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金牌莊家詹培忠:金融業要有大灣區思維-香港商报

【专访】金牌莊家詹培忠:金融業要有大灣區思維

2018-10-22
来源:香港商報

 

  改革開放40年取得矚目成就,香港功不可沒。但所謂「不進則退」,對於華資金融機構近年逐漸淡出市場,人稱「金牌莊家」的前立法會議員詹培忠認為,昔日的華資經紀猶如曾經的手機商巨頭Motorola,如今卻變成「無得撈啦」,他期望香港金融業未來能夠掌握大灣區思維,把握機遇,香港金融行業可為內地相關企業籌集資金,並利用香港完善的法律制度為企業提供服務。他還指出,香港對內地的開放政策將享之不盡。

  香港商報記者張智榮

  「1982年英資撤退後,華資經紀曾經歷最風光的時期,及至香港回歸後,內地資金開始湧入香港市場,華資經紀受到很大壓力,主因是內地企業坐擁龐大資金,華資經紀根本不夠競爭力。」詹培忠歎惜昔日魚翅撈飯的生活一去不復返。

  華資經紀魚翅撈飯日子一去不返

  詹培忠直言,華資經紀已經式微,一來是面對強大的國有資金競爭,二來是行業採取免佣金政策。2003年4月起,香港股票買賣取消最低佣金制度,「經紀靠佣金生存,但現在的銀行不收佣金,而且面對國有的對手太強。」

  網上交易的興起也是華資經紀步向衰落的另一重要原因,「華資經紀的科技、設備和知識皆落伍,他們還是沿用數十年前的一套!」詹培忠續說,「現時很多上市公司的包銷由中資包攬,華資券商無法從中分一杯羹。」

  「金融市場要記住兩個字:時機。當日有『大哥大』,起名叫『Motorola』,這麼大的機構,如今真的變成『無得撈啦』!」詹培忠提醒稱,金融市場要時刻鞭策自己,適應時代、把握時機。

  對於自己擔任立法會議員期間未能為業界爭取最大利益,詹培忠感到抱歉。但他同時批評說,政府間歇性失聰,不聽業界意見,「政府政策傾向外資和大行,對小型經紀和小投資者保障不足,他們今後只能自求多福」。

  華資經紀的風光史,還要從上世紀70年代說起。今時今日的港交所(388),實際是由歷史上4家交易所合併而來。70年代以前,香港只有一家由英籍人士創辦、俗稱「香港會」的香港證券交易所,當時的上市公司多屬英資企業,華資企業的上市申請一般被拒之門外。到了1969年,也是香港經濟開始起飛的年代,華資企業對集資渴求,於是首家由華人創辦的證券交易所——遠東交易所(「遠東會」)成立,才告打破上市公司由英資壟斷的局面。

  詹培忠憶述稱:遠東會成立,他當時20幾歲,香港股票市場開始蓬勃,經紀行業競爭大,他父親有份的一家股票行,叫做永利,他代表父親公司出市。詹培忠自此步入證券市場。他直言,當時之所以做「紅衫仔」,是「貪股票市場要腦轉數快,面對花花碌碌的銀紙很吸引,而且工作之外的空閒時間較多,也比較容易賺錢」。

  中資湧入港股現新景

  改革開放初期,香港股市仍為英資企業控制。「70年代香港股市是英資的地頭,勢力較大的有怡和、置地,會德豐、和記、太古、國泰等,也有英資專利企業,例如電訊、電力行業。全部是外資,當中以英資勢力最大。」詹培忠續指,真正華資冒起,要到80年年代,「到1982年,中英就香港前途問題談判,促成香港社會各方面變遷,英資開始撤退,華資十大地產商抬頭,香港資本市場出現轉捩點。」

  內地改革開放,引領中資進入香港,促成港股另一新景象。「1980年,內地在改革開放不久成立深圳、珠海、汕頭、廈門4個經濟特區,為其後的香港股票市場創造另一個局面。」詹氏指,特區的成立刺激了內地經濟起飛,80年代末至90年代,紅籌國企紛紛來港上市集資,造就港股的中資勢力逐漸壯大,並一直延續至今。

  香港發揮「盲公竹」作用

  80年代末,改革開放進入第一個十年;彼時,香港成為紅籌國企在海外集資的市場,幫助國企引進資金和改革。詹培忠認為,香港是內地通向世界的窗口。香港對中資的吸引之處,在於香港有自己的獨特優勢和地位,如資金可以自由進出、法律保障完善,以及擁有低稅政策等。他又形容,香港是內地改革開放的一支「盲公竹」,讓內地不用盲目摸索。現在內地經濟發展取得成就,香港這支竹子已顯得太小了。

  「內地有今時今日,絕對不能忽略香港的貢獻,內地與香港的發展相輔相成。」詹氏舉例指,2003年起,內地對香港開放自由行,以內地13億人口計,假設每年有5000萬人次內地旅客來港,香港需要26年才能消化整個內地人口,「香港依靠內地的開放政策已經享之不盡」。

