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麗70年 | 增強「四力」永遠在路上-香港商报

壯麗70年 | 增強「四力」永遠在路上

2019-06-13
来源:求是網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系列調研

  增強「四力」永遠在路上——「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河南蘭考蹲點調研札記
 
  按照統一部署和安排,我們調研組一行兩人,前往河南省蘭考縣蹲點調研。得知去蘭考,首先讓我們想到的是習近平總書記去考察過,還想到了焦裕祿,再就是家裡老人常說的「河南蘭考,山東壽光,出去要飯的人特別多,是出名的。」除此之外,別的就沒啥印象了。
 
  幾次跟開封市委宣傳部和蘭考縣委宣傳部溝通,確定了調研時間,但調研的主題是影影綽綽的,當時無法一下確定,從黨刊的定位來看,不能僅僅反映「衣食住行」等面上的東西,從部門和組來考慮,還是寫黨建的好一些。當時只能作如此考慮,別無其他。心想,單憑在北京空想,頭腦里總是空空如也,索性去了再說,「絕知此事要躬行」。
 
  瞻「焦桐」,拜「焦公」
 
  4月16日12:43,我們乘坐的高鐵在經停了鄭州、開封兩站後抵達蘭考,蘭考高鐵站比想像中要好很多。見到了接站的蘭考縣委宣傳部李科長,在簡單與他交流調研打算後,我們提出先去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過的幾個地方看一下,比如焦裕祿紀念館、張庄。
 
  午飯被安排在焦裕祿幹部學院食堂。飯後步行路過校園中的一片焦桐林,習近平同志2009年來蘭考考察時種植的泡桐樹已是枝繁葉茂、桐花爛漫,人們習慣稱之為「習桐」。學院門口過馬路正對的便是「焦桐」。這兩棵泡桐樹時隔46年後的「相逢」相向而生,純屬必然,因為她們象徵著我們黨偉大精神的傳承,生生不息。
 

習近平同志手植樹 許華卿/攝
 
  來到焦裕祿紀念館正是午後兩點前後,天氣熱得很,比起北京的天氣感覺熱上好幾度。進入館內,我們瞻仰了焦裕祿的一生事迹。習近平總書記概括的「親民愛民、艱苦奮鬥、科學求實、迎難而上、無私奉獻」的焦裕祿精神,通過他的事迹和樸實無華的話語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
 

焦裕祿紀念館廣場上矗立的焦裕祿塑像 許華卿/攝
 
  「吃別人嚼過的饃沒有味道。」
 
  「革命嘛,就得敢闖。成功了有經驗;失敗了有教訓。只有敢闖,才能從困難中殺出一條路來。」
 
  「我想作為一個革命戰士,就要像松柏一樣,無論在烈日炎炎的夏天,還是在冰天雪飄的嚴冬,永不凋謝,永不變色;還要像楊柳一樣,栽在哪裡活在哪裡,根深葉茂,茁壯旺盛;要像泡桐那樣,抓緊時間,迅速成長,儘快地為人民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蘭考人民多奇志,敢叫日月換新天。」
 
  看到這些,一種感覺不禁油然而生,那就是焦裕祿同志真的把毛澤東思想學到骨子裡去了,真是活學活用毛主席著作的典範。他的這種精神,這種活學活用黨的理論的水平,我們的確是難望其項背的。焦裕祿同志不愧為「毛主席的好學生」。
 
  離開紀念館前,看到大門出口處是紀念品攤位,裏面除了泡桐製作的手工藝品外,還有領袖的標準照等紀念品。最讓我們意外的是,竟然有仿印的1960年代《毛主席詩詞》,買了一本翻看一下,讓我們大開眼界,每篇詩詞,都是有正文,有注釋,有詩詞五線譜,有的配有毛主席手跡。對此,我們是十分感慨的,宣傳工作當如是,這不正是歷史上的「四力」嗎?
 
