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財神 取財有道-香港商报

迎接財神 取財有道

2021-02-17
来源:香港商报网

 自古以來,中國商賈就有供奉「財神」的習俗。財神主管天下間的財富、財源、財運,在中國民間傳統觀念中,誰若能得到財神眷顧,便能夠財源廣進,財運亨通,金銀滿屋。

 春節期間,有一項必不可少的傳統民俗活動便是:迎財神,接財神。

 民間認為,正月初五是財神降臨的日子。每逢正月初五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懸掛財神像,擺放供品,迎接財神的到來,祈求財神賜福,保佑自己發大財,行大運。

 清代道光間蘇州文士顧祿在《清嘉錄》中引用蔡雲的竹枝詞雲:「五日財源五日求,一年心願一時酬。提防別處迎神早,隔夜匆匆抱路頭。」

 五路神即五路財神,所謂五路,指東西南北中,意為出門五路,皆可得財,寄寓了人們求財納福的心理訴求,反映春節敬祀財神的一系列民俗活動,人人渴望發財、追求嚮往美好生活的樸實心態。

 長安流傳接財神的民謠雲:「正月初五上柱香,一年四季財源廣;正月初五摸元寶,大錢小錢用不了;正月初五請財神,家家戶戶財源滾;正月初五神進門,五縠豐登福滿門。」

 古蘇州城描寫大年初五接財神的詩歌:「金日財神到,姑蘇樂逍遙。鞭炮震乾坤,商家門前笑。」

 附近有關帝廟、財神廟的地方,人們會摩肩接踵到關帝廟、財神廟去拜關帝、請財神,祈求關帝、財神保佑新的一年裏生意興隆,財源茂盛。

 為提升接財神活動的趣味性和互動性,也有人裝扮成財神模樣、身穿紅袍錦袍,頭戴紗帽,嘴上掛着假鬍子,手裏端着金元寶及財神爺像,敲鑼打鼓,挨家挨戶地上門,唱着諸如「財神迎門到,元寶滾滾來。主人真和氣,福氣定不小」「左廂堆滿金銀庫,右邊財寶滿屋堆」一類吉祥話。

 財富是人們提升生活質量的物質保障,祈求發財,擁有財富,讓生活從此富裕無憂,脫離貧窮,是芸芸眾生嚮往的一個夢。

 接財神民俗活動的形成,植根於歷史文化傳統,有着鮮明的民族性。財神是民間信仰形成的產物,是傳統財富觀和義利觀激蕩而來的結果。

 中華傳統文化思想為人們取得財富、獲得利益設定了道德的標準和依據,即:君子愛財,取之以道。財富與道德的關係反映着利與義的關係,影響並決定了中國傳統社會千百年來的經濟價值觀。

 董仲舒說:「天之生人也,使人生義與利。利以養其體,義以養其心。心不得義不能樂,體不得利不能安。義者心之養也,利者體之養也。體莫貴於心,故養莫重於義,義之養生人大於利。」利側重於人的物質需求,如人的身體,義側重於人的道德、思想和精神,如人的內心。

 然而,在財富和利益面前,人心往往頂不住誘惑,為了財富和利益,往往鋌而走險,不擇手段,財神信仰的出現,使人們對財富的獲得存有敬畏,於是便有了底線,行為才不敢過於放肆,怕善惡有報,財神遠離,而且講究積德,通過行善積德,扶危救困,來獲得財神的青睞,得到恒久遠的財富、財運。

 商幫會館,關帝大殿有副楹聯雲:「伏魔稱大帝,規矩師萬世,通財宇宙;忠義貫古今,墨繩宗百代,錫我福澤。」楹聯頌揚關帝(伏魔大帝)的忠義精神,表明傳承祖師爺技藝,安守本分,規矩經營,祈望關帝財神保佑發財致富的良好願望。

 財神是善神,也是正神,主管人間財富、財源、財運。人們渴望擁有財富,通過安守本分,規矩經營,發財致富過上好日子,因而春節期間接財神民俗活動在民間非常盛行。人們擺上供品,上香祭拜,虔誠向財神禱告的同時,也讓心靈有所寄託,精神有所歸屬,生活帶來希望和憧憬。

 取財有道,心中有戒尺,發財致富有堅定的道德堅守,及對財神勸人向善心意的敬畏之心,迎財神、接財神民俗活動才能得到行之有效的普及和傳承。

 孔子說:「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祿,必得其名,必得其壽。」

 迎財神、接財神民俗活動凝聚着豐富的傳統文化道德思想內涵,其蘊含的財富觀、義利觀,對當前物慾橫流、惟利是圖的社會風氣,仍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弘揚關帝文化  彭允好

[责任编辑:刘亚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