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专稿·國防篇】強軍新長征重戰力提升-香港商报

【国庆专稿·國防篇】強軍新長征重戰力提升

2019-09-11
来源:香港商报

   從一個積貧積弱之國,發展成一個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大國,中國國防也實現了歷史性飛躍。70年來,圍繞「積極防禦」這一戰略紅線,中國國防建設與時俱進;由五大軍種組成的人民軍隊,武器裝備不斷更新,並形成與中國國防戰略相適應的軍隊體系。十八大以來,軍隊和國防建設被提到一個新高度,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軍隊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立足實戰、確保打贏,體制機制建設更加完善、軍隊反腐不斷深入,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這一強軍夢與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歷史使命得到統一。  

  殲-20是中國自主研製的新一代隱形戰機,作戰性能位居世界前列。

  五大軍種構建立體國防

  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前身是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義後留存的部隊——中國工農革命軍,這支隊伍經歷了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1946年9月中旬起,「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稱呼被正式確定下來。

  經過多次整編和調整,如今,人民解放軍形成以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戰略支援部隊和預備役部隊構成的完整體系。其中,陸軍作為主體力量,共有13個集團軍的機動作戰部隊,分布於五大戰區,已發展成一支具有強大火力,突擊力和高度機動能力的諸多兵種合成軍種。編有步兵,炮兵,裝甲兵,工程兵,通信兵,防化兵等專業兵種,另外還編有電子對抗、測繪和航空兵部隊。其中,作為機械化主力的裝甲部隊擁有超過2000輛第三代坦克,是目前世界上最強大的地面突擊力量。

  解放軍海軍是以艦艇部隊、潛艇部隊、海軍航空兵、海軍陸戰隊和岸防部隊為主體,具有在水面、水下、空中作戰的能力。三大艦隊分布於北海、東海、南海。成立之初,海軍的主要是保衛領海主權,近年來,隨着中國國家利益向海外延伸,解放軍海軍走向深藍的步伐逐漸加快,維護國家海洋權益成為海軍最重要的任務。2008年,中國海軍響應聯合國請求,派出艦艇編隊赴亞丁灣打擊索馬里海盜,護航沿途商船,展現出中國的大國擔當。

  作為保衛中國領空的主要武裝力量,解放軍空軍是由航空兵、地空導彈兵、高射炮兵、雷達兵、空降兵、電子對抗、氣象等多兵種合成,由殲擊機、強擊機、轟炸機、運輸機等多機種組成的現代化高技術軍種。最新數據顯示,中國各型戰機總數已超1500架,僅次於美國。值得一提的是,解放軍空軍是新中國成立後最早抵禦外敵的部隊之一,1950年抗美援朝戰爭中,在志願軍地面部隊入朝作戰不久,中國志願軍空軍也參加作戰,抗美援朝戰爭期間共擊落敵機330架,擊傷95架。

  由第二炮兵更名而來的火箭軍,成立於2015年12月,掌握中國戰略核威懾力量以及眾多先進戰術常規導彈,主要擔負遏制他國對中國使用核武器或實施精確制導反擊,是中國大國地位的戰略支撐。

  五大軍種中,最年輕的戰略支援部隊是維護國家安全的新型作戰力量,該部隊主要是將戰略性、基礎性、支撐性都很強的各類保障力量進行功能整合後組建而成的。同時肩負包括情報、技術偵察、電子對抗、網絡攻防等新型作戰任務。

  火箭軍掌握戰略核威懾力量,是中國大國地位的戰略支撐。

  打破封鎖 國防工業自成體系

  70年來中國武器裝備的發展歷程,也是中國國家實力增長的一個縮影。新中國成立之初,中國迅速建起一批能夠製造現代化武器裝備的工廠,初步形成了比較完整的國防工業體系。1950年代中期,中國確定了發展核工業、研製運載火箭的戰略決策,並於1963年3月和1964年10月分別試射第一枚導彈和試爆第一顆原子彈。從此,新中國擁有了可靠的安全盾牌。在此基礎上,中國逐漸發展出東風15、東風31等一系列導彈,導彈射程越來越遠,打擊精度越來越高,體系逐漸完善起來。

  改革開放之初,中國軍工部門也曾到歐美考察,洽談購買軍備,但西方國家只熱衷讓中國購買昂貴的武器,拒絕轉讓先進技術,這也給中國敲響警鐘——先進國防絕不是買來的。從此,中國堅定立足於自研為主,結合自身面對的實際情況,打造出具有中國特色的軍備體系。

  緊跟國防戰略 先進裝備後來居上

  1999年的國慶閱兵式上,新型主戰坦克99式坦克驚豔亮相。作為解放軍第一代信息化坦克,99式坦克各項性能指標均達到世界先進水平。近年來通過不斷改進,更符合中國軍隊需求的99A、99B型坦克也陸續列裝,中國陸軍真正實現了機械化和信息化。

