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威者再堵塞稅務入境大樓-香港商报

示威者再堵塞稅務入境大樓

2019-06-25
来源:香港商报

  示威者堵塞入境事務大樓出入口。記者馮瀚文攝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萬家成報道:一批反修例示威者繼上周五包圍灣仔警察總部後,昨日再發起所謂「接放工」行動,先後到灣仔稅務大樓及入境處大樓,企圖透過堵塞政府部門出入口從而癱瘓政府工作,一度與不滿受阻的市民互相推撞。特區政府呼籲示威人士應以和平理性方式表達意見及不應影響其他市民。

  政府籲理性勿影響他人

  政府發言人表示,政府尊重市民遊行集會的權利,但關注繼6月21日的示威活動後,昨天在稅務大樓及入境事務大樓內的示威活動再次影響公共服務,為市民帶來不便。發言人呼籲,示威人士表達意見時要和平、理性,不要影響需要政府服務的市民。

  一群穿黑衣和戴口罩的示威者昨日上午在立法會示威區討論響應網上發起的「接放工」行動,至中午12時達成共識後,遊行至稅務大樓圍堵稅務大樓兩個出入口,並揚言「有出無入」。黑衣人擠在大堂高喊「收工」等口號,呼籲準備外出用膳的員工提早放工。其間,有企圖進入大樓的市民不滿被阻,一度與示威者口角和推撞。

  至昨午2時半,示威者陸續散去,其後轉到對麵的入境事務大樓阻塞出入口,又不斷佔用扶手電梯到多個樓層擾攘。其中有一批示威者到6樓入境處辦事處聚集,高喊「撤回」口號,也有示威者隨後封鎖部分扶手電梯,不讓市民上樓,示威者至下午4時許始陸續離開,返回立法會外示威區。

  其中一位受阻市民李小姐表示,上周五因為遇上示威未能補交簽證文件,今次又再次受阻,她認為示威者有表達的自由,隻希望不要每天都出現類似情況。另一位巿民黃先生稱,昨日到稅局辦理公司事務卻未能入內,他怒指自己交稅就隻養活了這班學生,認為不應做任何事影響民生。

  稅務局表示,如市民未能前赴稅務大樓繳付稅款或其他費用,可攜同繳款單到郵政局付款,市民亦可攜同印有條碼的繳款單,到全港多間連鎖便利店,或超市以現金繳付。稅務局指,市民亦可使用電子交稅,透過電話、互聯網、銀行自動櫃員機、郵寄劃線支票等方式繳付稅款。

  葛珮帆斥政治淩駕民生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葛珮帆回應指,政府早前宣布暫緩修例,但近日不斷有網民號召發起「不合作運動」,例如「集體交稅」、「接放工」,實則卻是到稅務大樓及入境事務大樓示威,堵塞出入口,嚴重阻礙部門運作之餘,更影響了其他市民,令全港市民一同「活受罪」,是不符合廣大巿民的福祉。

  葛珮帆認為,其實,社會大眾在本次風波後已經感到非常疲憊,而政府亦同意今後會專注民生、經濟發展,示威者不應再死纏爛打,令政治問題影響民生,更不應該阻礙公共服務的運作。她呼籲示威者停止非理性的行為,不要再以政治淩駕民生,好讓社會休養生息。

  外交部:G20不會亦不允討論香港問題

  工聯會昨到美駐港澳領事館譴責總領事唐偉康干預香港事務。中通社

  外交部部長助理張軍昨於中外媒體吹風會表示,可以肯定的說,在G20大阪峰會期間,不會討論香港問題,中方也不會允許討論香港問題。

  被問到美國總統特朗普若在與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麵時提到有關香港的問題中方會如何回應時,張軍重申,香港是中國的特別行政區,純屬中國事務,無論在任何場合,用任何形式,都不容許任何國家和任何人乾涉中國內政。他還指,香港特區政府為了維護社會公義,彌補法律製度上的缺陷,採取一係列的舉措,是完全必要,中央政府也支持特區政府所採取的舉措。

