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公忠義精神的新時代內涵-香港商报

關公忠義精神的新時代內涵

2020-12-16
来源:香港商报

 關公,是中華民族忠義精神的文化象徵和精神符號。

 自宋元明清以來,歷代王朝都把推崇、倡導關公忠義精神,作為教化民眾、鼓舞人心、凝聚百姓、護國安民、抗擊侵略、富商興農、維持安定的重要治國法器。

 關公忠義精神,是一個集體、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社會凝聚力、向心力、精神力的集中體現。

 凡一個民族的興盛崛起,必然伴隨着民族精神的興盛崛起;凡一個民族的頹廢衰落,必然伴隨着民族精神的頹廢衰落。

 關公忠義精神的本質,是中華民族的內在精神,是中華民族歷經1800多年,在一次次地烽火硝煙、內憂外患中,發展形成的民族性格。

 什么是忠?《說文》上說:「忠,敬也,盡心曰忠」。忠,由心而發,盡心盡責,不懈努力,具有強烈的責任和擔當意識,這種德行才能稱為「忠」。

 東漢大儒馬融有感於世間只流傳孔子所寫的《孝經》,而獨缺《忠經》,因而系統總結春秋至東漢以來的忠德觀念,作成《忠經》,使得忠孝的德行得以廣濟天下,「忠不可廢於國,孝不可弛於家」,家國一體,忠孝兩全。

 《忠經》說,忠是天地間的至理至德,天地人之所覆載,莫大乎忠。忠能固君臣,安社稷,感天地,動鬼神,而況於人乎?善莫大於忠,惡莫大於不忠。

 君子盡忠,是盡其心;小人盡忠,是盡其力。忠的核心在於「一其心」,無論外部環境發生什么變化,都會謹守初心,矢志不移。

 《忠經》之成書時間,與關公的出生時間大體相近。所以關公也是《忠經》問世後,第一批也是最重要的「忠」的道德踐行者。關公忠心耿耿的人格操守,為忠的思想傳播無疑做了最佳詮釋。

 什么是義?孔子在《禮記·中庸》說:「義者,宜也。」宜即適宜,即應不應該。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這就是義的本質屬性。東漢大儒董仲舒說:「義者,治我。」義是用來節制自己,並推己及人的道德基礎。

 義有三宜,一是道之宜,二是事之宜,三是理之宜。道之宜,是要求人行天地間,要遵循天道、遵循天地自然法則;事之宜,是要求人在社會中,立身行事要講規矩、講道義;理之宜,是要求人在生活中,日常行為要合乎義理,合乎道德。

 「義」是一切道德的根基,也是關公精神具有普適性價值觀的核心屬性。關公的義,是春秋大義,也是全方位的義,其外延就包括忠義、仁義、禮義、節義、勇義、信義、俠義、公義、正義、道義等傳統道德文化內涵。

 關公忠義精神,是關公信仰和崇拜中最受百姓愛戴、推崇、效仿的首要精神閃光點。

 明代刑部尚書顧璘在為明武宗敕修燕子磯關廟所作《廟記》中說:「天下之同尊曰義,人之大節曰忠。唯義通乎四海,唯忠貫乎百世」。

 由此可見,關公忠義精神,可超越時空、地域、階層的界限,放諸四海而皆準,傳承百世而通行。在戰爭年代,關公忠義精神,是盾牌、是堡壘,是大刀、是長矛;在和平年代,關公忠義精神,是品質、是聲譽,是情操、是脊樑。

 站在新時代的風口浪尖,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網絡資訊光怪陸離,道德滑坡、誠信失範、信仰迷失,傳統文明黯淡失色,外族列強虎視眈眈,當此之時,關公忠義精神就如巍峨聳立的參天巨擘,支撐中華民族精神屹立不倒。

 關公忠義精神團結着海內外華人社會的萬眾一心,凝聚着華人同胞同心同德的共同價值追求。

 新的時代賦予了關公忠義精神的新的文化內涵,在不同的工作崗位中,兢兢業業、恪盡職守,就是忠義;在不同的生活環境中,清清白白、至誠奉公,就是忠義;在不同的人際交往中,正直坦誠、勇於擔當,就是忠義。

 傳承、弘揚關公忠義精神,不在語言、不在包裝、不在形式,而在內心、在行動、在知行合一。

 古人把不懈於心,盡心任事,謂之忠義;今天的我們,更需要精誠團結、盡心竭智,把關公忠義精神堅定不移地傳承、弘揚下去,為踐行桃園結義「上報國家、下安黎庶」的宏偉誓願,前赴後繼地拿下接力棒。

 弘揚關帝文化  彭允好

[责任编辑:黄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