  被問到香港未來有何機遇,詹培忠稱,香港未來注重的是「大灣區思維」,香港金融行業可為內地相關企業籌集資金,並利用香港完善的法律制度為企業提供服務。

  要準確貫徹「一國兩制」

  詹培忠雖然已退下火線,但他表示,未來不排除再度競選立法會,但不會參加地區直選,只對功能組別有興趣。被問及是否有退休計劃,詹培忠說:「你看我中氣十足,為何要退下來呢?我仍充滿鬥志、充滿活力。這個政壇沒有限制,最好玩。」

  他續稱,社會需要進步,需要有不同政見的人發聲,希望香港能貫徹「一國兩制」,並準確地執行,「要支持『一國兩制』,基於愛護國家的出發點,要互相尊重,『一國』為先,但『兩制』平衡也很重要,這是香港的可貴之處。」

  【財經拆局】殼股玩炒跌 散戶最遭殃

  近年香港被指淪為「啤殼工廠」,過往曾做過殼股生意的詹培忠直斥,殼股市場缺乏監管:「我只會把殼股炒高,但現在這班衰仔就炒跌。炒跌不會輸,炒升(證監會)卻查到你飛起,但對炒跌就無眼看(視若無睹),直到近期才有採取行動。」

  「炒升是炒高股價,然後派貨給散戶,賺取差價。股價有機會大升,散戶有機會賺錢。後來有些人學我的方式,但他們是向下炒。向下炒容易,不用花錢,自己有股票就一路賣,然後一路供股,(股價)自然大跌,但小股東很慘,愈買愈死。」詹培忠說。

  事實上,去年港股細價股股災爆發至今,港交所和證監會一直加強打擊殼股活動,早在6月底,港交所已就殼股問題發出諮詢文件。

  對於有把殼股問題歸咎於港交所對新股審批過於寬鬆,詹培忠認為,港交所現行新股審批機制自相矛盾:「(企業)申請上市須經過(港交所)審核,但如果出問題,卻要企業自己負責,(港交所)如果不負責,為什還要看得那麼詳細?只能說監管很虛假。」

  詹氏12字真言護身縱橫股市

詹培忠希望香港能贯彻“一国两制”。

  詹培忠縱橫股壇近半個世紀,他憶述,印象最深刻的是1973年香港股災,港股由當時的高峰1774點,近1年時間跌至最低150點,大瀉超過90%。「股市是一個零和遊戲,有贏有輸,有人着數有人蝕底。股市是社會一小撮有特權的人吸普羅市民血的地方。」詹氏說話顯出「潮州怒漢」的特色。他續說:「這個世界有特權很合理,但如果太過分,散戶有一日不跟你玩,就只能『塘水滾塘魚』了。」不過他說,香港股市經歷過多次衝擊,投資者普遍已很成熟。

  35本行事曆記市場數據

  到了專訪尾聲,詹培忠翻出了一本小小的隨身行事曆,向記者展示自己記錄工作行程和市場數據的習慣。「每日的恒生指數、道指(收報點數),我都會逐一記錄,還有澳門每月的賭收記錄,以及每日重要的事情。這是我的個人愛好,至今已經寫了35本。」詹培忠指行事曆上的數字自豪地說。

  詹培忠早年曾因操控佳寧集團股價狂飆16倍而成名,被稱為「金牌莊家」。另有報道指,詹培忠在2005年到美國賭城玩樂,贏得500萬美元;2009年,他在美國參加百家樂世界賽奪得冠軍,贏取100萬美元獎金。

  詹培忠說,無論是股市還是賭場,都適用他的12字贏錢真言:「贏谷、輸縮、心清、數熟、夠毒、知足。」「贏谷,贏錢的時候可以買大些;輸縮,輸錢時則不要再去,要知難而退;心清,心情要保持清朗;數熟,對數字要足夠熟悉和敏感;夠毒,贏錢的時候不妨食住對手上;知足,賺夠了就可退場。」詹培忠逐字解釋。

  市況「又不笑又不叫」

  詹培忠提醒投資者要量力而為:「投資者要識得照鏡,知道自己有多少錢投資;要知己知彼,清楚有多少條件與人競爭。成功時要享受,失敗時要忍受和承受。有機會時不要浪費,無機會也不用『閉翳』。」

  科網股近年成為焦點,作為「金牌莊家」,被問及對近期股市的看法和投資建議,詹培忠避而不談,只輕描淡寫地說:「人們在笑,我就避開;人們在叫,我就走近。」當被追問現時市況是「在笑」還是「在叫」,只說:「目前又不笑又不叫,在拉鋸,就由它吧,看它之後去哪邊。」詹培忠果然是久歷風雨的人。

[责任编辑:鍾智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