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40周年大家談】改革開放 締經濟史奇跡-香港商报

【改革開放40周年大家談】改革開放 締經濟史奇跡

2018-12-12
来源:香港商报

  作者:李幼岐

  中國按GDP(國內生產總值)已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超過日本,僅次於美國。究其原因,當然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三條:其一,中央的領導;其二,人民的努力;其三,改革開放的方針和相關的合理、有效政策。

  眾志成城 成就非凡

  上述三項均非常重要。首先,任何一個國家的經濟狀況及其發展,都與該國的中央領導層有莫大關係,這也就是中央治國在經濟方面的方針和路向。改革開放是大方向,其意義甚至不限於經濟範疇,更兼具政治理念和社會價值。中國在改革開放後面貌大變,就是明證。這裏面當然包括了經濟面貌的日新月異。由於經濟表現並非只是概念或理論,而是人人皆可見的成果,甚至可以用數字予以量化。例如,改革開放40年來,大部分年份的GDP增長都在7%左右,初期某些年份更達到雙位數。這些,在世界經濟發展史上都算得是奇跡。至少也是佳績。因此,改革開放的偉大成果,首先要歸功於中央的領導。

  其次,國之大計的實踐及取得輝煌成果,沒有人民的努力,團結一心,眾志成城,那也是不行的。改革開放為何能得到廣大人民的擁護、支持及全力以赴?以筆者觀之,主要原因有二:一是中央的正確領導,執政為民,一切以人民利益為依歸,得到了人民的信任和支持。人民關注民生,民生關乎經濟,民生是經濟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正所謂「民生無小事」,改革開放以來,從節衣縮食的年代,到物質豐富的年代,甚至到中國遊客在全世界著名城市大把花錢的年代,這是有目共睹的真情實景。凡此種種,都是拜改革開放之賜。當然,改革開放在經濟及民生等方面取得的成績,與中國人民的努力是分不開的。這裏面包括了所謂「人口紅利」的因素,即是中國的勞動力相對較便宜,製造出價廉物美的商品行銷全球。可以說,這三、四十年中國國際地位的大大提高,與改革開放也是分不開的。

  帶來富裕 帶來幸福

  這裏有一個很典型的例子:幾十年來,中國援助了全球140個國家,經援總額多達2.3萬億美元。而且,這些都是無償、無條件援助。中國重視國際友誼,不難由此看出。反觀美國的對外援助,很多是軍事性質,美其名曰「結盟」,實質上不是拉攏,就是招攬「馬仔」。相比之下,端的是高下立判。進一步推論,中國之所以能夠作出如許巨額的對外援助,基礎因素之一,也是改革開放造就了經濟大發展。說得俗氣一些,也就是有錢了、錢多了,才有能力作出巨額對外援助。

  第三,改革開放是中央於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決定實施的經濟發展大方針。翌年,中央決定率先開放廣東、福建兩省,並先在深圳、珠海、汕頭、廈門四個城市設經濟特區。對香港人而言,起碼對深圳的了解是很清楚的了。此處只說一點:深圳去年的GDP已超越香港。更值得指出,深圳的創新科技也走在香港前面。這些明顯都是改革開放的成果。

  改革開放是鄧小平理論的精粹,是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根本方針。其內涵包括經濟體制改革、政治體制改革,以及完善民主監督制度。這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一個基本點。其最主要的意義就是讓中國人民富裕起來。中國的人均GDP已由250美元大升至6000美元,足以證明改革開放40年的巨大成功。必須指出,中國有14億人口,人均GDP的提升,比其他國家(例如美國是3億人口)難度要大得多。作為發展中國家,改革開放的功用真的是很大很大。改革開放,帶來富裕和幸福,值得大家歌頌!

[责任编辑: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