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證中國百年巨變的陳偉南,前半生隻身在港闖蕩,後半生傾力歸鄉奉獻,為香港、家鄉、祖國的進步與發展作出自己最大的努力。圖為陳偉南與寶山中學學子合影。
【香港商報網訊】「我在潮州一帶個個都識我!」眼前這位慈眉善目的百歲老人興奮地講。在潮汕地區,陳偉南可是家喻戶曉的偶像。見證中國百年巨變的陳偉南,前半生隻身在港闖蕩,後半生傾力歸鄉奉獻,以「事業成功在於努力,人生價值在於奉獻」為座右銘,為香港、家鄉、祖國的進步與發展作出自己最大的努力。香港商報記者 張芃芃
1919年,陳偉南出生於廣東潮安縣沙溪鄉一個農戶家庭,1936年畢業於韓山師範專科學校。17歲的他,思來想去後決定踏上「港漂」之路,「鄉下始終都是鄉下,除了教書外就是耕田,到香港的眼界更開闊點」。父親雖因家裏人丁單薄不希望他走,卻還是為他賣了一擔穀,換來了5塊大洋。
港漂之初苦中作樂亦是收穫
初到香港,蕭條的經濟讓他初嘗打拼艱辛。「那時找份工很不容易,連巴士售票員職位都很緊缺,要給錢才能找到一份工。」陳偉南如是說。通過投靠在港做生意的姐夫,陳偉南進入轉口買賣藤條、燕窩等的香溪公司打工。在職期間,他每日勤勤懇懇,從未抱怨過微薄的薪水,只求積累經驗。
時局瞬息萬變。1941年,日本侵佔香港,香溪公司被迫停業,新婚燕爾的陳偉南不得不把妻女送回家鄉,自己獨自留在香港。他靠着積攢下來的錢做起了小販生意,每天挑着一擔雜糧在街邊擺賣。
回想起當年兵荒馬亂、風吹日曬的苦日子,他說起來雲淡風輕,「我並不覺得辛苦,我一個人生活沒問題,每天晚上去看大戲也好舒服。」經過這個時期的他明白了一個道理:一個人重要的就是勤力,苦中作樂未嘗不是收穫。
因愛國心將橡膠運回祖國
抗日戰爭結束後,陳偉南迎來了人生的轉折點。1947年,新加坡一位客戶有意與他姐夫合作橡膠貿易,可姐夫認定橡膠在香港難有銷路,因此早早放棄了。惟陳偉南藉機與合作夥伴創辦星洲膠業公司,開始代理銷售東南亞橡膠。初初上手,橡膠的銷量便展現了強勁勢頭,只苦於資金不足。但是,陳偉南並沒有盲目效仿「信用冒險家」,擴大進貨量、以小博大。「我有3000元就只會做2000元的生意,不會做4000元的。每次一賣完貨即刻把款項給老闆,老闆說我有誠信,給我的貨也越來越多。」
1949年,新中國剛剛成立,政局還未穩定,橡膠作為一種非常重要的軍事品,在內地是「緊俏貨」。身為中國人的陳偉南有顆愛國心,決心利用香港的特殊地位,突破西方國家對新中國經濟封鎖,於是設法從香港偷偷賣橡膠給船家,然後運到內地。
「飼料大王」工廠開進內地
隨着事業逐漸壯大,陳偉南開始將目光轉向更廣闊的領域。1960年代,由於各種政治運動影響,內地對香港家禽供應量逐漸減少,港英政府為此鼓勵扶持發展本地養殖業。1964年,陳偉南順勢創建屏山企業有限公司,並在新界元朗建起屏山飼料廠。憑藉穩健的經商理念和誠信這一金字招牌,他的生意依舊順風順水,成功獲得「飼料大王」的名號。
20年後,香港飼料業開始逐漸走下坡路,眼光獨到的陳偉南了解內地飼料業的成本優勢及飼養生產技術的不足,便將工廠開進了內地。「當時內地的飼料和香港差距好大,香港對飼料的品質要求很高,有明確的數字指標,在內地人們對飼料並不在乎,隨便撒一把飼料餵飽就算了。」
