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書、書店、教育模式
出版湘軍走進非洲
6月的摩洛哥首都拉巴特,一到夜晚,位於穆萊伊斯梅爾哈桑大街50號的星空書店格外璀璨奪目。這家於2019年3月27日開業的高品質體驗書店,由天舟文化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人民天舟(北京)出版有限公司全資開辦,其濃郁的中國文化氛圍每天都吸引着當地人相約前來。
走進星空書店,350平方米的空間空靈典雅,人們在這裏可找到當前中國優秀的出版物以及專門為摩洛哥讀者挑選的阿語、法語本土暢銷書。除了書,還能品鑒中國茶文化和中國現當代藝術品。書店還經常邀請中國和摩洛哥的作家、藝術家、文化學者來進行文化交流和閱讀分享。
其實,早在星空書店落地摩洛哥前,人民天舟(北京)出版有限公司就在摩洛哥和阿聯酋設立了兩家海外公司,出版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屠呦呦傳》《中國傳統節日》等40餘種外文圖書,多次亮相卡薩布蘭卡書展、阿布扎比書展。在卡薩布蘭卡哈桑二世清真寺和摩洛哥國家圖書館舉辦的「藝術中國」主題展和「湖湘風華·湖南書畫展」也廣受當地歡迎。
書和書店走進了非洲,但出版湘軍最引以為豪的是中南傳媒首創了教育援非的「南蘇丹模式」。南蘇丹教育部部長約翰·蓋·尤阿盛讚,「援南蘇丹教育技術援助項目」已在當地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紅太陽升起的湖南,給南蘇丹帶來了曙光。
自2017年1月,中南傳媒正式實施商務部「援南蘇丹教育技術援助項目」,組織專家為南蘇丹撰寫教育頂層報告,幫助南蘇丹制定教育發展的長遠規劃,縮短了摸索周期。分3批培訓了200名教師及教育管理者,編寫了南蘇丹小學一年級數學、英語、科學教材,印刷了130.3萬冊教材教輔,緩解了當地教材嚴重短缺的壓力。開發了教育監測預評估系統,建設了ICT培訓中心,讓南蘇丹當地教師培訓搭乘上信息化的國際快車。在南蘇丹的國土上,現有10萬師生用的是中南傳媒編寫或印刷發行的上百萬冊教材。
中南傳媒開拓創新,將進一步設計好、規劃好服務於非洲其他國家的系統性教育技術合作開發項目。
2.歌舞、節目、動畫片
湖南演藝快樂非洲
你也許想不到,湖南童話作家湯素蘭創作的憨厚可愛、聰明善良的「笨狼」,竟俘獲了遠隔萬里的非洲孩子的心。自湖南少兒出版社出品的36集動畫片《笨狼和他的小夥伴》2018年6月登陸非洲以來,已在坦桑尼亞、烏干達、盧旺達、馬達加斯加、中非、莫桑比克等16個國家播出,還有20多個非洲國家簽了播出協議。
非洲人民不僅喜歡湖南的動畫片,還喜歡湖南的歌舞雜技和民間藝術。自2010年起,湖南的藝術團體越來越頻繁地走進非洲。2014年炎夏,湖南中樂團、湖南省湘劇院、湖南省雜技藝術劇院遠赴貝寧和喀麥隆,嗩吶獨奏《正月十五鬧花燈》、桑植民歌《馬桑樹兒搭燈台》、湖南花鼓戲《補鍋》、雜技《滾燈》、湘西打溜子《八哥洗澡》,驚艷了當地觀眾。2015年金秋,湖南電影展播、民俗表演亮相中國湖南-南非北開普省友好活動周。2016年春節,湖南綜合藝術團赴非洲赤道幾內亞、埃塞俄比亞、南非3個國家的4個城市參加「歡樂春節·錦繡瀟湘」活動。原生態的民族歌舞受到當地媒體和民眾的追捧,在南非莫塞爾灣「迪亞士國際藝術節」上,湖南姑娘們亮閃閃的銀飾成了整條街的焦點。2017年2月,湖南省藝術職業學院綜合藝術團赴突尼斯,橫跨凱魯萬、杜茲、加貝斯、納布爾、突尼斯5個城市。中國傳統戲曲、舞蹈、中國雜技、中國中樂,讓突尼斯人體驗了中國春節的歡樂。
