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专稿】農業現代化 蹄疾而步穩-香港商报

【国庆专稿】農業現代化 蹄疾而步穩

2019-09-28
来源:香港商報

  農業是人類生存之本,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擁有14億多人口的中國,自古以來就認識到「民以食為天」,農業對社會安全與經濟發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70年來,中國用不到世界8%的耕地養活了世界近20%人口,並從一個傳統農業大國逐步走向現代化農業大國。據《中國農村發展報告2018》測算,從2010年至2016年,中國農業農村現代化實現程度已由43.8%提高到54.0%,根據這一速度,預計到2035年中國可以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到2050年可以全面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香港商報記者 張麗娟

  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裏

  在新中國成立初期,全國人口5億多,糧食總產量僅為2000多億斤,如何吃飽飯成為頭等大事。中國進行土地改革,糧食生產有了發展,但一直未能突破4000億斤。「中國是人口大國,但耕地和淡水資源匱乏。中國人口佔世界人口的20%,耕地面積僅佔世界7.5%,淡水資源佔世界6.6%」,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所長魏後凱接受本報採訪時表示,當時世界對中國能否實現糧食安全抱有懷疑態度。

  收割機在黑龍江省三江平原一處稻田收割水稻。新華社

  民以食為天。接下來的幾十年,中國糧食增產成為重要任務。1966年中國糧食產量達到4000億斤,之後用了12年時間到1978年全國糧食總產提高到6000多億斤。1978年,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激發了廣大農民的積極性,全國糧食總產量接連跨上新台階,6年後的1984年全國糧食總產量終於達到8000億斤。此後10000億斤的大關頻頻打破。吃不飽飯的問題徹底成為歷史。

  「吃得飽」不代表糧食安全問題高枕無憂。國家主席習近平強調:「保障糧食安全對中國來說是永恆的課題,任何時候都不能放鬆」,「中國人要把飯碗端在自己手裏,而且要裝自己的糧食」。按照這一精神要求,中國糧食生產持續再邁新台階。2012年首次突破12000億斤,2015年突破13000億斤,截至2018年為13158億斤,年均增長2.6%。而在昨日,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出席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活動新聞中心發布會時透露,中國有望連續第5年糧食產量超1.3萬億斤。

  目前全國人均糧食佔有量已超過470公斤,基本實現了「中國糧食裝滿中國飯碗」。數據顯示,中國三大穀物自給率保持在98%以上,口糧自給率達到100%。農業農村部鄉村振興諮詢委員會會員、中國農業大學原校長柯炳生認為,「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的目標目前已完全實現。

  在黑龍江撫遠快速育秧車間,員工展示快速培育秧苗。新華社

  中國的糧食安全就是世界糧食安全。魏後凱援引聯合國糧農組織數據介紹,1961年中國穀類產量1.1億噸,佔世界的12.5%,1978年達到2.7億噸,佔世界的17.3%,2017年產量6.2億噸,佔世界20.8%,中國糧食產量及佔世界比重均大幅增長。「我們曾經做過測算,1961年到2017年,中國穀物產量增長對世界的貢獻達到了24.3%,對世界糧食安全起到了很大作用」,他說,從新中國成立解決溫飽問題,到目前農產品供應相當豐富,品質也越來越優良,人們的生活從「吃不飽」,到「吃得飽」,再到「吃得好,吃得健康,吃得安全」方向發展。中國用實際成果消除了世界對中國糧食安全問題的擔心。

  不僅要吃飽還要吃得好

  在糧食連年增收的基礎上,中國還實現了由單一以種植業為主的傳統農業向農林牧漁業全面發展的現代農業轉變。魏後凱說,1952年農業產值佔農林牧漁總產值的比重為85.9%,林、畜、漁產值佔比僅為1.6%、11.2%和1.3%;截至2018年農業佔比57.1%,林、畜、漁分別提升到5.0%、26.6%、11.3%。2018年豬牛羊肉總產量6523萬噸,比1952年增長18.3倍;水產品總產量6458萬噸,比1949年增長143倍。禽蛋產量連續多年位居世界首位。70年中國人的肉蛋奶從匱乏到充足,極大豐富了人們的物質生活需要。

  農業逐步走上高質量發展道路。到2017年底中國農藥使用量已連續3年負增長,化肥使用量實現零增長。2018年,中國新建高標準農田8200萬畝,發展高效節水灌溉面積超過2000萬畝,耕地輪作休耕試點超過3000萬畝,農業正在從重視數量向重視質量發展,滿足人們「吃得更加健康」的需要。

  江西新余高新區的雙孢菇生產線。新華社

  與此同時,內地高質量的生鮮和蔬菜亦源源不斷運往香港,滿足了香港市民在豆類、番茄、洋蔥、黃瓜、生菜、菌類等蔬菜需求,同時內地還是香港活牛、活羊、活豬、活家禽的唯一提供方。自1962年內地第一批生豬運往香港。之後的幾十年中,無論遭遇自然災荒還是經受市場波動,內地都一直保持供應香港農產品,滿足香港市民生活需要。為確保供港食品安全,中央政府還在全國部署建立專門用於供港的農業基地,提出嚴苛的要求,供港食品安全率達到99.999%。

