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英雄崇拜而演變形成的關公磨刀節-香港商报

基於英雄崇拜而演變形成的關公磨刀節

2020-11-30
来源:香港商報

 具有千年文化傳承的關公磨刀節,是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習俗的重要組成部分。

 關公磨刀節最早起源於何時,並無明確的史料記載,但有資料可查的是,至少兩宋之時,廣大民眾於農曆五月十三前後祭祀關公,祈求庇佑平安、風調雨順等活動,已經蔚然形成民間習俗。

 生活跨度南宋、元、明初三個朝代的武當派開山祖師張三豐,曾寫有一首《詠磨刀雨》詩:「荊州灑遍雨如膏,竟為英雄勵寶刀。最是武昌城下水,千秋鳴咽卷雷濤。」

 元代大儒郝經在《重建廟記》碑文中說:「其(關公)英靈義烈遍天下,故所在廟祀,福善禍惡,神威赫然,人咸畏而敬之,而燕趙荊楚為尤篤。郡國州縣,鄉邑閭井皆有廟,夏五月十有三日,秋九月十有三日,則大為祈賽,整仗盛儀,旌甲旗鼓,長刀赤驥,儼如王生。」

 元代文學家教育家同恕在其著作《榘庵集》卷三的鞏昌府《關侯廟記》記載:「相傳金大定間,西兵潛寇,城幾不守,乃五月二十有三日,見若武安狀者,率兵由此山出,賊駭異退走。隨即其地而祀之。今他郡皆祀以十三日,獨此邦用是日,答神貺也。」

 說明宋元之時,關公磨刀節已經成為民眾祭祀關公,酬謝神恩,盛大隆重的一項重要民間活動和節日習俗。

 關於關公磨刀節民間習俗的形成,主要基於兩點:一是民間對關公忠義神勇形象的英雄崇拜,二是在古已有之的民間祈雨習俗基礎上,民間寄望關公威靈赫赫,磨刀立威,庇佑百姓,風調雨順。

 關公忠義神勇的英雄形象,在漢末三國時期,已被載入史冊。兩晉南北朝時期,關公已經成了當世勇將的楷模。《大唐平百濟國碑銘》贊稱關公:「萬人之敵,聲雄百代」。

 兩宋之時,關公忠義神勇形象得到進一步提升,宋儒褒揚關公踐行《春秋》思想,彰顯忠義大節;民間藝人通過「說三分」、講三國故事等題材,挖掘關公身上的人格閃光點,使關公英雄形象在民間得以普及,婦孺皆知。宋徽宗於崇寧三年加封關公「崇寧真君」,宣和五年加封「義勇武安王」,擴大了關公在朝廷民間宗教信仰中的神職地位和影響力。

 北宋開始,關公成為道教典籍中重要的神祇。宋元時期道教主要經典《道法會元》稱關公「英烈威靈,在生忠勇,死後為神,忠貫日月,德合乾坤」,其神職為:「雷部斬邪使,興風撥雲上將,馘魔大將,護國都統軍,平章政事,崇寧真君關元帥」。

 關公雖然此時僅是雷部護法神將,但其神格職權中已具有可以召喚雷電、祈請風雨,降妖伏魔、止澇抗旱等多重法力,隨着關公忠義正直、鐵面無私、護國佑民、道德人格等形象的深入人心,關公以後成為伏魔大帝、關聖帝君、中天玉皇的神格提升也就日益清晰明朗。

 南宋淳熙十四年(1187年),荊門軍蕭軫所撰的《加封英濟王碑記》記載,南宋朝廷對關公的顯聖靈驗事跡:「邦人於王,食焉必祀,事焉必諮。奚求弗獲,奚禱弗應。曰雨而雨,曰陽而陽,王之力也。疫癘不作,饑饉不臻,王之恩也。盜賊屏息,田裏舉安,王之蔭隱也」進行了褒揚,從國家層面確認了關公具有保護當地不受旱澇災害、疫癘饑饉、盜賊侵擾等神格,為關公磨刀節的形成和普及奠定了基石。

 關公磨刀節成為中華民眾喜聞樂見、踴躍參與的一項重大民俗節日,內容豐富多彩,形式多種多樣,是中華民族薪火相傳的文化遺產和精神財富。

 晚晴狀元、實業家張謇在題聯中說:「三山今在人間,神之來兮,弱水千尋迎節仗;五月每逢誕日,民有過者,清泉壹掬薦蒲花」。表達了人民群眾對關公磨刀節慶典活動、對關公英雄形象的無比喜悅、愛戴、崇敬之情。

 關公磨刀節習俗的發展形成史,也是中華兒女在漫長歷史歲月中,結合原始信仰、自然崇拜、英雄崇拜、祭祀禮儀,融匯中華傳統道德思想、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精神追求,長期積澱形成的智慧結晶,蘊含著深邃豐厚的文化內涵,是中華民族有別於其他民族的獨特文化標識。(弘揚關帝文化 彭允好)

[责任编辑:朱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