  張庄「偶得」
 
  鎖定「張庄」,一是因為習近平總書記來這裡考察過,二是這裡是焦裕祿發現治理「三害」辦法並打響第一槍的地方。
 
  說是「偶得」,一是因為到張庄後得知1952年毛主席來這裡附近考察過黃河,二是原本只想調研一個村莊,但不想以一個村莊串起了新中國70年,正合調研主題,所得過望,可謂不是妙手但卻是「偶得之」。
 
  參觀焦裕祿紀念館後,到賓館放下行李,洗把臉,略作調整,即乘車去了張庄。到張庄時,正趕上有來張庄學習考察的「大部隊」。村裡同志正給他們作介紹,「得來全不費工夫」,我們正好跟着聽了全程的講解。從老村室前的廣場宣傳欄,到老村室中習近平總書記來張庄考察的介紹,再到沿着村莊主幹道——幸福路邊走邊講解,我們對張庄的歷史,對習近平總書記來考察後村莊發生的巨大變化,有了十分清晰的認識。較為健全的產業,整潔的街道,鱗次櫛比的店鋪,戲院、書院……這些以前是想也不敢想的,如今都展現在了人們的眼前。
 

在桐花書院聽取縣委宣傳部幹部介紹張庄情況。 許華卿/攝
 
  調研中,我們發現,雖然,張庄的集體經濟總量還不是很大,但是相比它以前的貧困基礎,應當說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僅脫貧了,而且人均收入已經比較滿意,正走在實現小康的路上,村容村貌村風也發生了很大變化,村民的文明素質明顯提高。這一變化,正如接受採訪的當地幹部所說:「是習近平總書記來蘭考考察後發生的」。
 

張庄村牆壁上張貼的「1952年10月30日毛主席來到東壩頭鄉視察」照片 許華卿/攝
 
  也是在這次調研中,我們在村中牆上看到了毛主席1952年來張庄所在的東壩頭鄉視察的照片。在聽取當地同志介紹後,讓我們想起了《毛澤東傳》中關於毛主席視察黃河的記載,書本和實地在這裡相會了,歷史和現實在這裡碰撞了。這也是朝花夕拾,偶得的機遇。這確是讓我們的這次調研有了更為清晰的線索。一下子,興奮莫名起來。逐步想着把調研報告貫通新中國70年寫一下,腹稿在邊調研邊交流中逐步形成。
 
  在聽到當地幹部介紹說毛主席當年視察黃河的地方就離這裡幾里路時,我們便決定要去實地看一看。毛主席當年意氣風發,想騎馬視察黃河,雖未能如願,卻也視察了黃河不少地方。新中國的治黃工程可以說是最先上馬的,給當地和國家帶來了澤被後世的大福利。新中國成立後,黃河幾乎再也沒有發生過大的水患,更沒有改道。這確是天大之功。《詩經》有言:「洪水茫茫,禹敷下土方。」我想,新中國的治黃功績也應當是銘記於世的。
 

「九曲黃河最後一彎」,毛主席1952年視察黃河處 許華卿/攝
 
  想着想着,我們便到了毛主席當年視察黃河的大堤上。正趕上焦裕祿幹部學院的學員也到這裡實地學習。黃河以母親河的氣度與壯美展現在了我們眼前。以前開車去山東,每次都會路過東營黃河大橋,每次都是在大河之上匆匆而過,只是一瞥的印象。這次卻是幾乎零距離接觸,浩渺的煙波,寬闊平靜的水面,「黃河之水天上來」,確是如此,古人言之不虛,也由衷佩服古人的觀察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這也是我們記者要好好學習的。
 
  離開此地前,看到了地上鋪設的鐵軌,問當地幹部,他說是當時毛主席來視察黃河時修的。如今已過去了67年,但鐵軌和枕木都十分堅固,並沒有半個多世紀的滄桑之感。當地幹部告訴我們,他們計劃用這一鐵軌發展小火車旅遊。
 

蘭考縣黃河灣風景區「鐵軌」 許華卿/攝
 
  歷史給我們留下了很多,我們能給後人留下什麼?
 
