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专稿】中国电影市场迈向全球第一-香港商报

【国庆专稿】中国电影市场迈向全球第一

2019-10-11
来源:香港商报

 

  2002 年上映的《英雄》,是首部票房過億元人民幣的商業巨製。

  【香港商报网讯】新中國成立以來,電影事業穩步發展。隨着改革開放步伐,內地電影更由「吸納」「融合」發展到「超前」,題材日趨百花齊放,票房收入節節上升。從1980年代起,香港電影成為中國電影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2014年起,中國內地已成為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2018年電影總票房收入近610億元人民幣。市場預測,未來全球票房增長主要將來自內地票房,中國成為全球最大電影市場指日可待。香港商報記者 張穎胤

  新中國為電影揭開新篇章

  1949年上映的新中國首部故事影片《橋》,可說為中國電影歷史揭開新頁。《橋》以一班鐵路工人為主角,工農兵首次在銀幕上看到自己的藝術形象,因而極受民眾歡迎。

  1959年公映的彩色歌舞電影《五朵金花》,則是新中國成立後的一鳴驚人之作——電影美學之高,藝術魅力之深,為它帶來埃及亞非電影節最佳導演獎與最佳女演員獎。2000年,《五朵金花》更在中國電影百年十佳評選中獲得冠軍。

电影《五朵金花》剧照。网络图片

  1949年至1966年這一段時期,中國電影史上稱之為「十七年」,除了在電影業發展佔有重要地位,在思想史和政治史上也相當具分量,因當時的電影藝術與國家歷史、政治、生活都有密切關係。及至1980年代初上映的劇情電影中,依然可以看到「十七年」的精神隱藏其中。1978年國家實行改革開放,創作自由空間大大提升,中國電影亦慢慢擺脫固有形象,踏入新的里程碑。

  1980年代港導北上拍武打

  談中國電影,香港電影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獨特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環境下,香港電影發展成為一個具現代都市文化特徵的中國電影分支。根據統計,1949年至1999年的50年間,香港總共拍攝了近8000部電影。國家改革開放,香港電影亦迎來盛世,在產量、質量、藝術性創作及票房上都有驚人成績,更贏得「東方荷里活」美名。改革開放初期,內地電影業缺乏資金,當局希望吸納香港資金及人才到內地拍攝電影,張鑫炎、李翰祥與徐小明成為首批北上發展的導演,三人帶製作團隊在內地分別拍下《少林寺》、《火燒圓明園》及《木棉袈裟》三部名作。

  張鑫炎執導、李連杰主演的《少林寺》,是80年代香港首批獲邀到內地拍攝的電影之一。

  《少林寺》製片公司銀都機構宣傳部在接受本報訪問時指,1982年《少林寺》籌備拍攝,導演張鑫炎要在眾多武術界精英中選角,在國家體委支持下,他挑選了連續五屆贏得全國武術比賽全能冠軍的李連杰擔任主角。當時,電影刻意棄用武術指導,讓演員自由發揮武術所長,憑逼真的武打場面贏盡口碑,李連杰不但因而走紅,更逐步邁向國際動作巨星行列。這部功夫電影是內地與香港合拍的成功先例,以約200萬港元的製作經費,在香港創下逾1600萬港元的票房紀錄。

  另一位率先北上發展的導演徐小明受訪時憶述,80年代初,他為麗的電視台執導電視劇《大俠霍元甲》,成為首部引進內地中央電視台播放的香港劇集,該劇播出後紅遍大江南北,並創下當年全中國發行最高紀錄。他表示,「內地電影機構通過新華社香港分社向我發出邀請,當年接見的領導誠意十足,提供了充足的拍攝場地和工作人員,我決定要為國家文化產業盡一分力。回港後立即找製片人及投資公司,率領拍攝團隊遠赴內蒙拍攝《木棉袈裟》。」他回想當年內地各方面的發展也未完善,因此拍攝過程波折重重:「在『三才』(人才、器材、錢財)缺乏情況下,拍攝過程不可謂不艱苦。但正因『三才』全無,也都能拍出好戲,更是有成功感。」1985年上映的《木棉袈裟》,以少林為題材,故事結構完整,武打場面到位,在當年已被譽為可媲美《少林寺》、至今仍被視為武俠經典的電影。隨着《少林寺》、《木棉袈裟》的成功,90年代起,內地與香港的合拍片與日俱增。徐小明認為內地以往的電影主旨多圍繞國家大義與民族精神,但經過港產電影的衝擊與融合後,娛樂成分增加,商業元素提升,民眾在影院內可以完全放鬆心情,入場人數自然倍升。

  1990年代內地片轉型成熟

  除了香港電影,1980年代起,荷里活電影亦重新進入中國市場,它對國產電影的影響力不斷擴大,荷里活式的創作元素、拍攝手法和市場運作,都給中國電影提供了借鑒之處。與此同時,以陳凱歌、張藝謀等為首的內地第五代導演,亦慢慢探索出適合自己的拍攝風格,更是推動了中國電影的多元化發展,電影題材不但涵蓋武打、警匪、戰爭、音樂、傳記等,更衍生出不少具實驗意義的作品,如張藝謀1992年執導的《秋菊打官司》,以農村婦人秋菊上訪打官司為題材。張藝謀曾說過,內地電影多談政治,但他卻希望《秋菊》可以將電影藝術從政治中抽離,成為一路新風,結果《秋》片贏得威尼斯影展最高榮譽的金獅獎。1994年,陳凱歌的《霸王別姬》則在康城獲得了金棕櫚獎,也是第一部獲得此獎項的華語電影。兩位導演分別從兩個完全不同的層面,拍出具東方色彩的電影,標誌着第五代導演已然走向成熟的境界。