這時,他的兒子陳幼南決定從海外回來幫助父親。他說:「1984年,中國剛剛改革開放,很多香港人對中國沒有什麼信心,但父親沒有任何顧慮就回內地建廠,因為他相信中國一定會有變化。當時我們的內地合作夥伴都很窮,辦公室都是用學校的課室改的,但我父親都沒計較,因為他的目的絕對不是掙錢,而是希望能為國家做點事。」憑藉先進的技術和充足的資金,公司與其他廠家相比佔據了絕對優勢,規模也越做越大。
事業成功的陳偉南並沒有盲目投資,而是憑藉穩健的營商理念帶領公司跨過一個個風浪。他感慨地說:「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香港房地產很好做,但我這個人懂得滿足,不會後悔沒有投資。做人沒所謂,我掙的錢夠吃夠用就可以了。」
在港賺一元五角給潮州
在香港,陳偉南並不能稱得上巨富豪,但他卻對時任潮州市市長鄭睦鑫說過,「我每年都會來,每年回來至少辦一件好事。我在香港賺一元錢,我就拿出五角給家鄉,好不好?」從小經歷了列強侵略的他,對祖國的強大無比渴望。「中國當時很落後的,5個美國人可以耕幾萬畝地,中國一畝田就要5個人耕。」治貧先治愚,陳偉南在家鄉捐助的重點便是改善家鄉教育環境,「村裏的孩子讀完高中,出來打工年齡太小,不出來打工又沒錢讀書,如果我不去幫他們,可能他們一輩子都要做苦力。」在家鄉沙溪,陳偉南先後捐建沙二小學、沙二幼兒院、華僑醫院、水廠、公共衛生設施、村道、初級中學、寶山中學、韓師多項建築等。
據陳偉南分享,在寶山中學建成前,鄉下只走出一兩個大學生,幾十年過去,如今家鄉已有3000多位大學生。他說:「資助一個孩子5000元對我來說不是件難事,但這筆錢對他們而言卻是讀書、工作的重要資金,有可能會改變這個家庭的命運。」他還分享了一件事:他曾資助了家鄉一戶靠賣魚蛋為生的姐弟倆,後來姐姐在韓山師範學校成為一名老師,弟弟成功獲得醫學博士,並將父母接去廣州生活。陳偉南一臉自豪地說,就像炫耀自己的孩子一樣。
如今,年事已高的陳偉南仍堅持每年回家鄉五六次,年年堅持為家鄉建設捐資。「我陳偉南在潮州一帶個個都識我,許多人都願意來找我幫忙,我每次都拿出真心待他們。」憑藉着一份真摯的反哺之情,陳偉南至今已為家鄉捐資1.5億元人民幣。令他高興的是,家鄉人民的生活正不斷改善。他解釋道:「國家開始了資金扶持,大力支援偏遠地區的教育、醫療、公共事業,有了國家的關心,我也就少些擔心。」
相信中國會越來越強大
親眼見證中國一路成長的陳偉南,對中國前進的艱辛歷程既欣慰又感慨:「當時我們生活是很慘的,身上穿的都是破衣爛衫,一件衣服要傳給兄弟姐妹都穿一遍。幾十年過去,現在大家的生活真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證明國家真的強盛了。」對於中國前行中遇到的問題,他亦直言不諱「中國之前貪污問題是很嚴重的,不少官員花錢買官,當官後又偷稅漏稅、貪污受賄,把10億、8億國家的錢偷拿到國外。幸運的是習近平主席上台後大力整治,相信中國會越來越強大」。
當前,中美貿易戰持續升級。身在香港、心懷祖國的陳氏父子力挺中國。陳偉南認為,美國習慣當「一哥」,如今華為等中國企業領先全球,美國便坐不住了。陳幼南表示,中國的崛起令西方國家多少有些擔憂,華為事件便是個體現。雖然國家目前在很多領域處於落後態勢,但他相信經過一代代國人的奮鬥,中國的進步會越來越快。而且中國自身就是很大的市場,外國沒理由不與中國做生意。據他所知,很多海外科學家逐漸回到中國,相信中國在科研方面會有更大的飛躍。
香港潮屬社團總會在香港舉辦「萬人盆菜 寒冬送暖」活動。圖為2018年1月13日,特首林鄭月娥(中)與陳偉南(右)在盆菜宴現場。