  回到駐地,就跟當地同志商定,第二天不再去調研,而是在駐地寫稿子。因為,離京前我們即商定,調研的稿子要在調研中完成,不能帶回去,要不然回去還有一頭活等着,到時就沒時間寫了。寫了一天,邊寫邊調整完善思路,終於從張庄的「幸福路」這一當時該村脫貧後命名的主幹道起筆,一語雙關,寫就了《張庄,幸福路上的村莊》。該文在求是網刊發後,被中央網信辦當作範文在全網推送。我想,這也是我們以自己之力告慰可以告慰之人的最好禮物了!
 
  精神的「火花」
 
  調研第三天,當地同志帶我們去幾個推薦點看看,見幾個「焦裕祿式好黨員好乾部」,這就是代庄村、杜寨村和縣科協。
 
  原本是上午去縣科協採訪科協主席陳國平,但他臨時有公務,只好轉道先去代庄村。
 
  近一個小時的車程後到了代庄,見到了村支部書記代玉建。正趕上來村裡學習考察的同志。據代玉建介紹,每天差不多都三四波人來村裡參觀考察,他都得作講解。
 
  我們順便聽了他給來參觀同志的講解,很是精彩,一口濃郁的豫東方言,但能讓我們聽的很清楚,說的情真意切、娓娓道來。既是講工作,更像是講故事。他把自己的工作感悟化作了地地道道的故事,講給我們聽。
 
  隨後我們和中國政協報的記者一併採訪了代玉建。聽了他的故事和代庄村這幾年的變化,我們很是佩服。「把群眾的事當成自己的事去辦」,一句樸實的話,道出了這幾年代庄發生巨大變化的關鍵。
 

參觀代庄村村室 許華卿/攝
 
  臨近中午,我們又趕往杜寨村——蘭考蜜瓜第一村,採訪了第一書記張靜。
 
  我們來到村裡時,張靜因為被提拔為鄉黨委委員正在鄉里辦公。得知我們來後他立即趕往村裡。等待的功夫,我們看了看村部周圍的大棚,一片片,白茫茫,承載着村民對致富奔小康的希望。
 
  張靜在介紹杜寨村情況時說,實行「三帶頭、三不愁」和「四跟四走」的產業發展模式,即「幹部帶頭脫貧不愁、黨員帶頭群眾不愁、產業帶頭小康不愁和資金跟着貧困戶走、貧困戶跟着黨員走、黨員跟着產業項目走、產業項目跟着市場走」。
 
  這讓我想到了賓館房間里準備的《堅持群眾路線的楷模:焦裕祿》書上的一首打油詩《十二愁》,這首打油詩是蘭考幹部給焦裕祿描述的,我覺得十分震撼就記了下來:
 
  吃也愁,穿也愁,住也愁,燒也愁,前也愁,後也愁,黑也愁,白也愁,進門愁,出門愁,愁來愁去沒有頭。
 
  從杜寨村現在的發展來看,這「十二愁」可以說是一去不復返了。
 
  如何讓群眾不愁,我想張靜的一句話值得我們好好思考:「作為焦裕祿精神的發源地,作為年輕的幹部、傳承者,就應該發揚這種精神,紮根基層,只有把這個根紮下去,才能真真正正地把這個事干好。」這應該就是訣竅所在。
 
  訪談結束,已過中午。張靜再三邀請我們在鄉里簡單吃個午飯,但是我們還是執意要趕回住處吃飯。這不是客氣,更是紀律。
 
  當天下午,我們來到縣科協採訪陳國平。聽這位60後老蘭考,講述自己十分豐富的工作經歷和對焦裕祿精神的理解。我們發現,每個人都是一本書,都在書上記錄著自己的點點滴滴,如果是有心之人,那麼他就會得到很深的感悟。
 

