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涉及國家安全的某一問題發展到需要采取風險極高的邊緣戰略時,進攻顯然是最好的防守。
2月26日,在西班牙巴塞羅那舉行的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華為輪值董事長郭平在其主旨演講中提醒全世界,美國內部在網絡安全方面也存在爭論(the U.S.’s own cybersecurity controversies)。他還在演講中提到了于2013年曝光的美國國家安全局實施的一個互聯網信息收集計划。很多跡象表明,華為的這一防守之舉是經過精心策划的,而且已經醞釀了一段時間。華為反守為攻的這招非常有力。
美國Digital Barriers公司創始人、首席執行官紮克·道夫曼2019年2月28日在《福布斯》雜志網站刊發評論文章:《華為稱美國之所以對其進行打壓,原因在于華為的5G技術妨礙了美國國家安全局對全世界的間諜行為》
“棱鏡計划”是根據《愛國者法案》(Patriot Act)于2001年啟動的,此後又根據《外國情報監視法案》(Foreign Intelligence Surveillance Act)于2006年和2007年兩次擴大了實施范圍。根據“棱鏡計划”,美國國家安全局在獲得外國情報監視法庭(Foreign Intelligence Surveillance Court)的授權後,可以通過微軟、谷歌和蘋果等美國互聯網公司進行信息收集工作。“棱鏡和牆上的棱鏡,哪個才是最值得信賴的?如果大家聽不懂這個問題,可以去問問愛德華·斯諾登”(PRISM,PRISM on the wall,who is the most trustworthy of them all?If you don’t understand that,you can go ask Edward Snowden),郭平在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這樣對聽眾們說道。
這還只是第一幕。在第二幕里,郭平于2月27日投書《金融時報》。他在文中指出,美國之所以如此執着地把“威脅國家安全”的脏水潑向華為並勸告盟友們與自己站在一起,並不是因為北京會通過華為產品收集他國情報,而是因為華為產品妨礙了華盛頓在全球的情報收集工作。“被斯諾登曝光的文件得以讓人們一窺美國國家安全局是如何‘收集一切信息’的——全世界每個人每天發送的每一封電子郵件或撥打的每一個電話都可能成為其目標”,郭平在文中寫道。
其實,華為選擇世界移動通信大會這個場合對華盛頓發起反擊並不出人意料。美國將盟友也納入監聽范圍的新聞傳遍世界之後,各國都十分焦慮不安,美國“賊喊捉賊”的無恥行為這下完全落入了華為此次反擊的目標范圍(there was significant unease around the world when the extent of U.S.electronic eavesdropping was exposed and this plays directly to that,as a very brazen‘look who’s talking’)。
“很顯然,華為產品在全球電信網絡中使用得越多,美國國家安全局‘收集一切信息’的難度就越大”,郭平寫道。
華為高層領導的這篇文章意在向各國保證:華為公司永遠不會“協助他國收集情報”。這篇文章實際上是在說——就如同華為公司不會迫于華盛頓的壓力進行情報收集工作一樣,華為公司也不會迫于北京的壓力進行情報收集工作;華為並不是威脅,華為恰恰是通信安全的保障,這就是華盛頓如此打壓我們背後真正的原因。“華為對美國隨心所欲的監聽活動造成了妨礙”,郭平在文中這樣寫道。
郭平在文中還提到:“這是美國打壓我們的第一個原因,而第二個原因與5G有關”。華為在這個當口似乎遇到了一位看起來不太可能的盟友——唐納德·特朗普總統。
