積相當于2.5個標准足球場。最終接頭的重量為6000噸,而“振華30”擁有世界第一的單臂架12000噸的吊重能力和7000噸360度全回轉的吊重能力。

  七、世界上最大橡膠隔震支座

  針對港珠澳大橋跨度大、地勢復雜的特殊工況,中國南車旗下株洲時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制出長1.77米,寬1.77米的世界最大尺寸的高阻尼橡膠隔震支座。該支座承載力約3000噸,好比為港珠澳大橋抵抗16台風、8級地震及30萬噸巨輪撞擊安裝一枚“定海神針”。

  八、世界上使用壽命最長抗災害能力強

  這條被外國工程师感歎其工程難度“直逼技術極限”的海上“巨龍” ,能抗16級台風、8級地震,它的設計使用壽命長達120年,超出目前世界上的跨海大橋普遍的設計使用壽命20年,而這些數字,也成就了港珠澳大橋在當今世界大橋建設史上的多個第一。

[責任編輯:鍾智維]



返回頂部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