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特首林郑月娥在北京参观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图为林郑月娥(左一)在人民日报社社长李宝善(右二)陪同下与记者交流。中通社
【香港商報网訊】昨日下午,在全國兩會間隙,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到人民日報社參訪,了解新媒體建設和媒體融合發展情況;此前,她還接受了該報專訪。林鄭指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可為香港發展注入新動能,為港人特別是年輕人提供拓展事業的新空間、新機遇,香港必將抓緊這個難得的機會,主動積極參與大灣區建設,為自身發展創造更有利的條件。
她感謝中央政府在制訂大灣區規劃綱要過程中,非常重視並全面吸納香港的意見,並表示會好好利用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成員的身份,繼續向中央政府提出意見和建議。她強調:「特區政府會不遺餘力,竭盡所能推動大灣區的發展。」
打造港國際大都會競爭優勢
林鄭表示,在大灣區建設中,香港將會是積極的參與者、促成者及推廣者,可以將國際聯繫經驗延伸至廣州、深圳等大灣區內地9市,協助引進外資,也可以與內地企業共同開拓海外市場。同時,香港的優勢可結合大灣區內地9市的廣闊市場、完整的產業體系和科技實力較強等優勢,促進兩地的經濟發展。
林鄭透露,港府未來的重點工作包括,一是鞏固和提升香港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和國際航空樞紐的地位﹔二是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三是為優勢領域開拓發展空間﹔四是加強大灣區內城市互聯互通﹔五是推動青年創新創業﹔六是充分利用香港的國際聯繫和國際網絡,向海外推廣粵港澳大灣區,吸引資金和人才落戶大灣區,並推動大灣區成為「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撐區。這些工作都有利於打造香港成為更具競爭力的國際大都會。
大灣區建設利港民生改善
對改善民生方面,林鄭表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對香港的影響力遠超經濟範疇。她說,大灣區建設除了可以為香港經濟尋找新增長點,促進經濟產業多元發展外,更能令大灣區成為優質生活圈,拓展香港居民的生活空間,使大灣區成為香港廣闊的腹地。
自2017年8月起,多項便利港人在內地發展的政策措施陸續出台,涵蓋了教育、就業、創業和日常生活範疇。2018年8月推出的居住證政策,更為長期在內地生活的香港居民提供了便利。香港特區政府會繼續與中央有關部委及粵澳兩地政府合作,落實規劃綱要中更多切實改善香港居民生活的措施,例如爭取積極研究大幅減少在粵港澳之間的通信漫遊費用、簡化港澳居民在大灣區內開立銀行戶口的手續、容許香港電子貨幣包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使用等,相關措施都將不斷增進港人的福祉。
當天,林鄭月娥還到訪清華大學和中央美術學院,與學生交流。在清華大學,林鄭與學生分享她在大學時期到清華大學交流的體驗,並介紹特區的最新發展。在中央美術學院與學生座談時,林鄭表示十分期待中央美院下學年加入「內地高校免試收生計劃」,香港學生可憑中學文憑考試成績和按其他規定申請入學,為有志於藝術發展的港生提供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