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70年來,中國在科技發展的道路上孜孜不倦地奔跑鑽研,完成了一次又次跨越。十八大以來,中國科技發展迎來黃金時期,從科技大國走向科技強國,從「追趕」到「比肩」再到「領跑」,從基礎科學到應用技術,如今中國已成為世界科學界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在西方國家技術封鎖演變為「技術打擊」的背景下,中國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矚目的成就,並以「一帶一路」為紐帶與世界共享科技盛果。
航天航空放飛中國夢
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1956年12月22日,中共中央批准了《12年科技發展遠景規劃》,這標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第一個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進入全面實施階段,為後來的「兩彈一星」和其他科學技術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沿?規劃的方向,中國開始了大踏步追趕世界先進科學技術水平的歷程。
這一年,周恩來總理發出了「向科學技術進軍」的號召,70年後的今天,中國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科技大國,並正向?科技強國邁進。
其中,對頂層科技的掌握往往標誌着一個國家真正的科技實力,中國航天事業自1956年創建以來,經歷了艱苦創業、配套發展、改革振興和走向世界等幾個重要時期,現已達到了相當規模和水平。國新辦此前發布的《中國的航天》白皮書指出,中國航天事業是在基礎工業比較薄弱、科技水平相對落後和特殊的國情、特定的歷史條件下發展起來的。
1970年4月,中國成功地研製並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成為世界上第五個獨立自主研製和發射人造衛星的國家;1987年8月,中國返回式衛星為法國搭載試驗裝置,這是中國打入世界航天市場的首次嘗試;2003年10月,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升空,中國開啟載人航天時代;2007年10月,搭載?中國首顆探月衛星嫦娥一號的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中國航天開啟探月時代。
十八大以來,航空航天領域更是完成了多個人類歷史第一次。2016年8月16日,中國成功發射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據悉,量子保密通信是目前人類唯一已知的不可竊聽、不可破譯的無條件安全的通信方式;2019年1月3日,嫦娥四號成功在月背?陸,並通過「鵲橋」中繼星傳回了世界上第一張近距離月球背面影像圖,這是人類探測器首次登陸月背,首次實現月背與地球的中繼通訊;2019年1月15日,嫦娥四號首次在月球上種植棉花種子,完成了「人類在月球上的第一次生物實驗」……
一件件里程碑式的事件象徵着中國航天航空數次跨越時代,再加上「長征」系列、「天宮」系列等陸續誕生,衛星回收技術、海上發射技術等多項技術接連掌握,中國70年來獨立自主地進行航天活動,以較少的投入,在較短的時間裏,取得了一系列奇跡般的重要成就。
從無到有 從有到強
神舟飛天、墨子「傳信」,十八大以來,其他領域也隨?航空航天的創舉一起,迎來了黃金時期。「天眼」探空、高鐵奔馳、北斗組網、超算「發威」、大飛機首飛…中國科技眾多領域實現了從無到有,從有到強。
早在1931年,美國成功製造射電望遠鏡。直到1994年,中國提出FAST工程概念。2016年,世界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中國天眼」)在貴州落成,截至2018年9月12日,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已發現59顆優質的脈衝星候選體,其中有44顆已被確認為新發現的脈衝星。有望在今年下半年完成驗收並向全國天文學家開放使用。
1958年,中國第一台計算機研製成功,運行速度每秒1500次。如今中國超算「神威?太湖之光」的浮點運算速度已達每秒9.3億億次,近幾年數次登上世界超算榜單榜首。
基於「神威·太湖之光」,中國科研團隊完成的「千萬核可擴展大氣動力學全隱式模擬」應用項目獲得了2016年超級計算機應用領域最高獎——「戈登?貝爾」獎。
同時,首次在半導體量子點體系中實現三量子比特邏輯門,首次發現鐵基超導體中的馬約拉納束縛態,首次人工創建單條染色體真核細胞,首台散裂中子源建成並投入運行,國產大型水陸兩棲飛機水上首飛……中國接連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科技奇跡。
此外,近幾年,包括無人駕駛、3D打印、刷臉支付、AI、5G與VR等眾多創新成果正惠及全國乃至世界的人民,軍民共享科技發展果實。
