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中通道建設如火如荼
【香港商報网訊】記者黃裕勇、焦家志報道:22日上午,粵港澳媒體灣區行採訪團來到深中通道管理中心,了解粵港澳大灣區基礎設施加速聯通的最新進展。「獲益於港珠澳大橋的建設經驗儲備,深中通道的建設將更有底氣」,深中通道管理中心副主任楊陽表示,「非常有信心深中通道將會按計劃於2024年建成」。屆時,深圳與中山之間交通時間,將因為這條24公里的連接珠江東西兩岸的最新交通工程,由現時的兩個小時大幅縮減至20分鐘。
借鑒港珠澳大橋建設經驗
記者登臨深中通道的中山登陸點,舉目遠眺,兩座臨時搭建的施工便橋從岸邊一直向遠方延伸,勾勒出深中通道橋樑部分飛架江面的建設軌跡。自2016年12月28日,深中通道項目先行工程西人工島開工建設以來,目前,深中通道橋樑工程已經全線展開,伶仃洋大橋東錨碇已完成圍堰築島及回填;島隧工程方面,西人工島順利完成築島,島上隧道敞開段開始施工,東人工島堰築段隧道圍堰工程及成島施工已展開,沉管隧道預計今年完成E1、E2管節鋼殼製造和澆築,浮橋旁一組組巨大橋墩正在加緊施工。
楊陽透露,按照計劃,依託深中通道工程研製的另一個核心裝備、世界第一艘且唯一一艘沉管運輸安裝一體船計劃下半年進行聯調聯試,為首節沉管安放進行準備。
深中通道是國家「十三五」重大工程。位於珠江三角洲核心區域,深中通道是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廣州南沙、深圳前海和珠海橫琴)以及粵港澳大灣區之間的交通紐帶,項目全長約24km,北距虎門大橋約30km,南距港珠澳大橋約38km,路線起自廣深沿江高速機場互通立交,通過廣深沿江高速二期東接機荷高速,向西跨越珠江口,在中山市馬鞍島登陸,與在建的中開高速對接,通過連接線實現在深圳、中山及廣州南沙登陸。
深中通道採用東隧西橋方案,這項世界級工程集「橋、島、隧、水下互通」於一體,通過連接線實現在深圳、中山及廣州南沙登陸,全長約24km,設計速度100km/h的雙向8車道,項目總概算約446.9億元,也是繼港珠澳大橋之後粵港澳大灣區又一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2024年深中通道建成通車後,將成為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粵港澳大灣區之間的交通紐帶,推進珠江兩岸產業互聯互通以及各類要素高效配置。
由於深中通道與已經建成並投入運營的港珠澳大橋,都是「橋、島、隧、水下互通」於一體的結構,在楊陽看來,深中通道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港珠澳大橋的建設經驗積累,將大大促進深中通道工程建設,「我們對於深中通道22024年能如期建成通車,充滿信心。」
深中通道管理中心副主任楊陽介紹深中通道布局
區位優勢提升 中山創業空間大
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節點城市,深中通道的建設,大幅提升了中山市的區位優勢,將有助於中山打造粵港澳大灣區西翼重要交通樞紐的目標實現。中山市大灣區辦相關負責人劉登表示,圍繞深中通道建設節點,中山一直在推動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未來要實現到大灣區主要城市半小時通達,到港澳一小時通達,新的中山港客運碼頭正在建設中,也會落戶深中通道,未來去香港機場時間將進一步縮短。
在談到中山推進與港澳深度合作時,劉登介紹說, 2018年2月,中山分別與香港與澳門簽署了《中山香港聯合參與「粵港澳大灣區」經貿合作備忘錄》與《關於共同創建國家生物醫藥科技創新區合作框架協議》,提升中山與港澳的深度合作。此外,中山與港澳還推動了一批創新項目在中山落地:中山-香港科技大學聯合創新中心組織實施的重大科技專項、香港大學與廣東藥科大學在中山共建的生物醫藥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火炬開發區管委會與澳中致遠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簽署了《關於建設粵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中山)的合作框架協議》等,促進創新科技成果在中山轉移轉化,並助力拓展三地高質量發展。
「有關便利港澳居民在大灣區內地城市創業、就業及生活的政策會陸續有來」,劉登透露,目前廣東省正在加緊制定許多相關政策的實施意見,中山也在及時跟進中。
「過去中山給港澳同胞的印象是退休生活目的地,這裏生活輕鬆、物價成本低」,這次到中山採訪,讓香港經濟通通訊社記者趙嘉駿看到了中山的另一面,「深中通道建設為中山帶來新的商業發展機遇,我會告訴香港的年輕人,中山是一個創業成本較低、試錯成本低的大灣區城市,而且這裏的發展空間會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