  對於美國國會早前提出推出所謂「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會否影響香港的獨立關稅區地位,中國商務部副部長兼參與中美談判的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王受文表示,香港是以單獨關稅區身份成為世貿組織的成員之一,美國與香港的關稅安排在世貿組織一係列協議管理之下,任何關於香港關稅的問題和待遇變化,都必須遵守相關協定,此乃是國際義務。

  香港特區政府決定暫緩《逃犯條例》修訂後,中國駐英大使劉曉明亦於當地時間上周五接受英國天空電視台訪問,希望事態平息下來,重申中央對特區政府有信心。劉大使說,香港特區政府已決定暫停修例,願意花更多時間傾聽民眾聲音,希望民眾對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和特區政府作出積極回應。

  華駐英大使冀風波平息

  劉大使表示,大多數英國傳媒隻關注上街的示威者,但忘記有90多萬香港民眾簽名支持修例,而特區政府收到的4500份意見書中,有3000份支持修例。他指,中英雙方曾就香港問題接觸,英方表達了關切,中方向英方闡明香港特區政府修例決定的合法性和必要性,表明中央政府支持特區政府的決定,包括修例和暫緩修例的決定。中方同時也就一些外部勢力企圖利用此事乾涉中國內部事務表達關切,並向英方強調香港問題純屬中國內政。

  對於前港督彭定康認為修例破壞《中英聯合聲明》,劉大使反駁指這種說法不對。他認為,修例正是為了把香港建設成為一個更加美好的地方,而不是「避罪天堂」。

  外交部駐港公署特派員: 美亂貼標簽搞雙重標準

  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特派員謝鋒昨日在《金融時報》評論版發表署名文章,批評美國給中國扣上「國家資本主義」帽子是典型的霸權邏輯和雙重標準。

  謝鋒指出,美國挑起對華貿易戰的一個說辭,是指責中國實行「國家資本主義」,政府「乾預」經濟,並將支持國有企業發展作為最重要的「證據」。事實上,無論社會主義經濟,還是資本主義經濟都離不開政府必要調控,把發揮政府作用汙名為「國家資本主義」是混淆視聽。

  謝鋒表示,美國號稱自由市場經濟的代表,但美國政府從未停止國家乾預。二戰後,美國國家乾預有增無減,凱恩斯主義一度主導美國經濟政策的製定。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後,美國推出金融救援和財政刺激計劃。特朗普上台後,更是推行貿易保護主義和產業回流等國家乾預政策,以實現「美國優先」的目標。

  謝鋒表示,中國實行的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同時更好發揮政府作用。中國的產業政策、信貸政策是指導性的,不是指令性的。現階段中國實行的宏觀調控政策符合世界貿易組織各項規定。

  無視事實遏製中國發展

  謝鋒強調,美國一些人無視上述事實,荒謬地認為美國政府乾預再多、再怎樣扶持本國企業,都屬於「自由市場製度」;而中國政府乾預再少,也是「國家資本主義」。當需要國家支持時,美國就大行國家乾預之道;在擁有明顯競爭優勢時,就強行推動自由貿易;當其競爭優勢逐步消失時,又重新舉起關稅大棒,赤裸裸採取保護主義,美其名曰「公平貿易」,是典型的雙重標準和霸權邏輯。

  謝鋒指出,麵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取得的巨大成功,美國一些人不僅頑固拒絕承認,反而企圖將經貿問題政治化、意識形態化,將國內問題國際化,藉此拉幫結夥,重新祭起冷戰旗幟。其真實目的是轉移本國老百姓對資本主義體製弊端的質疑,為其採取貿易、科技霸淩主義政策找藉口,壓中國放棄被實踐證明是成功的道路和製度,遏製中國發展。

[责任编辑:肖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