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美國臨時采購許可證或再獲90天延期-香港商報
首頁 > 新聞專題 > 華為! > 最新報道

華為美國臨時采購許可證或再獲90天延期

2019-08-18
來源:觀察者網

  今年5月15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動用國家緊急狀態,將華為及其70個分支機構列入“實體清單”。僅僅5天后,美國商務部就允許華為在90天內繼續購買美國廠商的產品。目前,眼看最后期限(即8月19日)快到了,路透社17日援引兩名知情人士消息稱,美國商務部擬再度延長這張“臨時采購許可證”90天有效期。

  知情人士稱,美國商務部預計延長一份即將失效的協議,允許華為繼續通過采購美國公司的產品來維持維護現有網絡、設備以及客戶。

  但知情人士也表示,這一決定也可能在下周一(19日)前出現變化。

  任正非:無法左右美國政府做的事,最重要的還是把自己能做的事做好

  根據此前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網站發布的“臨時通用許可證最終規則”顯示,華為可以在接下來的90天內,1)繼續運營現有的網絡和設備;2)對現有手機提供支持;3)進行網絡安全研究和漏洞公開;4)對5G標准的發展進行必要的參與。


  美國商務部長威爾伯·羅斯。資料圖

  美國商務部長威爾伯·羅斯5月20日稱,“臨時通用許可證可以讓運營商們有時間做出其他安排,並為依賴華為設備的美國或外國通信商考慮適當的長遠計划留出了余地。”“簡而言之,這個許可證將允許現有的華為手機業務和農村網絡業務繼續運營。”

  而華為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任正非5月21日對這張“臨時采購許可證”在深圳回應媒體稱,“美國的‘90天臨時執照’,我們最重要的還是把我們自己能做的事做好,美國政府做的事不是我們能左右的。”

  美企抓緊找辦法、找對策、找出路,不願將市場拱手讓人

  另一方面,深受影響的美企們在5月20日到8月19日的這90天內也在加緊找辦法、找對策、找出路。由于在美企在美國以外生產的商品並不總會被認為是“美國制造”,包括英特爾、美光(Micron,又名“鎂光”)等美國的芯片制造商們正利用該標准,向華為出售了價值數百萬美元的海外產品。

  當時的《華爾街日報》報道稱,這些海外生產的組件在大約6月初就開始流向華為,這有助于華為繼續銷售其智能手機和服務器等產品,也體現出了想要打壓像華為這樣的企業難度有多大。他們還暗示,若貿然改變將世界電子產業與全球商務聯系起來的貿易關系網,將會引發難以預料的后果。

  在華為手機存儲芯片上,美光需要與三星和SK海力士競爭。

  報道還指出,美企之所以如此着急,是因為他們並不總是重要技術的唯一來源。比如,在華為手機存儲芯片的業務上,美光就要與韓國的三星和SK海力士等企業競爭。如果美光不能向華為供貨,這方面的訂單就會落到其他公司手上。而美企並不願意將華為的寶貴業務拱手讓給其他國家的競爭對手。

  根據羅斯7月底向媒體透露的消息稱,美國商務部當時就已經收到了50多份美企申請,要求獲得對華為銷售產品的“特別許可證”,羅斯表示預計未來還會收到更多。

[責任編輯:蔣璐]



返回頂部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