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图片
【香港商報网訊】記者黃鶯、張麗娟報道:歷經13輪高級別磋商、20多次牽頭人電話磋商,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正式簽署,其中涉及金融領域的內容格外引人注目。分析認為,中美在金融領域合作大於競爭,中國金融業的開放將步入更高層次。
美電子支付即將殺入中國
根據協議,中美雙方承諾在銀行、證券、保險、電子支付、金融資產管理等領域提供公平有效非歧視市場准入待遇。華泰宏觀李超團隊認為,金融開放最大亮點在於電子支付領域。根據協議,中國應接受美國包括外國獨資類型在內的電子支付供應商的許可申請,例如Visa、萬事達等公司。這標誌美國電子支付產業向中國支付市場又邁進了一步。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丁建臣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相關承諾其實與中國近兩年來推出的很多開放措施是一致的。「實際上,很多承諾中國近年來已經一步步有序實施,包括外資保險、外資准入限制等方面,相關法律法規已陸續出台,此次只是進一步的確認和執行。」他表示,協議有利於中國不斷增強對外資的吸引力,促進國內和國際經濟的深度融合。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認為,中國金融業開放並非是一放了之、放任自流,中國的金融業開放與監管始終是並行的,確保不發生風險。
中美金融領域合作大於競爭
中美在金融領域合作大於競爭,總體上相向而行。協議簽署將使中國金融業整體競爭能力、規範程度和國際化水平有望更上一層樓。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郭田勇告訴記者,金融業屬於競爭性產業,讓更多外資進入中國市場,有利於提高國內金融業的整體運行水平。「事實上,自中國加入WTO之後可以發現,外資銀行的進入並不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它對本土企業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但國內金融機構可以借鑒國外的發展模式,進一步提高自身經營能力。」
丁建臣亦認為,擴大開放將助推國內金融改革,並對金融服務品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大了對金融消費者的保護。
吉林大學國際關係研究所副所長孫興傑告訴記者,第一階段協議從根本來說為中美經貿關係的發展提供了一個觸底反彈的基石。這再次說明,合則多利,鬥則多傷。中美合作不僅有利於雙方,更有利於世界經濟,可以說經貿合作不僅是中美關係的「壓艙石」,也是世界經濟穩定的基石。
第二階段或聚焦結構性改革
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經濟政策委員會副主任徐洪才接受本報採訪時表示,雙方達成第一階段協議,第一可以避免中美脫,避免雙方之間裂痕進一步擴大。第二,從協議具體內容看,提到了知識產權、金融開放、中國進口美國能源和農產品等。這為雙方創造了新的機會,況且中國對美國大豆、石油、天然氣等進口有利彌補需求缺口。
徐洪才認為,美、歐、日近日共同就WTO改革發表聯合聲明,矛頭直指中國,可能也是美國下一步談判策略的一部分。他分析,下一步談判將馬上開始。在前幾輪談判當中,雙方共識較多,並沒有很大分歧,但第二階段談判核心可能是美方將迫使中國在結構性改革方面有重大突破,談判難度將加大。同時,他認為不用高估談判的困難,美國所謂結構性改革無非是要求中國政府採購公平、市場准入要一視同仁,提高政策透明度、不搞補貼等。實際上,中國去年一年在推動落實外商投資法、改善營商環境、鼓勵民企發展、提出競爭中性原則、混合所有制改革等方面已做了很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