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什麼都可以等,唯有盡孝不能等-香港商报

世上什麼都可以等,唯有盡孝不能等

2021-01-25
来源:香港商報網

 世界最博大深厚的恩情,莫過於父母的養育之恩。

 梁武帝蕭衍的《孝思賦》雲:「父母之恩,雲何可報,慈如河海,孝若涓塵。」

 父母疼愛子女像江河湖海那樣的博大寬厚,而子女孝養雙親卻像水滴埃塵那樣的微小粗淺。

 為人子女者,若是不能盡心盡力,孝順父母,頤養天年,午夜夢醒,又豈能不愧疚於心?

 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小雅》中有一首《蓼莪》詩:「哀哀父母,生我劬勞」,以力透時空,千古繞樑的筆調,抒發了為人子女者不能終養父母的痛極之情。

 詩雲:「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意思是,父母生育我、養育我、撫慰我、疼愛我、扶持我、教導我、照顧我、保護我、出出進進都懷抱着我,父母的恩情像蒼天一樣無邊無垠,我想要報答父母的大恩,然而父母卻已經過世了,我連盡孝的機會都沒有了。

 詩人一連用了生、鞠、拊、畜、長、育、顧、復、腹九個動詞和九個「我」字,訴說了父母撫養子女時的費心勞力、任勞任怨,而為人子女者,在父母尚在時沒有盡到孝順父母的責任,等到父母不在了,才想到為自己沒有盡孝而悔恨內疚,但那時已經為時已晚。

 《蓼莪》篇語拙情真,言直意切,如泣如訴,可謂聲聲有淚,字字有血,聲促調急,一字一句都戳中中國人內心深處最脆弱的情愫。

 這首詩以充沛的情感,成為開創中國人感恩父母養育之恩的最早文學作品,對後世影響極大。

 《晉書·孝友傳》載,王裒因痛父無罪處死,隱居教授,「及讀《詩》至『哀哀父母,生我劬勞』,未嘗不三復流涕,門人受業者並廢《蓼莪》之篇」。

 《齊書·高逸傳》載,顧歡在天臺山授徒,因「早孤,每讀《詩》至『哀哀父母』,輒執書慟泣,學者由是廢《蓼莪》」。

 父母對子女的愛,無私而純粹,如太陽般光亮,如明月般皎潔。為人子女者,感恩圖報、孝順父母,是天經地義的法則,是為人處世的第一根本。

 孔子雲:「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人之行,莫大於孝」;「教民親愛,莫善於孝」。

 春秋時,孔子出行,見皋魚身披粗布抱着鐮刀,哭於道旁﹐孔子問他為何如此悲傷,皋魚說,「我有三大過失:年少時為了學業有成,周遊列國,沒有把贍養父母放在首位,這是過失一;我自認為品德高尚,卻為了侍奉君王而放棄了自己應當珍惜的事物,這是過失二;我自認為跟朋友感情深厚,而這些本只是小事,我卻因此跟父母沒有聯繫,這是過失三。樹木想要安靜下來,但是風卻在不停地吹;子女想要好好贍養父母,但是父母卻等不到了這一天。過去了就再也找不回的,是時間;逝去了就再也見不到的,是雙親。」說完,皋魚就因悲傷過度,離開了人世。

 孔子非常感動,對弟子們說:「你們要引以為戒,這件事足以使你們明白其中的道理!」 於是,辭行回家贍養雙親的門徒有十分之三。

 這就是「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典故的出處。

 行孝要盡早,錯過了就會抱愧終生。花有開謝,樹有榮枯,人有生老病死。年輕時,為人子女者往往以為時間充裕,有盡孝的條件卻不知珍惜,父母生病,不在床邊;父母孤寂,不在眼前;父母思念兒女,以淚洗面,兒女卻分居獨處,不到逢年過節,想要見上一面都難。

 然而歲月是把無情刀,刀刀催人老,等子女長大成人,成家立業,父母已經垂垂老矣,等子女功成名就,事業有成,父母卻很難等到共享喜悅的那一時刻。

 人生在世,什么都可以等,唯有盡孝不能等。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趁着父母尚在,常回家看看,哪怕只是幫父母刷刷碗,給父母揉揉肩,陪父母說說話,跟父母聊聊天,也能給父母帶來貼心的撫慰和甜蜜的滋潤。

 行孝最重要的是來自一顆孝心。遠處燒香,不如堂前盡孝。父母健康長壽,頤養天年,才是為人子女者的最大幸福。

 弘揚關帝文化 彭允好

[责任编辑:赵桐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