陳幼南:父親的真誠品質影響了我
陳偉南的兒子陳幼南,從小到大一直是大家眼中的「學霸」。1969年,他在香港聖保羅書院畢業後,便順利考入香港大學醫學院,後又遠赴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攻讀化學工程,之後還選擇去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攻讀化學工程博士學位,畢業後加入美國國家研究所及加拿大蜆殼石油公司工作。學業事業有成的他,選擇於1985年回港繼承父親事業。他說:「我之前在加拿大的工作積累不少管理經驗,所以回來幫父親發展事業,而且如果我更遲回來,可能在適應香港上更困難。」
在公司做大的路上,他也遇到不少挑戰。他說:「公司主要問題就是缺少人才,內地公司沒有優秀的管理人才,所以企業規模越大,運作就越棘手。」像在廣州的一家公司,陳幼南之前每星期都要去一次,每次呆大概兩三天,並且和員工一同住在宿舍,只有這樣才能有多些時間與經理、廠長討論工作。
「潮二代」對潮州感情深厚
作為一個生在長在香港的「潮二代」,陳幼南對潮州十分有感情,「對潮州文化的認識可以說是從我父親身上學來的」。陳偉南喜歡聽潮州曲、喝潮州茶、吃潮州菜,這也影響到陳幼南同樣喜歡這些。而他的潮州話也是從外婆用潮州話講故事中學來的,所以他很熟悉潮州,對潮州很有親切感。從父親身上,陳幼南學到最重要的品質就是待人真誠,「我父親因此結交了很多朋友。這點影響到我甚至是我的兒子,我們都有很多朋友。」
2001年,陳偉南創立香港潮屬社團總會,初期主要做潮籍鄉親聯誼工作。陳幼南任該會第六屆主席後,他發現潮總雖然是個大型社團,但是很多在香港有地位的潮籍人士沒有加入,所以五六年前,他便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將該會章程和架構進行修改,並邀請個人做會董,知名人士做會長,將潮籍人士團結到一起。此外,他大力建設地區性社團,潮總至今已有41個屬會,共約16萬會員。近幾年舉辦的「香港潮州節」、「萬人盆菜宴」等大型活動吸引了眾多香港市民的目光,得到了潮籍鄉親的廣泛好評。
國家的前進離不開一代代像陳偉南和陳幼南這樣有才華的愛國企業家。陳幼南表示:「香港回歸祖國20多年了,我希望更多香港青年了解真實的中國,潮總已舉辦多項活動,帶領港青去祖國旅遊、工作,打破他們對國家的固有印象。」他表示,香港作為金融體制健全、法律基礎良好的國際性城市,應發揮自身的優勢,扮演好中間人的角色,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並將中國引到更廣闊的世界舞台。
掃一掃,看YouTube視頻:陳偉南接受本報獨家專訪。
陳偉南養生之道
陳偉南先生如今還每天堅持鍛煉。
如今,陳偉南雖卸去不少重擔,但卻沒有像其他老人一樣頤養天年,而是每日堅持上班。與人交談時也中氣十足,頭腦清晰,好似70多歲。
據他公司同事分享,陳偉南上班時間甚至早過其他年輕同事。對此,陳偉南大談養生之道:「我從不發脾氣,遇事心平氣和。此外,我30歲之後就戒酒戒麻將,如今每天5點半起床,固定運動幾小時,晚上9點睡覺。飲食上,我忌太鹹、太甜、太肥的食物,多吃魚、蔬菜、水果等,所以一直都沒什麼病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