网络图片

  90年代中後期,改革開放深化,香港特色的動作片、賀歲片及喜劇片等商業片逐一進軍內地。由內地電影製片人韓三平為首的電影工作者,認為內地要開啟商業市場,電影可融合商業化的題材,作品要由主旋律及政宣式主導,改為普羅大眾喜歡的商業電影。中國電影商業化轉型,最佳例子是馮小剛塑造的賀歲片品牌效應,馮小剛從1997年開始以《甲方乙方》《不見不散》《沒完沒了》《大腕》《一聲嘆息》,連續5年高踞中國電影票房前列,部分作品更超越外國商業片,成為票房冠軍。馮氏執導的電影風格偏向喜劇性,講述小人物在時代轉型中的誇張滑稽掙扎,如2001年的《大腕》,表面是一部黑色幽默喜劇,卻諷刺了當時的社會時弊,被稱為首部具有中國意義的商業電影。

  千禧年代鴻篇巨製興起

  及至千禧新世紀,中國與美、英、法、韓、日本等地的合拍片增多,加上內地經濟起飛,電影票價上漲到每張70至100元人民幣。為使觀眾有值回票價的感覺,集合大明星、拍攝場面浩瀚的巨額投資大型製作,成為內地電影的主流。2002年上映、由張藝謀執導的武俠片《英雄》,可算是巨製的先驅,作品由李連杰、梁朝偉、張曼玉、章子怡等多位紅星主演,主題曲由王菲主唱。電影在內地大收2.4億元人民幣,成為首部票房過億元的國產電影,佔當年全年總票房四分一。《英雄》對內地商業電影的製作發展及票房定位,產生了指標性作用。往後上映的《十面埋伏》、《無極》、《墨攻》、《赤壁》等,都包含了「《英雄》式」的古裝、武術、宏大場面元素。

网络图片

  經過數年浮誇式的鴻篇巨製「洗禮」後,製作人趨向以更成熟的方式投資及拍攝電影,不同的題材及類型陸續出現。2009年,新中國成立60周年,以商業片形式拍成的獻禮電影《建國大業》面世,創下4.3億元人民幣的票房紀錄,連同2011年慶祝建黨90周年的《建黨偉業》及2017年慶祝建軍90周年的《建軍大業》,寫下了「建國三部曲」的電影新篇章。

  2010年代國產電影稱霸票房

  踏入2010年代,內地電影票房累積突破100億元人民幣大關,近年票房更是全力起飛,2015年電影全年票房收入約440億元人民幣,躋身為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2018年全國電影總票房更增至約609億元人民幣,短短4年間增長了近四成。隨國產電影品質不斷提升,票房排行榜首三位亦全部由國產電影雄踞,將昔日由外國進口電影主導的歷史改寫。票房總收入第3位是2019年上映的《流浪地球》,這部3D科幻電影的拍攝手法及電腦特技,被喻為可媲美荷里活質素,票房收入為46.55億元人民幣。第2位是今年7月上映的《哪吒之魔童降世》3D動畫喜劇奇幻電影,此作品擺脫以往國產動畫低齡化、故事老土、畫功粗糙的套路,以細膩動畫與激烈的打鬥場面,改編大眾耳熟能詳的《封神榜》故事,吸引不同年齡的觀眾入場,截至9月下旬,票房收入為49億元人民幣(仍在上映中),成為全球單一市場票房最高的動畫電影。第1位為2017年上映的《戰狼II》,這部現代軍事題材動作電影,是《戰狼》的續集,由吳京自編自導自演,電影上映後票房及口碑雙贏,更被《解放日報》評為是主旋律電影類型化的成功作品,總票房收入為56.81億元人民幣,成為內地首部票房突破50億元的電影,也是首部打入全球總票房前100位的國產電影。

  吳京自編自導自演的《戰狼II》,收穫56.81 億元人民幣, 榮登內地電影票房首位。本版部分圖片由銀都機構有限公司提供

  中國影市全球第一指日可待

  內地電影融會各地電影所長,創造出獨特的文化,票房收入更已超越多個國家,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有研究指,2018年內地入場觀眾的年齡層趨向廣泛,更多30歲以上人士走進戲院,觀眾人次增長約3.4%,看電影成為全民娛樂的消費行為。

  徐小明告訴記者:「我最近觀賞了《哪吒之魔童降世》,十分驚訝內地動畫的飛躍創意,由《大聖歸來》到《哪吒》只是短短數年時間,已有跨越式的進步,40多億的票房足以證明內地不缺乏電影專才。」他認為,電影是民眾重要的精神娛樂,內地電影屢有突破,相信國家會繼續重視電影業發展。預料在不久將來,中國將可取代美國,成為全球電影市場第一位!

[责任编辑: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