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倫關係是人類社會最基本的倫理關係。五倫指父子、君臣、夫婦、兄弟、朋友五種關係。每個人從出生開始,便生存於五倫關係之中。
清代理學家、名臣陳宏謀說:「天下無倫外之人,故自無倫外之學。」五倫涵蓋了人和人之間的所有關係,沒有人能夠跳脫五倫關係而獨立存在,所有的道德教化、人文科學、宗教信仰、文明禮儀,都是服務於五倫,並致力於建設健康有序的五倫關係的。
五倫關係是大自然的法則,是天道的運行規律,隨順五倫而建立起來的五常「仁義禮智信」,四維「禮義廉恥」,八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構建了中華傳統文化最根本的道德基石和行為規範。
《孟子》說夏、商、周「設庠、序、學、校以教之,……皆所以明人倫也」。
人倫睦,則天道順。古聖人憂心人們「飽食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所以「使契為司徒,教以人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使人們懂得長幼尊卑、天地綱常、人世法則,避免做出違背人倫、忤逆不道等醜事惡行。
人倫之道,以孝為首。孝,即孝敬父母。中國最早解釋詞義的著作《爾雅》說:「善事父母為孝」。許慎在《說文解字》說:「孝,善事父母者,從老省、從子,子承老也」。
孝,是為人子女者的本份,是「天之經也,地之義也,人之行也」。每個人的身體都來自於父母,父母賦予了我們生命。一個人若是不孝,就好似樹幹找不到樹根,溪流找不到源頭,早晚會乾枯乾涸,無法生存於天地之間。
清代名儒劉沅在《豫誠堂家訓》中說:「得天理以為人,天地故為父母;父母才有我身,父母故同天地。欺堂上父母易,欺頭上父母難。一念欺天,即為不孝;一念欺親,得罪於天。」
父母恩比山高,德比海深。孝敬父母,要如同敬天禮地一樣恭敬誠摯,才能無愧人子,無愧良知。這種恩情,佛經中曾有描述:「假使有人,左肩擔父,右肩擔母,研皮至骨,穿骨至髓,繞須彌山,經千百劫,血流決踝,猶不能報父母深恩。」
中國人推崇孝道,將孝道視為中華文明的核心精神和理念。孝,是中國人的立身之本,盡心奉孝於父母,既閃現了人性的光芒,也奠定了人性的根基。
關帝在《桃園明聖經》中諄諄規勸世人:「為人子,孝為先,孝順兩字緊相聯,勿使惱怒常使歡,暖衣飽食毋饑寒,病醫藥必自煎,即須嘗過獻親前,夜不解衣,朝不食,時時刻刻在身邊,爾能孝順爾子孝,點點滴滴看檐前。」
元代郭居敬編錄的《二十四孝》,紀錄了不同年代、不同環境、不同遭遇、不同方式的行孝故事,二十四個孝子分別為:虞舜(上古)、漢文帝(西漢)、曾參(春秋)、仲由(春秋)、閔損(春秋)、董永(東漢)、郯子(春秋)、江革(東漢)、陸績(三國)、唐夫人(唐朝)、吳猛(晉朝)、王祥(晉朝)、郭巨(晉朝)、楊香(晉朝)、朱壽昌(宋朝)、庾黔婁(南齊)、老萊子(春秋)、蔡順(漢朝)、黃香(東漢)、姜詩(東漢)、王裒(西晉)、丁蘭(東漢)、孟宗(三國)、黃庭堅(北宋)。
《二十四孝》中孝子的身份多種多樣,幾乎涵蓋了社會的各個階層,既有高高在上的帝王,也有平凡普通的庶民,既有飽讀詩書的士人,也有樸實厚道的農夫,既有長行孝順之舉的物質上的孝,也有長懷孝敬之心的精神上的孝,反映了中華民族孝道觀念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
孝是中華文明薪火傳承的傳家寶,傳統文化教育的核心在一個「孝」字,人品道德建立的基石在一個「孝」字,創建家庭幸福的秘訣在一個「孝」字,維護社會安寧的根本也在一個「孝」字。
孔子說:「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敬父母是人世間最基本的道德,是自然界最基本的法則,這個法則適用於所有人,行孝本乎每個人的天性,發乎每個人的本心,盡乎每個人的責任,萬物出於天地,人倫始於父母,因此人倫之道,最大的德行莫過於孝敬父母。(弘揚關帝文化 彭允好)
人間五倫孝為先 自古孝為百行原
2021-04-05
来源:香港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