湖南衞視2002年創辦的《漢語橋》節目也受到非洲青年的青睞,每屆他們都踴躍參加。2019年5月3日,第十八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加納賽區決賽在阿克拉落下帷幕。加納青年們表演的相聲、腰鼓、剪紙、武術、快板、評書,像是一場專業的中國傳統文化秀。湖南衞視的《花兒與少年3》2017年在納米比亞拍攝期間,搭起了中納雙方在野生動物保護領域交流合作的橋樑。
3.廣播、講座、培訓
文化擺渡者愛灑非洲
蒙羅維亞當地時間6月22日上午11時,利比里亞大學孔子學院漢語教學欄目《空中漢語》節目準時在利國家廣播電台開播。《空中漢語》是一檔由中國駐利比里亞大使館推動、利比里亞大學孔子學院承辦的漢語教學專欄。從2016年4月9日開始,每周星期六播出,已堅持3年多了,影響面覆蓋周邊三國。欄目主播是來自長沙理工大學「文化擺渡者」們。
2008年,長沙理工大學在利比里亞大學創辦了孔子學院,成為西非地區第一所孔子學院。從此,長沙理工大學「文化擺渡者」有了傳播中國文化的舞台。11年來,該校「文化擺渡者」項目共選派出16位教師、32名學生赴利比里亞等非洲國家擔任國際漢語教師志願者,在服務地開展漢語教學、中國文化教學、HSK(漢語水平考試)公益培訓、漢語文化公益講座和孔子學院人民漢語廣播播音等工作。
2014年,埃博拉在利比里亞肆虐。即使是利方宣布全國進入緊急狀態的那段時間,「文化擺渡者」們每天都與當地學生和民眾握手,不離不棄。2016年,利比里亞《鸚鵡報》在該國總統訪華之前,曾以「中利關係再樹豐碑」為題,用封面及內頁整版報道了這群長沙理工大學的「文化擺渡者」的事迹。
如今,「文化擺渡者」在利比里亞打出了「五位一體」的漢語文化推廣「組合拳」:課堂教學+HSK(漢語水平考試)公益培訓+漢語文化公益講座+孔子學院人民漢語廣播+青年大學生跨國交流。
目前,在非洲,長沙理工大學利比里亞大學孔子學院、中南大學剛果金外交學院孔子學院、湘潭大學烏干達麥克雷雷大學孔子學院、湖南城市學院加納海岸角大學孔子學院等4所孔子學院,讓湖南文化在非洲生根開花結果。
4.學習、感悟、成長
千餘留學生情傾湖南
2018年9月,來自多哥的莫松客在回國一年後,重返湖南繼續攻讀碩士學位。他說:「非常想念在湖南、在長沙理工大學的學習時光,還有機會再來深造,感到很幸運。」
2012年9月,莫松客作為長沙理工大學與中國路橋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作培養的第三批留學生來到中國,2017年完成本科學習回國。
近5年來,長沙理工大學為非洲培養了375名國際學生,學生遍布南非、赤道幾內亞、利比里亞等25個非洲國家,大部分國際學生已進入當地公司大型企業、中方投資公司、國際化公司上班,成為了本國土木、橋樑等基礎建設的精英。
在中南大學,2016年至2018年,非洲國際學生佔在校國際學生的比重高於35%。目前,共有475名非洲學生在校學習,近3年來,中南大學共計為非洲培養132名學歷生。在湖南大學,目前共有非洲籍在讀留學生198名,主要來自於尼日利亞、塞內加爾、埃塞俄比亞、肯雅、中非共和國、塞拉利昂、馬里、阿爾及利亞、南蘇丹共和國等41個國家和地區,分佈於全校16個院系、25個專業。2018年12月,湖南大學還成立了中非經貿研究中心,旨在創新中非經貿人才培養體系,助力中非經貿長期發展。
目前,湖南省高校共有在校非洲留學生1102人,分佈在中南大學、湖南大學、湖南師範大學等14所高校;湘潭大學、長沙理工大學、湖南工業大學等6所高校與非洲高校簽訂合作協議;高職院校為在非企業員工開展境外培訓,近3年累計培訓4254人次,涉及衞生、水利、環境、道路運輸、軌道交通、能源礦場、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等領域。(來源湖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