“我希望5G甚至6G網絡能在美國盡快建好。5G比現在的技術更加強大,它更快,也更加智能。美國公司在這方面必須努力走到前面去,否則我們就落後了。在這一揭示未來發展趨勢的技術領域,我們沒有理由落在別國後面。我們不能把更先進的技術擋在外面,我希望美國能通過競爭取勝。無論在哪個領域,美國必須永遠做全人類的引領者,尤其是在令人如此興奮的科技領域”,特朗普上周在推特上這樣寫道。
郭平很快對這條推特給予了回應:“我已經注意到了特朗普總統的推特,他說美國需要更快、更智能的5G甚至是6G網絡,他已經意識到美國在該領域的落後狀況,我認為他的這番言論表達了非常清晰而正確的觀點”。
“如果能壓制一家削弱美國在數字領域主導地位的公司,那麼美國也能從中直接受益。此外,打壓一家在5G技術上處于領先地位的企業,也將損害一些國家本來可以因早期推出5G網絡而獲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郭平發表在《金融時報》上的文章進一步闡述了他的觀點。
其實,在世界移動通信大會召開之前,華盛頓與華為之間的戰火早已延燒到了歐洲。
雖然歐盟針對華為產品發出了風險預警,英國也公開對華為產品安全與否提出了質疑,但人們並未發現關于華為產品造成網絡安全問題的任何確鑿證據,針對華為的批評言論也都局限在“降低未知風險”這樣的說辭上。而歐洲各大電信運營商則擔心禁止采購華為設備將嚴重拖累他們的5G建設步伐,而且將導致它們無法使用市場上表現最好的網絡設備(result in them not having access to the market’s best-performing networking equipment)。“華盛頓已經意識到,在開發一項具有重大戰略價值的技術方面美國已經落後。正是由于這個原因,華為才受到了如此的攻擊”,郭平在文章結尾指出。
那麼問題來了,特朗普總統在多大程度上贊同副總統邁克·彭斯(Mike Pence)和國務卿邁克·蓬佩奧(Mike Pompeo)最近表達的鷹派觀點呢?此二人最近曾毫無掩飾地對歐洲盟友發出威脅,稱如果歐洲國家不將華為設備排除在歐洲的網絡建設計划之外,那麼美國將關閉美歐合作的大門。曾被媒體廣泛報道的“禁止華為設備進入美國”的總統令其實並未在世界移動通信大會召開前獲得簽署。在美國對華為的立場方面,是否還存在尚未公開的其他操作空間呢?華為問題,是否是華盛頓與北京之間涉及重大利害關系的貿易戰中的一張牌呢?
特朗普曾表示,美中之間達成協議的時刻已經“近在眼前”。一些觀察家如今十分憂慮,他們擔心達成的協議將十分脆弱,因為顯而易見特朗普總統與貿易談判代表羅伯特·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之間的立場並不一致。如果美國為了確保達成協議而在華為問題上態度軟化,那麼媒體難免對政府的這一“立場重大轉變”(a major volte-face)進行大肆報道。
不應忽視的現實情況是,由于網絡上數據流量的增長極為迅速,5G和物聯網的建設將為下一代人甚至更遙遠的未來提供強大的經濟增長動力。據埃森哲(Accenture)管理諮詢公司評估,在2030年之前,以5G技術為基礎的物聯網將為全球經濟創造14萬億產值,物聯網將“在未來10年里成為生產力增長和經濟增長的最大驅動力”,物聯網將“重塑佔全球經濟總量三分之二產業的基本面貌”。
如果你與電信行業的內部人士(尤其是那些電信運營商)談起華為,他們會十分興奮地向你介紹這家公司的創新能力和在技術上的領先地位(they will wax lyrical about Huawei’s innovation and technical lead)。其實全球整個電信行業(除了華為的競爭對手)都不希望看到華為被排除在5G建設之外。
