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根中華文化,傳承關帝精神-香港商报

尋根中華文化,傳承關帝精神

2021-02-22
来源:香港商报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一個國家的強盛、一個民族的復興,無不以文化興盛為支撐,以文化繁榮為條件,以文化發展為動力,從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以此提升全民道德水平,素質修養,樹立民族自信、振興民族精神、砥礪人格情操,形成眾志成城、堅若磐石的精神力量和道德基礎。

 關公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的優秀代表,關公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高度濃縮,是中華優秀美德的具體實踐和昇華凝練,是積極培育和引導華人社會形成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社會風氣的光明指引。

 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孝悌思想;如精忠報國、憂國忘家的忠義精神;如捨身取義、義薄雲天的價值追求;如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榮辱觀念;如扶危濟困、見義勇為的俠義情懷;如樂善好施、助人為樂的慈善意識;如感恩圖報、義重如山的人格情操;關公文化所蘊藏和散發的這些積極向上的為人品質與思想精華,早已浸潤到中華民族血脈與骨髓中,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

 經過1800多年的傳承與發展,關公文化不僅融入了中華兒女的精神基因,成為中華民族精神品格的重要構成,而且影響力擴展到100多個國家和地區,集合著全球華人的文化認同、情感認同、民族認同和國家認同。

 歷千年而不衰的關公崇拜、關帝信仰,延續著中華民族的歷史文脈,延續著海內外中華兒女共同的精神寄託,遍布全球各地的關帝廟,驗證著關公在華人社會至尊無上的地位和影響力;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關公信仰,關公的故事、關公的精神在華人家庭廣為流傳、代代傳承,成為華人家庭培育家風、教育子女、立業興家、實現人生理想的實用教科書。

 在中國內地,每逢農曆五月十三、六月二十四關帝聖誕,山西、河南、湖北、福建、廣西、湖南等地都要舉辦盛大的關帝廟會。公曆九、十月間,山西、河南、湖北等地又接連舉辦隆重的金秋大典,台港澳和世界各地的關帝信仰者、朝聖團體紛至遝來,懷著虔誠之心,祭拜關帝,祈求關帝保佑,祈求健康平安,祈求如意吉祥、祈求世界和平。

 關公文化的核心價值是對傳統美德和民族精神的生動詮釋和具體實踐。

 梁啟超在《什麼是文化》一文中說,「文化者,人類能所開釋出來之有價值之共業也。」

 梁漱溟在《中國文化要義》中說:「文化,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文化之本義,應在經濟、政治,乃至一切無所不包。」

 關公文化是中華民族在文明發展進程中逐步豐富和完善的的文化形態,寄託著全體中華兒女共同的精神追求和價值標桿,是全體中華兒女共同的智慧結晶。

 歷史是一面鏡子,也是一部最好的教科書。歷史、現實、未來是相通的。歷史是過去的現實,現實是未來的歷史。

 不忘本來才能開闢未來,善於繼承才能更好創新。

 英國思想家塞繆爾·斯邁爾斯說:「哪一個民族如果失去了品格的支撐,就可以認為它是下一個要滅亡的民族。哪一個民族如果不再崇尚和奉行忠誠、誠實、正直和公正的美德,它就失去了生存的理由。一旦一個國家的人民如此熱衷於對財富的追求、對感官快樂的追求和如此熱衷於宗派活動,以至於榮譽、秩序、忠誠、美德和服從都成了過去的東西,那麼,在這種墮落的社會風氣之中,就只有等到那些誠實的人到處摸索,並讓每一個人都有了深刻的認識之後,這個民族僅存的希望還僅在於使失去的品格得以恢復,使每一個個體的品格得到昇華。只有這樣,這個民族才能夠得到拯救。」

 尋根中華傳統文化,弘揚關帝精神,其時代價值就是用優秀傳統美德來重塑中華民族日漸迷失的精神與品格。

 弘揚關公文化,傳承關帝精神,不僅有助於更好地傳承中華美德,認識和理解中華文化的精神內涵,還有助於淨化世道人心,傳導正能量,扭轉社會不良風氣,提升全民道德素質,培養和塑造德才兼備的社會有用人才,為中華民族復興提供堅實的人才、思想、道德、文化、物質和精神保障。

 弘揚關帝文化  彭允好

[责任编辑:黄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