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网訊】新冠病毒是否會通過空氣傳播?世衛組織是否基於近日有關氣溶膠傳播的學術研究,修改相關防護指南?答案是否定的。
世衛組織官方30日表示,根據目前的證據,新冠病毒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在人與人之間傳播。當一個人與有呼吸道感染症狀(例如咳嗽或打噴嚏)的人有近距離接觸(1米以內),並因此有機會接觸到可能具傳染性的飛沫,便會出現飛沫傳播(飛沫的直徑一般為5至10微米)。飛沫傳播也可能通過接觸被感染者周圍環境中的物體表面發生。
而空氣傳播不同於飛沫傳播(空氣傳播通常是通過直徑小於5微米的顆粒傳播)。這些顆粒來自於較大的飛沫蒸發或者存在在塵埃粒子上。它們可能在空中停留較長一段時間,並可以在超過1米以上的距離範圍傳播。
針對新冠病毒而言,在特定環境下和可以產生氣溶膠的醫療操作過程中,病毒可能會通過空氣傳播(例如:氣管插管、支氣管鏡檢查、開放式吸痰、噴霧治療、插管前手控通氣、病人俯位、呼吸機離線、非侵入式正壓通氣、氣管造口術和心肺復蘇)。不過,在對中國75465例新冠病毒患者的分析中,並未報告通過空氣傳播的案例。
鍾南山:無症狀患者或為重要傳染源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與其團隊近日在《歐洲呼吸雜誌》發表的述評文章中,強調了無症狀患者作為人傳人重要傳染源的可能,因此必須重視新冠肺炎的早期診斷以及隔離確診病例。
此外,澳洲知名免疫學家、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多爾蒂認為,新冠肺炎患者治癒後再次被感染的可能性不大。他表示,用於檢測病毒的聚合鏈式反應(PCR)是非常靈敏的,有些治癒病人檢測結果「復陽」可能是他們體內病毒並未被完全清除。一般來說,即使發生再次被感染,感染症狀也會更輕微。
美專家:較弱版本病毒或已傳播數年
當前,隨着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科學家們對病毒來源的探尋也越來越多。其中,美國杜蘭大學教授加里的觀點引發外界廣泛關注。加里近日接受ABC採訪時明言:「這不是生物武器,沒有人在實驗室中製造出這種病毒,這是自然界的產物。現在我們不知道該病毒在人類中生存了多長時間,可能只有幾個月,可能是數年,甚至是幾十年,然後最終發生了一個小突變,使它得以更快地傳播。」加里指出,表面蛋白的突變可能是觸發這次大流行的原因,但是在積累到當前的程度之前,這種病毒的較弱版本可能在人群中傳播了數年,甚至幾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