英國電信運營商沃達豐公司CEO尼克·里德(Nick Read)在世界移動通信大會期間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們希望看到一份以事實為基礎的針對華為產品的風險評估報告。人們現在談論華為時所發表的言論並沒有提到任何與華為從事情報收集行為有關的事實,我這樣說並不是針對美國方面,因為我本人並沒有面對面與美國同行討論過此事。我並不了解美國方面是否掌握相關證據。如果美國掌握華為進行間諜活動的任何證據,我希望他們能與歐洲分享那些證據”。
這場游說和口水戰持續的時間越長,對華為就越有利,甚至會導致美國與五眼聯盟中其他四國之間發生對立。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兩國已經明確表態把華為排除在自己的5G網絡建設之外,不過當兩國發現自己在全世界屬于少數派時,他們也可能軟化立場。英國將在幾周後發布一份關于華為產品的安全評估報告,屆時英國的表態將成為形勢發展的風向標。
“美國在全球范圍內開展的對華為的攻擊行為與網絡安全基本上沒有什麼關系,美國不過是在壓制一個正在崛起的技術競爭對手”,郭平在文末這樣總結道。
人們早就預料到世界移動通信大會會成為華盛頓與華為之間沖突升級的戰場。美國國務院、國防部和商務部都派出了代表參會,他們希望能在會議期間對各國進行游說。不過對于華為公司來說,巴塞羅那似乎成為了他們的主場(home turf),華為品牌無處不在。在外國土地上的這場針對華為的游說戰爭對于美國官員和游說者來說進行得十分艱難,因為他們並沒有拿出任何能夠使華為受到打擊的確鑿證據。
在世界移動通信大會召開的同時,11位美國參議員致信美國能源部長里克·佩里(Rick Perry)和國土安全部長克爾斯滕·尼爾森(Kirstjen Nielsen),他們在信中指出,“由于華為公司與中國情報機構之間存在關聯,國會最近采取行動將該公司擋在了美國電信設備市場之外”,他們還建議“為了保護美國電信網絡和基礎設施,政府也應該采取類似行動”。
5G技術與能夠實現“萬物互聯”的物聯網技術有關。美國不希望中國廠商參與美國的網絡基礎設施建設的原因有很多,安全風險只是其中之一。
雖然美國的游說活動提到了很多內容,不過對美國來說,最大的挑戰還是在于它並沒有拿出華為為北京從事情報收集活動的任何證據。關于華為的各種報道和評論鋪天蓋地,如今這個話題已經開始逐漸失去熱度。全世界對美國對華為指控的質疑聲音也開始多了起來。德國和意大利的態度似乎正在搖擺,而英國為了避免明確表態也有些含糊其辭。
“這對我們來說是一項十分復雜的戰略挑戰,其影響將延續幾十年,甚至我們的整個職業生涯都將與5G網絡有關。我們如何應對這項挑戰,事關國家的安全與繁榮,其影響將遠超采購5G設備本身”,情報機構英國政府通信總部(該機構是英國秘密通訊電子監聽中心,與美國國家安全局關系密切,曾接受美國的資金和技術援助。該機構擁有密碼學家、數學家、自然科學家、語言學家等工作人員約1.3萬人——觀察者網注)部長杰瑞米·弗萊明(Jeremy Fleming)本周對記者說。設置在英國政府通信總部內部的華為網絡安全評估中心(Huawei Cyber Security Evaluation Centre)稱,來自電信設備制造商的網絡安全威脅是可以降低的。
華為最近的反守為攻之舉把對美國在全世界搞網絡竊聽和在國內搞保護主義這兩項批評結合在了一起,這正中美國要害。華為創始人、總裁任正非上周在接受BBC采訪時表示,“美國不可能摧毀我們。世界需要華為,因為我們更先進。即使他們說服更多的國家暫時不要使用華為,我們也只是把規模縮小一點……西方不亮還有東方亮,北方不亮還有南方亮。美國不能代表世界,美國只代表世界的一部分”。
“如果美國通過把華為抹黑成‘安全威脅’從而成功把我們阻擋在全球5G網絡之外,那麼它就能夠保住想監聽誰就監聽誰的能力”,郭平發表在《金融時報》上的文章進一步提高了調門。這篇文章的發表讓形勢的發展變得越來越有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