科技部部長王志剛9月9日為當日發布的《中國科技發展70年》一書作序稱,新中國成立70年來,從「向科學進軍」到「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從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到建設創新型國家,從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到開啟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新征程,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在實踐中越走越寬廣。
科技創新在國家發展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顯著提升,中國科技事業積極探索實踐了一條從人才強、科技強到產業強、經濟強、國家強的創新發展新路徑,科技創新成為新中國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重要支撐。
投入大幅增加 產出量增質優
非凡的成就離不開政府對於科技研發的重視,70年來,中國科技實力伴隨?經濟發展同步壯大,科技投入大幅增加,科技產出量增質優。
研發經費規模和強度實現歷史性突破。國家統計局7月23日發布的報告顯示,中國研發經費投入持續快速增長,2018年達19657億元,是1991年的138倍。研發經費投入強度屢創新高,2014年首次突破2%,2018年提升至2.18%,超過歐盟15國平均水平。按匯率折算,中國已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研發經費投入國家,且保持高速增加。
科學論文成果豐碩,2018年中國科學論文被引用次數排名世界第二位;發明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居世界首位;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8.1萬家,科技型中小企業突破13萬家;全國技術合同成交額為1.78萬億元;科技進步貢獻率預計超過58.5%……
從世界角度看,自然指數是世界頂級科學期刊《自然》(Nature)制訂的一個指標,通過統計一年中在82家一流科學期刊上發表的論文,來衡量各個國家或各個研究機構的基礎研究產出。2018年Nature公布的囊括基礎研究學科眾多重量級期刊的自然指數中國位居世界第二,與美國的差距進一步縮小。同時,全球科研機構自然指數成長最快名單前10中國佔據9席,前20佔15個,前100名佔51席。自然2018全球創新城市排名北京位列全球第一,上海全球第七。而2017年自然指數前十位的國家中,其餘9個國家指數均下降,只有中國在迅速上升。
科研隊伍世界居首
天時地利更需人和,中國科技的發展更離不開初辟鴻蒙的兩彈一星元勳,離不開隱姓埋名30年,完成無米之炊的核潛艇之父黃旭華;離不開專注田疇,解決萬千百姓糧食問題的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離不開青蒿一握,帶人類渡過一劫的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屠呦呦。
十八大以來,中國研發人員總量已連續6年穩居世界第一位。報告顯示,2018年,按折合全時工作量計算的全國研發人員總量為419萬人,是1991年的6.2倍。中國研發人員總量在2013年超過美國,已連續6年穩居世界第一位。
科研人員總量已居世界第一的同時,中國人才引進力度也持續加強,各類海外人才回國建功立業的意願更加強烈。這些科研人員窮盡一生探索科學的奧秘,不斷積累,帶領中國科技實現質的飛躍。
構建科技合作共同體
伴隨着近年來中國經濟規模和市場規模巨大,實力日益增強和海外影響力的提升,「中國威脅論」逐漸從軍事、經濟擴展至科技領域,美國發起的貿易戰也已開始打擊中國的科技企業,例如「拉黑」華為與多家超算實體,與此同時,美國對在美學習和從事科學、技術、工程研究中國學者的懷疑以及對中國海外人才引進計劃的指控,也是操作「中國威脅論」的體現。
而對於自身不斷增強的實力,中國不會走西方國家以稱霸為目標的舊路。習近平主席2013首次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的科技創新也將「以天下為己任」,融入世界,共同發展。
以北斗衛星為例,去年末,北斗系統開通全球服務。從緬甸的土地規劃、河運監管,老撾的精細農業、病蟲害監測,到文萊的現代化建設、智慧旅遊,從巴基斯坦的交通管理、國土測繪、港口管理,到印尼的海岸線測繪……北斗正與世界共享「中國奇跡」。此外,歐洲、亞洲、非洲……以「一帶一路」為紐帶,中國參與的一系列基礎設施合作項目受到越來越多國家青睞,背後的支撐就是科技創新突破。中國科技逐漸進入與世界先進水平跟跑、比肩和領跑並存的狀態。中國科技發展腳步鏗鏘,世界也多了新選擇、新平台、新機遇和新希望,「我們需要中國」「和中國一起做」成為國際科技界的流行語。
未來,中國將繼續秉持開放態度,在互利共贏的基礎上,與世界共同把握科技發展的時代機遇,探尋新的增長動能和發展路徑。一個更加開放的中國,在全球科技合作的時代大潮中,必將推動中國與世界共同進步繁榮,讓各國人民共享科技進步福祉。李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