在東邵崗一村大棚內調研 王傳志/攝
 
  為了更加深入了解陳國平介紹的情況,我們翌日又專程來到他曾經任第一書記的東邵崗一村調研了解情況。通過實地調研,我們親眼見到了東邵崗一村經過大棚蔬菜脫貧致富的成績,聽取了村幹部和區幹部的介紹,使自己對陳主席所講有了更加深切的認識。一棚棚的蔬菜,整齊寬闊的蔬菜市場,大棚中幹活的農民,大棚前做家務的老人和玩耍的兒童,我們見到的是一副生機盎然的農村畫面。
 
  調研這三個點,採訪這三位同志,本沒有一個完整的思路。在調研路上,我們跟當地陪同人員邊走邊聊,得知這三位同志都是「焦裕祿式好黨員好乾部」,所以決定以這個點切入,但不能僅僅局限於他們個人的事迹,而應該從焦裕祿精神角度寫,他們是精神的「火花」。
 
  採訪陳國平後,時間尚早,我們就來到了旁邊的蘭考禮堂略作參觀,當時禮堂內正在進行一場蘭考講堂,據介紹,縣裡抓學習還是非常緊的。
 

焦裕祿墓 許華卿/攝
 
  得知焦裕祿陵園就在附近,我們就決定去看一下。在瞻仰焦裕祿陵園後,構思已經成熟了,這就是把這三位同志的事迹一塊寫,用焦裕祿精神這條紅線貫穿起來,這本身也是習近平總書記來蘭考考察屢次提到的。就這樣,寫成第二篇調研報告《精神的力量》。
 
  永遠在路上
 
  調研結束前一天, 我們還到中國民族樂器村——徐場和蘭考縣行政服務中心考察。
 
  在徐場,我們聽取了村長的介紹,並實地考察了兩家樂器製造廠。通過調研,我們得知新鮮的泡桐是不能做高檔的古琴、古箏的,必須是老的泡桐等木料才行。新鮮的泡桐一般用來製作傢具和低端樂器。徐場的土地大部分都流轉給幾個人了,其他家庭大都是經營樂器製作。我們還知道,最近幾年徐場樂器市場十分之大,文化自信在徐場得到了很好的體現。「春江水暖鴨先知」。
 
  我們還看到了古琴的打磨上漆過程,當得知一把好的古琴製作周期前後一年時,由衷佩服「慢工出細活」的工匠精神。我們覺得,很多事情確實需要時間的積澱和打磨,我們確實需要耐下心來,增強「四力」,只有如此,才能拿出好的作品來。
 

在徐場村「七賢琴坊」調研 王傳志/攝
 
  來到墨武琴坊,我們在聆聽了琴坊主人《卧龍吟》的古琴演奏後,參觀了車間和倉庫,並與他們交談。我們深深覺得,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然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復興,沒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復興,中華民族就不能真正實現偉大復興。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堅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的復興帶來了千載難逢的機會。「徐場」古樂器業的興盛,只是這個偉大復興的一個序曲而已。
 
  徐場調研後,本想寫「文化自信的徐場故事」,但限於資料等不足,就沒再寫,以免無病之呻吟,反而有違「四力」的本意了。我想,就讓徐場這個未完的故事,作為我們這次調研一個待續的結尾吧,缺憾可能是更美好的!
 

在蘭考縣行政服務中心調研 許華卿/攝
 
  在蘭考縣行政服務中心,我們聽取了「一窗式一網式改革」等介紹,並實地考察。習近平總書記2014年來蘭考縣行政服務中心調研時提出的「我們有一顆為人民服務的心」,在行政服務中心一個個小小的窗口中變為現實,在一次次的為民服務中變為現實,正踐行着「以人民為中心」的重要思想。「民為邦本,本固邦寧。」「郡縣治,天下安。」在這裡,我們看到了根基,看到了進步,看到了未來。
 
  越走進人民,越感受到自己的渺小;越走進歷史,越感受到自己的淺薄。人民,是我們黨由弱小到壯大的關鍵,是我們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我們增強「四力」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這一點。
[责任编辑:赵书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