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武俠小說大家金庸昨日下午在港逝世,享年94歲。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馮仁樂報道:有人曾問:「人生應如何度過?」金庸答曰:「大鬧一場,悄然離去。」昨日下午,本港著名武俠小說宗師、著名報人金庸(原名查良鏞)於港島養和醫院逝世,享年94歲。身為知名報人之外,金庸一生創作了15部享譽華人世界的武俠作品,著作屢被改編為電影、電視劇,被譽為「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武俠」。
金庸於1924年出生在浙江省海寧縣袁花鎮。1947年,他大學畢業後受聘於上海大公報,任職國際新聞編輯。因大公報(香港版)於1948年復刊急需翻譯人員,他被報館調派來港,後來於1952年再調新晚報任職副刊編輯。1959年,時年35歲的金庸與舊同學沈寶創辦明報,由金庸出任總編輯兼社長。
15部武俠小說成絕唱
金庸武俠小說宗師之路始於1955年,他以「金庸」為筆名在新晚報發表首部小說《書劍恩仇錄》,後來更在香港商報一連刊發兩部佳作《碧血劍》和《射鵰英雄傳》,大受市民歡迎。到1972年完成《鹿鼎記》後宣布封筆。他以15部小說中的14部長篇及中篇小說名字,組成對聯「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成為文化界美談。金庸與古龍、梁羽生合稱為「中國武俠小說三劍客」,他的作品屢被翻拍為影視作品,享有「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武俠」的讚譽。他的部分作品還被翻譯成英文、法文、韓文、日文、越南文及印尼文等,在海外廣為流傳。
金庸十分重視副刊,在明報撰寫專欄的作家輩出,當中包括倪匡、亦舒、黃霑等。到1989年,65歲的金庸宣布辭去明報社長一職,隨著明報於1991年3月上市,他決定將其出售予商人于品海,並於1993年辭任董事局主席,終與自己一手創辦的明報告別。
文學成就享譽海內外
為表揚金庸在中國文學和新聞工作方面的超卓成就以及在公共服務方面的貢獻,特區政府於2000年向他頒授大紫荊勳章。此外,他取得的文學成就亦獲得國際認可,除了擔任海內外多所知名高校的榮譽院士、榮譽博士、名譽教授外,2005年他獲劍橋大學授予榮譽文學博士,其後以81歲高齡赴劍橋大學攻讀碩士、博士學位,順利獲得哲學博士學位;2009年,他獲頒2008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為紀念他的成就,國際天文學會2001年還將一顆由北京天文台發現的小行星命名為「金庸」。
作為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武俠小說作家,香港文化博物館去年斥資1000萬元設立常設展館「金庸館」,通過早期流行的小說版本、手稿、文獻、照片等300多項展品,向公眾展示金庸武俠小說的創作歷程及其對香港流行文化的影響。
有人曾問:「人生應如何度過?」
金庸答曰:「大鬧一場,悄然離去。」
此生,他大鬧一場;
昨天,他悄然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