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教授、海峽兩岸學術文化交流協會副理事長潘錫堂
中美達成第一階段貿易協議,雙方持續了21個月的貿易戰暫時休兵。美方日前宣布,無限期暫停原定12月15日對1560億美元大陸貨加徵15%關稅的措施,而9月1日起對1200億美元大陸貨加徵的關稅則減半,但大部分已加徵的關稅仍予保留。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表示,美中可望2020年1月第一周在華府簽署協議,但並非舉行「特習會」,而是由部長層級官員代表簽署。
雙方決心貿易戰休兵
一波三折的中美經貿磋商終於取得實質性成果,此份協議得來不易,及時停止了大陸銷美產品加徵關稅的原訂期限,應該是中美貿易戰打了一年半多以來,最終應該會有「好菜端上」氛圍最為正面的一次。儘管不排除後續審核、簽署與執行仍有變數,但畢竟是中美貿易戰爆發以來首次達成白紙黑字的協議文本,充分體現了雙方貿易戰休兵的決心。同時也證明戰略競爭時代的中美關係仍有妥協與合作的空間。
一直以來,大多數專家均為中美貿易協商能在最後一刻達成協議保持樂觀。主因在於中美雙方在貿易戰的過程中都體會到代價太高。大陸出口貿易創下新低,牽動整體經濟。美國則因貿易戰首次體會到了農業州受創,跨國企業和金融投資也很難繞過快速增長的大陸市場和與之緊密相連的全球價值鏈。也就是美國「殺敵一千」,絕對會「自損八百」。
換言之,如果中美貿易戰持續下去,則美國股市大跌,失去農業州和跨國企業及華爾街的支持,將嚴重損及特朗普的連任選情。而與大陸實現貿易戰休兵,先拿到一張比較漂亮的成績單,堪稱是特朗普的當務之急。至於大陸始終採取被動因應中美貿易戰,但又「守中有攻」的模式,中美雙方經過一年半多以來的角力,已充分了解彼此的底線。當前中方將香港問題與貿易戰問題予以「脫鉤」,北京聲明該協議符合大陸深化改革開放的大方向,以及自身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內在需要。在協議細節上,大陸也有所收穫,並不像美方渲染的完全是中方委曲求全的結果,否則這樣的合作難以持續。
雙方均有讓步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雙方達成第一階段的貿易協議,有幾項看點:一是若以協議內容而言,包括知識產權、技術轉移、農業……等,都是美國要求大陸改善的項目,可說是為美國量身定做;然而,此次貿易協議的到位,主要也是美國在考量包括手機、筆電及其他民生品課徵額外關稅,將會影響到其國內消費者,所以同意無限期緩徵,甚至進一步讓步將已課徵部分產品的關稅減半。以「關稅踩煞車,協議先到位」的方式,完成第一階段的貿易協議。儘管美國在關稅上讓步,但特朗普也直言將以關稅作為後續美中貿易談判的籌碼,未來只要談判不如美方之意,美國隨時有可能再度加碼懲罰性關稅。
二是與10月間美方開出的條件相比,中方不僅未讓購買500億美元的美國農產品成為文字協議內容,同時還爭取到美方懲罰性關稅調降,顯示這兩個月來,中方的貿易談判團隊是爭取到有面子及更好內容的貿易條件。然而,對美方而言,沒有一筆取消9月開始課徵的1100億美元懲罰性關稅,顯示美國還是堅持懲罰,對於中方未履行6月底在日本大阪G20習特會的決議(即:美方暫停加徵新的懲罰性關稅,但是中方要立刻購買大量美國的農產品)。
三是美方指出,此次協議納入改善美企於大陸金融服務市場的准入,中方也允諾,避免以匯率貶值強化其貿易優勢。美方強調協議合其要求大陸在經貿制度上推動的「結構性改革」,但中方的說明並未明確談及上述內容。儘管中美均有亟需貿易戰休兵的壓力,但其實雙方的核心爭議仍未解決。此項協議尚不符中方期待,美方並未承諾移除所有的加徵關稅手段。尤其,中方不樂見美方以逐步移除加徵關稅的方式變相形成監督落實協議的機制。儘管如此,在臨近協議簽署前夕,中方態度轉趨和緩,美方也略收鋒芒。
中美難以完全脫钩
總之,特朗普利用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累積其政治資本以爭取連任;大陸也希望能早日脫離關稅束縛,以降低對經濟下行壓力正在加大的衝擊。一言以蔽之,面對這一新關稅的到期日,特朗普唯有見好就收。一旦貿易談判崩盤,對特朗普競選連任更不利。此次大陸並未做出過多的讓步,特朗普則仍可宣揚自己兌現了「重設中美經貿關係」的競選承諾,雙方都可算是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的贏家。只不過,諸如大陸產業補貼及國有企業等棘手問題,猶待後續階段談判解決。無論如何,中美競爭加劇不代表沒有合作空間,可見中美完全脫钩是很難想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