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繼續在全球範圍內以關稅對付貿易夥伴,繼與中國的談判停擺之後,最近又先後對墨西哥、印度等國家開火。短期而言,這無疑會令投資市場波動,民眾的財富會遭受損失,但長期而言,這些矛盾會凸顯我們一直以來存在的短板,讓我們學懂自立自強,未嘗不是一件好事。中國必須在未來解決核心技術、能源和國際話語權三大要素,才能真正成為一個強國。
中國須解決三大要素
美國對華為宣戰,在供應鏈方面封殺,其如意算盤,是可以作為貿易談判的籌碼,很可能還可以如對付中興般訛一筆錢。但這次卻失算了,華為選擇迎戰,將自己的備胎轉正,又加快研發芯片核心技術。至於操作系統,其實不是什麼高技術,只是要建立自己的生態圈需要時間。我們需要反思,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手機生產國和消費國,為何要在這些關鍵問題上受制於人呢?如果說芯片技術我們一直在追趕只是還有距離,那麼操作系統其實早該自主,只是一直都處於用開源Android的舒適區,各手機廠商忙於爭奪市場,而忽略了長遠核心競爭力。
能源是另一方面,根據中國能源網的首席研究員韓曉平所言,2018年中國的石油對外依存度已接近70%了,而我們的原油對外依存度已突破了70%。液化天然氣的進口量已超過日本居全球第一。這是我們的另一個軟肋。中石化集團黨組書記傅成玉上周五強調,中國要從長遠戰略上立足自己,從現在起用10到15年做到能源基本自給,也就是80%以上能源靠自己供應。中國人口多,石油儲量卻不特別豐富,要實現能源自給自足有難度,但隨新能源和節能技術的發展,並非不可能。例如新研發的汽車、家電,能源效率大為改善;隨電網的進步,太陽能、風能等新能源的作用日益明顯;再而是中國對煤炭的清潔利用,近年有長足進展。綜合這多方面的進步,完全可以在能源安全上邁進一大步。
不過更重要的,是在國際上強化中國的社會治理論述。中國改革開放40多年,經濟實力大大增強,但文化軟實力仍不足。2012年,十八大報告中指出了「三個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擴展為堅持「四個自信」,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國際影響力仍然不足,美國仍以其所謂的「普世價值」,到處污名化中國的管治,從文化、意識形態層面影響其他國家與中國的正常交往。事實上,美國長期充當「世界警察」,以輸出民主為名肆意干涉別國內政,煽動別國動亂,世界苦美霸久矣!在這個領域,中國需要更主動出擊,才能擴大自身的國際空間。
自強不息渡過難關
美國當局若繼續執迷不悟,持續擴大中美雙方的經貿、技術、文化等戰線,世界亂局恐怕才剛剛開始。中國若能自強不息渡過難關,到本世紀中葉成為世界強國之時,回過頭來,也許我們應該感謝特朗普逼我們成長。
學研社成員 吳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