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网訊】記者戴合聲報道:港珠澳大橋於今日上午9時正式開通營運,澳門口岸管理區及相關連接路昨日下午率先開放,區內供澳門車輛使用的西停車場同步開放使用。本港方面,連接香港口岸的道路屆時會提前15分鐘開通,屆時往來穿梭巴士開始投入服務。另外,本港直通巴士業界就表示車票銷情理想,或於大橋通車日加開班次。
旅客由香港口岸过关前往珠海或澳门。
居民搶先駛入「睇吓環境」
昨午3時,澳門交通警員揭開遮擋進入港珠澳大橋指示牌的帆布,交通部門也同時移開路面障礙物,即有居民駕駛私家車或電單車魚貫而入「睇吓環境」,將於今日開通的口岸接駁市區巴士和跨境巴士隨後也相繼進入管理區,熟習現場環境。
在澳門口岸管理區內設有邊檢大樓、東停車場、西停車場,兩個停車場共提供超過6000個輕型汽車泊車位和逾2000個電單車泊車位。據悉,兩條接駁至人工島澳門口岸的巴士路線,也將於今日上午7時開始啟運。
可以移動支付系統繳費
本港方面,運輸署表示已經準備就緒,通車當日早上8時45分起,將啟動連接機場、港鐵欣澳站、東涌站和香港口岸的3條專營巴士線及1條專線小巴線服務;來往市區至機場的9條巴士線,同日亦會增添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站。運輸署續表示,持有其他口岸配額的跨境私家車,暫時不可取道港珠澳大橋;署方會密切監察大橋通車後香港口岸一帶的交通情況,另行通知其他口岸配額的車主,有關行駛大橋的安排。
作為全球首屈一指的重大建設,港珠澳大橋收費站全部繳費通道均已安裝銀聯移動支付受理設備,利用嶄新科技繳費,令車輛路路暢通。據專門為港珠澳大橋量身打造「銀聯移動支付應用平台」的人民銀行廣州分行介紹,司機僅需使用銀行卡或手機,便可通過揮卡、掃描二維碼或手機NFC等方式支付通行費,真正實現「一揮暢遊通行」。
能見度佳不影響欣賞風景
全長約55公里的港珠澳大橋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大橋的通車吸引不少希望嘗鮮欣賞大橋景色的旅行首發團。香港天文台預計,港珠澳大橋通車首日大橋附近的能見度不錯,料在10公里以上,不會影響乘搭巴士的旅行首發團通過車窗觀望及欣賞窗外風景。
「港澳一號」董事鍾偉棠透露,車票銷情比想像中更理想,相信可全部售出。「中港通」董事總經理陳宗彝指,現時預約團體車次全部爆滿,但將預留20個頭班車名額供市民當場購票。他認為購票的情況相當理想,尤其是周末的車票更是全數售出,當中以前往珠海的車票最受歡迎,因不少乘客都希望「一家大小」一起乘車到長隆遊玩。
往珠海車票最受歡迎
港粵直通巴士協會秘書長張劍平表示,他們的直通巴主要以前往中山等的長途車程為主,通車當日早上的車票已賣出七至八成,首3班經港珠澳大橋的直通巴銷售情況理想,其中不少均為熟客,這批乘客都希望率先坐頭班車上橋,若當日早上的巴士全部爆滿,但現場仍有旅客希望乘搭,不排除即時加開班次。
運署:風速若達65公里須封香港段
【香港商報訊】記者周偉立報道:港珠澳大橋於昨日舉行開通儀式。香港運輸署回覆傳媒有關大橋防風應急預案查詢時稱,如香港連接路的平均風速達到每小時65公里,運輸署便會啟動封閉香港連接路的程序。
「山竹」吹襲影響輕微
就今年9月超強颱風「山竹」以最高時速240公里襲港,路政署表示,颱風吹襲過後立刻派人檢視各設施的損壞情況,確定工程設施受強颱風「山竹」的影響只屬「輕微」,如部分設施出現輕微漏水及破損情況,但並不影響大橋通車預備工作。
路政署透露,在「山竹」逐漸移近香港時已開始聯同駐地盤工程人員及各承建商為工程進行徹底巡查,確保各承建商完成相關颱風預防措施,包括旅檢大樓和輔助建築物的玻璃幕牆及門窗的加固及關合、卸下工程機械吊臂、繫緊容易被大風吹倒的建築物料及安排工程船隻停泊到鄰近的避風塘等。
此外,包括路政署、駐地盤工程人員及各承建商的工程團隊亦成立緊急事故應變小組密切監察,並在風暴期間緊密聯繫,作出有效指揮及跟進有關的緊急應變措施,確保公眾、工人及工地安全。
三地政府互相配合防風
針對港珠澳大橋今後的應對颱風管理問題,運輸署表示,根據屬地管轄的原則,三地政府將按照自己的程序及標準實施有關強風的應對措施,但三地政府及大橋管理局須互相配合。
運輸署也透露,如香港連接路的平均風速達到每小時65公里,運輸署便會啟動封閉香港連接路的程序,並須要大橋管理局、珠海及澳門口岸的配合。
克服種種挑戰 創多個「香港第一」
【香港商報訊】記者馮仁樂報道:世界最長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將於今日正式通車。作為這一超級跨海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港珠澳大橋香港段由東端的香港口岸人工島和向西連接大橋主體的12公里香港接線組成。從2011年底正式開工到2017年5月全線貫通,港珠澳大橋的建造過程克服了種種挑戰,創造了不少「香港第一」。
不浚挖式填海法更環保
據介紹,香港口岸人工島的建造難點之一,在於海底有厚約25米的沖積淤泥層,建島地基條件複雜。為盡量降低浚挖和傾倒淤泥對環境的影響,這一人工島採用不浚挖式填海方法,在香港屬首次。此方法可減少浚挖和傾倒淤泥量達2200萬立方米,有助維護海洋生態,尤其是位於附近的中華白海豚棲息地。
承建商中國港灣香港振華工程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蘇岩松指出,人工島施工的另一難點在於,項目鄰近香港國際機場乃全球最繁忙機場之一,施工高度受到限制,最低處只有數十米,為完成高度限制下的圓筒施工,相關公司專門建造了兩艘專用施工船隻。
「搭積木」式特色天幕
另外,旅檢大樓是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最大型的建築物,樓面面積9萬多平方米,外觀和結構設計都頗具特色,建造過程也採用了不少創新方法,其中旅檢大樓樓頂為波浪形天幕,採用了巨型預製組件的方式,由於組件不但包含鋼結構支架,還預先安裝鋁質面板、天窗、排煙口、排水及照明系統等,因此每件都分量十足。最大的天幕預製組件長約60米,寬約25米,重達670多噸。路政署指出,運送及安裝如此大型的天幕預製組件,在香港屬首次。
香港接線東起香港口岸人工島,西至粵港分界線,與港珠澳大橋主體的橋隧轉換東人工島相接,包括9.4公里高架橋、1公里觀景山隧道和一段1.6公里的地面道路。為盡量減少影響機場運作及周圍環境,香港接線採用預製橋墩的方法建造,同樣在香港屬首次。
香港接線9.4公里長的高架橋段由115組橋跨組成,同樣有嚴格的施工高度限制。蘇岩松說,這組以節段拼裝方式建造的180米橋跨,是香港現有同類技術建造的高架橋中跨度最長的,在全世界也處於領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