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推動教育發展-香港商报

改革開放推動教育發展

2018-12-24
来源:香港商报

  港區全國政協委員戴希立

  中國改革開放至今已40年,有一項為改革開放揭開序幕並為老一輩津津樂道的政策措施,表面上既不屬政治也不屬於經濟範疇,那就是恢復自文革以來停頓了的高考教育政策。恢復高考不但讓當時的國家重新注入教育公平和社會流動,擺脫升學依賴人脈關係和政治標準,而且在政治上重燃了對知識分子的尊重,在經濟上促進了人才的培育。

  恢復高考意義大

  從這個意義上說,教育的改革開放,是為國家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及面向現代化的重要戰略。筆者認識的內地朋友及國家領導人,不少就是透過恢復高考的機會,從基層崗位自修考上大學,畢業後開始了人生新的一頁,其中佼佼者就是今天當上國家主席的習近平和總理李克強。他們一般具備自強不息的意志,更因從基層透過教育改變命運,大都重視教育和學習,工作時更能心繫基層。

  回顧40年前的內地教育,其情況猶如1949年建國初期,百廢待興,很多傳統制度被破壞,人才流失,教育經費嚴重不足,教師生活及地位處於惡劣水平,不少地方以拖欠或發「白條」處理教師工資,青少年失學,全國文盲水平均處於高水平,難怪當時鄧小平先生說如不解決掃盲問題,中國將會被開除「球籍」。

  當時政府只能「限米煮限飯」,以有限的資源去解決「窮國辦大教育」的問題。推行的政策除恢復高考外,堅持普及9年義務教育,恢復及改革教育體制,扭轉「讀書無用論」的社會風氣,以「小部分人先富起來」的施政方針,集中資源讓部分地區和學校先發展起來,實現「快出」和「多出」人才。一段時間內,社會就冒出少數的重點中學及大學,成為群眾趨之若鶩的優質教育資源。為了調動更多民間資源投入教育,政府鼓勵港澳同胞及僑胞回內地捐資辦學,結果不少海外華人都紛紛把資源投向或改建危房或新建校舍,更有人把資源投向家鄉,興建學校。

  開放留學與世界接軌

  另一方面政府為彌補嚴重滯後的高等教育,一方面資助少數學生出國留學,同時放寬自費赴外國升學的限制,開放政策一時間誘發了中國學生赴外國讀大學的熱潮。這些政策可說是針對性地解決了短期困難,同時也遺留了一些中期問題,例如優質資源過度集中,引發教育公平和應試教育問題,留學生學成回國率偏低等。當時在海外中國留學生中間流傳一個春節聚會時的笑話,那就是各自帶來的聯歡「食材」,就以合桃、當歸及黨參(諧音)最多,結果合桃(逃)最受歡迎。

  踏入上世紀90年代,經過10多年改革開放的努力,基本上做到撥亂反正,教育重上正軌,教育改革的視覺悄悄由「硬件」轉向「軟件」,包括教育的內容、方法和體制;而教育開放的幅度也超越華人地區,開始與世界經驗交流互動,出現了不少「引進來」、「走出去」的試驗。政府也大膽提出教育經費要朝向佔據GDP4%的目標進發。在這段時期眾多「科教興國」的改革開放政策之中,「素質教育」最吸引大家關注,也推動大家共同努力實現「人力資源大國」的目標。

  素質教育創新育人

  「素質教育」的提出,是針對當時一些突出的負面教育現象,包括學生為了應試而出現超負荷的課程和課業壓力,而重點學校的設置又引起「走後門」和應試教育的社會風氣。同時市場機制又催生了功利心態和見利忘義的文化,導致下一代教育的價值觀受到扭曲和侵蝕。當時民間智慧對教育提出嚴重的警告:「智」育搞不好,孩子變成了「次品」;「體」育搞不好,孩子變成了「廢品」;而「德」育搞不好,孩子就會變成了「危險品」,真是一語中的。

  但單單學校和教育的改革,又如何抗衡社會潮流?幸好中國社會傳統對教育的重視,文化中對「五育並重·德育為先」的堅持,均促進了教育經費的提升、人事布局的加強,及教育內涵包括課程、考試、收生、師訓等體制的改革,而且改革的動力既來自開放的衝擊,也源於自身文化、傳統的自省,這一切都奠定了中國教育走自己的路的基礎,並確立了「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的目標。

  最近10年,教育改革開放鎖定了為國家建成人力資源強國服務。除了實現普及9年免費義務教育外,高中及幼兒教育普及化及高等教育大眾化也逐步落實。深化改革體現在以立德樹人為導向,全面創新育人模式;以促進公平為關鍵,多方位縮小教育差距;以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為龍頭,優化教育體系;以管辦評分離為重點,改革教育管理辦學體制。此外亦擴大開放政策,培育社會力量及民間資本提供多樣化教育服務,大力吸引港澳台及外國學生到中國升學,融入世界教育的共同體。

[责任编辑: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