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經貿戰愈演愈烈,範圍更有擴闊之勢,影響面更廣,程度更深。中方的回擊也漸超出關稅戰之外,開始走向原先提出的打「綜合拳」思路,形勢惡化之快令人關注。
美禁運品反成要引進的東西
美國挑起以打壓華為為重點的科技戰,除禁止中國電訊及資訊企業進入美國市場外,還對華為實行斷供:禁止美國企業提供技術、產品及服務,望能由此癱瘓華為。幸華為早有準備讓「備胎轉正」,國家亦開始還擊,先後宣布推出不可靠實體清單和國家技術安全清單等,據外媒報道,中國還曾召集外國科技代表,指出若參與美國的禁供令將有嚴重後果。這可解讀為中國在出招前的最後警告,勿謂言之不預。最近的確出現一些逆轉:許多本已把華為剔出會員名單的國際技術機構,已重新恢復華為會籍,一些科技企業亦表明願意繼續與華為合作。其他國家也因成本高難以從命,如有研究指,若歐洲禁用華為5G將增成本約600億歐元,並延期年半。美國亦受其害:農村網絡多用華為設備,要更換既花錢又需時,故業界已明言抗命。
技術安全清單乃仿效美國做法:美國早有清單,並對不同國家有別,對中國則尤其嚴苛。但這也成了中國科技發展的指引:清單上有的都成了實行自主創新的科研攻堅目標,結果是不少禁運品成了美國反要從中國引進的東西。例如在軍工航天等業務所需的電震平台,承重9噸以上者本為禁運品,但後來美國要從中國引入10噸的,早前又想要50噸的,中國應把某水平上的平台都列入清單禁運美國。其他如稀土加工及三代核電站的建造、生產設備等方面的技術都應對美禁運。中國的美式三代核電站已建成運作並基本掌握相關技術,但美國的唯一一座的建設仍在掙扎中,中國若斷供則打擊甚大。稀土方面中國不但礦多還掌握了加工技術,海外礦產大多要運來中國加工後再送回成品,美國的稀土礦業亦如此。隨中國自主科技創新的迅速發展,中國清單的殺傷力將日大。
要有自己的標準和制式
由上述可見科技戰可擴散至像稀土般的資源戰及核電等的能源戰,還有更重要的標準戰。這次許多標準及制式企業或機構對華為禁供,雖然部分後來改變了做法,但對華為及中國都是一個警號:必須有自己的標準和制式以免受制於人。一些所謂開放制式到頭來也可能不開放,如Google開發的安卓系統若不授權,將影響對華為手機的需求。華為推出「鴻蒙」系統,可說是標準戰的重要一步。現時手機操作系統除開放型的安卓外,蘋果及印度都自備系統,期望華為的「鴻蒙」也能躋身世界主要移動通訊系統之一。另一重大行動是中國提前一年發出5G商用執照,這除了有利於華為等企業外,同樣重要者是定下了中國的5G制式。此外,華為在芯片設計上又受到ARM公司干擾。ARM提供的是一種CPU架構制式,華為雖可繼續使用已獲授權版本,但不能用今後出台的更先進新版本。華為必須尋求技術突破,在現有版本上自行升級或自創新制式,從長遠看後者應是更佳選擇。
進行標準戰乃亦攻亦守之策略,一方面由還擊美國而起震懾作用,另一方面則可強化中國在IT及數字經濟等關鍵領域的實力,從而為打破美國的數字霸權建立基礎。為此國家必須充分發揮指引及組織功能,特別是在以下幾方面:一、在5G方面協調華為、中興等企業,確立國家標準並在國際推廣。二、在手機方面應考慮將「鴻蒙」提升為國家制式,在推行上可參考印度的KaiOS經驗。三、電腦應採用開放型如基於Linux的操作系統,而非基於美國公司的系統。韓國政府已計劃把各部門的系統由Windows轉為Linux體系,中國亦應行動。四、加快把互聯網升級至Ipv6版本,大灣區建設計劃已寫明此項,應盡早推向其他地區。五、其他如物聯網等各樣標準亦應建立自主體系。華為的遭遇說明許多國際標準亦不可靠。
總之,中國如能汲取教訓,經過科技戰洗禮後,自主創新必將加快推行,化危機為契機。
凌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