  科技助推農業現代化

  在魏後凱看來,中國70年農業生產力大幅提高,糧食安全得以保障,主要依靠技術的進步,「因為技術進步使得單位耕地面積產量逐步增加。比如,1961年到2017年中國穀物單位面積產量增加了3.98倍,這是一個了不起的變化」。他介紹,70年來農業生產方式從主要依靠人力、畜力到主要依靠機械動力的歷史性轉變。1949年農業機械化率幾乎為零,1978年不到20%,2018年超過67%。1949年中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不到20%,改革開放初期達到27%,2017年到了57.5%。2018年達到58.3%,農業科技主要創新指標躋身世界前列。中國工程院院士萬建民介紹,新中國成立70年來,農業科技對糧食安全的貢獻率達到了60%。

  黑龍江江川農場,農用飛機在作業。新華社

  世界銀行近日發布的《收獲繁榮:農業技術與生產率增長》報告亦指出,農業創新與技術是發展中國家減貧的關鍵。東亞在過去40年農作物產量提高了6倍,使得中國及其他東亞國家取得了顯著的減貧成果。在發展中國家,巴西和中國的農業研發投資相對較高。報告認為,新技術有助提高低技能農民的生產率,可使更多的人從農村遷移到城市尋找其他機會。

  上述報告在中國得到很好的印證,「中國不僅為世界糧食安全起到了重大作用,對世界的貢獻還在於農業大規模人口轉移」,魏後凱表示,1952年中國第一產業就業高達83.5%,到1978年降至70.5%。經過改革開放40年,大規模就業從第一產業轉向二、三產,不僅有助於農民增收,還有力地推動了農業規模化、現代化發展。

  未來的農業是真正的高科技行業。新中國成立後,中央政府就制定了農業科技相關計劃或規劃。70年來,堅持科教興農戰略,生物技術、信息技術等高新技術在農業方面的研究與開發應用逐步提高,同時積極推廣一系列良種良法的廣泛應用,現代農業裝備水平不斷提升,並加快了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與推廣。政府高度重視農業科技人才隊伍培養,受農業專業技術培訓的生產經營人員已達3467萬人。

  隨着農業生產技術和科技水平的提升,設施農業、無土栽培、觀光農業、精準農業等新型農業生產模式快速發展。「現代農業+互聯網」等新業態開始出現。各種新型農業生產模式快速發展促進農業機械化、規模化、產業化、精準化發展。普查結果,2016年中國耕地規模化耕種面積佔全部實際耕地耕種面積的比重為28.6%。2016年末規模化養殖生豬存欄佔全國生豬存欄總數的比重為62.9%,家禽規模化存欄佔比達到73.9%。農業機械化、規模化等趨勢,推動中國農業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

  鄉村振興 建現代化強國

  70年來,農業農村始終是中國改革的先鋒陣地,從開展土地改革到上世紀50年代實行農業合作化,從改革開放建立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到農產品市場化改革、取消農業稅,再到推進農村承包地「三權」分置,從打好脫貧攻堅戰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一系列改革賦予中國農業發展強大動能。每年中央一號文件亦幾乎都與農業有關。1982年至1986年連續五年中央一號文件對農村改革和農業發展作出具體部署。2004年至2018年又連續十五年發布以「三農」為主題的中央一號文件,強調「三農」問題「重中之重」地位。

  2018年中央一號文又提出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隨後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了《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按照黨的十九大提出的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分兩個階段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戰略安排,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明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目標任務:到2020年,鄉村振興取得重要進展,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鄉村振興取得決定性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基本實現;到2050年,鄉村全面振興,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全面實現。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18年9月21日十九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體學習時又再次強調,沒有農業農村現代化,就沒有整個國家現代化。

  2018年到2022年,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第一個5年。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產業所所長黃漢權曾介紹,這5年國家持續加大對農業的科技投入力度,科技在農業發展中的作用將更加突出。到2020年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0%,2022年達到61.5%。農業勞動生產率到2020年增至每人4.7萬元、2022年再增至5.5萬元。

  經過70年的發展,中國正在從傳統農業大國逐步向現代農業大國邁進,但現代化建設中最薄弱的環節仍然是農業農村。「中國是農業大國,但還不是現代農業強國,成為現代農業強國是我們的目標」,魏後凱表示,現代農業強國的標誌是「四強一高」,即農業供給保障能力強、農業競爭力強、農業科技創新能力強、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強和農業發展水平高,主要農業發展水平指標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我們做過一個測算,從2010年至2016年,中國農業農村現代化實現程度已由43.8%提高到54.0%,根據這一速度,預計到2035年中國可以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到2050年可以全面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中央提出的戰略目標將可以完全實現」。

[责任编辑:肖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