  近年來,空軍裝備也取得長足進步,尤其在2010年以後,中國空軍原序列中老舊的蘇式戰機大部分退役,取而代之的是數量精幹、作戰能力倍增的新式裝備。其中,於2011年首飛的殲20達到世界先進戰機水平。在第12屆珠海航展上,殲20四機編隊先後完成了雙機低空盤旋上升轉彎、單機大仰角拉起、橫滾極大速度通場、垂直爬升等飛行動作,展示了優越的機動性。而運20的出現,則填補了中國自研大型運輸機的空白。與此同時,中國在航空發動機、新型航空材料以及航電系統等方面的探索也不斷推進。

  海軍方面,中國新型戰艦以「下餃子」的速度下水列裝,2018年中國下水軍艦總噸位超過20萬噸,在今年海軍節上,外界最為關注的莫過於055大型驅逐艦,而遼寧號服役6年多來,逐漸形成戰力,也成為支撐大國海軍的重要力量。與此同時,一批先進的驅逐艦、補給艦和登陸艦的列裝,為海軍走向藍海打下堅實基礎。今年以來,首艘國產航母的一舉一動也吸引人們的視線,外界預計首艘國產航母將於年內交付海軍,未來,中國海軍將真正擁有以兩艘6萬噸級航母及多艘055大驅為核心的海上力量。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中國傳統戰略思想中以陸地和陸軍為主的觀念得到改變,軍隊發展資源逐漸從陸軍向海軍、火箭軍和戰略支援部隊傾斜,有分析指,這將有助於中國更好應對新出現的安全挑戰,包括在海上和網絡領域的挑戰。面對更新的安全需要,比如保護海上通道、落實海上領土主張、執行海外行動和保障信息基礎設施安全。

  2017 年建軍90周年之際,解放軍在朱日和接受檢閱。

  軍改全面推進 強軍成就斐然

  黨的十八大以來,軍隊國防建設被提到一個新高度,黨中央、習近平主席把依法治國、依法治軍上升為治黨治國治軍的基本方略。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習近平出席解放軍和武警部隊代表團全體會議時再次強調,要嚴肅財經紀律,加強經費管理,加大紀檢、巡視、審計監督力度,從嚴查處不正之風和腐敗行為。

  在強調軍隊紀律的同時,圍繞實現強軍夢,中國軍隊近年來也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取得了歷史性成就。

  2013年11月舉行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上通過的《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將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納入總體布局,並具體指出了三大方向——深化軍隊體制編制調整改革,推進軍隊政策制度調整改革,推動軍民融合深度發展。

  2015年11月24日,中央軍委改革工作會議召開,習近平發出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動員令——全面實施改革強軍戰略,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強軍之路。這標志?人民軍隊踏上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新征程。同年,解放軍成立陸軍領導機構、火箭軍以及戰略支援部隊,圍繞加快實現區域防衛型向全域作戰型轉變,優化力量結構和部隊編成。

  2016年起,軍改工作加速推進,中央軍委將原來的4總部制改為多部門制。成立軍委辦公廳、聯合參謀部、後勤保障部、訓練管理部等15個職能部門。同時將原有七大軍區調整為五大戰區,分別領導、指揮戰區內海陸空部隊及火箭軍、武警等在內的武裝力量,實現了軍隊聯合作戰體系。同時經過兩次整合將陸軍整編為13個集團軍、新調整組建84個軍級單位,習近平指出,新調整組建84個軍級單位,是解放軍在實施改革強軍戰略、走中國特色強軍之路上又邁出的重要一步,對實現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建設世界一流軍隊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遼寧艦為中國海軍走向藍海打下堅實基礎。

  制度性變革促國防提質增效

  有分析指出,解放軍正經歷上世紀50年代以來最徹底、全面的轉變。與調整各軍種之間的資源相比,更重要的是對軍隊進行系統性和制度性的改革,這些改革措施正在重新定義中央軍委、軍隊機構和新近成立的5個戰區之間的關係及責任,也將進一步提高解放軍的效率。

  對於中國軍隊未來的發展,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確保到2020年基本實現機械化,信息化建設取得重大進展,戰略能力有大的提升。同國家現代化進程相一致,全面推進軍事理論現代化、軍隊組織形態現代化、軍事人員現代化、武器裝備現代化,力爭到2035年基本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到本世紀中葉把人民軍隊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

  在建成世界一流軍隊這一目標的指引下,未來,中國軍隊的改革步伐相信會進一步加大,軍事專家趙小卓指出,「這意味?中國軍隊建設在已取得重大成績的基礎上,將?眼於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安全,支撐國家利益拓展,瞄準未來戰爭,完成從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能型、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的轉型。」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特色強軍之路中提及的「2035」和「本世紀中葉」等時間節點,與國家發展戰略中「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目標時間一致,這並非偶然,外界分析認為,這體現了安全是發展的前提,強軍是強國的應有之義。而中國夢的實現,必將是強國和強軍的統一。香港商報記者 林哲

[责任编辑:蔚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