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悌為仁之本 福祿自會天成-香港商报

孝悌為仁之本 福祿自會天成

2021-04-07
来源:香港商报

 傳統文化中,「孝悌」往往連稱,成為儒家的標誌性文化之一。

 清代教育家李毓秀所作三言韻文《弟子規·總敘》開篇說道:「弟子規,聖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

 儒家思想以「仁」為核心,但在孔子看來,孝悌是仁的根本。孔子說:「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孟子繼承孔子的儒學思想,說「堯舜之道,孝悌而已矣」,並認為,仁、義、禮、智、樂都根源於孝悌。孟子雲:「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智之實,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禮之實,節文斯二者是也;樂之實,樂斯二者,樂則生矣;生則惡可已也,惡可已,則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

 意思是說,仁的實質,從侍奉父母中來;義的實質,從順從兄長中來;智的實質,是明白孝悌的道理而不背離;禮的實質,是篤行孝悌思想,孝順父母、敬愛兄長,而不失禮節;樂的實質,是遵循了孝悌思想,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家庭和樂融融,快樂就產生了;這種快樂是發自內心的真正的快樂,一旦產生就抑制不住,不知不覺地手舞足蹈起來。

 「孝悌」是維護家庭和睦,保障家庭幸福最重要的基礎。孔子說:「教民親愛,莫善於孝。教民禮順,莫善於悌。移風易俗,莫善於樂。安上治民,莫善於禮。禮者,敬而已矣。故敬其父,則子悅;敬其兄,則弟悅;敬其君,則臣悅;敬一人,而千萬人悅。所敬者寡,而悅者眾。此之謂要道也。」

 「孝」是做人的基礎,對父母不孝順的人不能對社會廣施仁愛;「悌」是處世的基礎,對兄弟不友愛的人不能對他人有情有義。

 「孝悌」思想在家庭環境的熏陶中,養成知書達禮、長幼有序、知恩感恩、團結友愛、尊老愛幼等道德修養,推行到社會中,就會形成對國家的忠,對朋友的義,對社會的仁,對他人的信,達成「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社會理想,促進實現社會和諧穩定、國家繁榮昌盛、百姓安居樂業的良好社會風氣。

 關帝在《桃園明聖經》中降筆批示:「孝悌忠信人之本,禮義廉恥人之根。」並在《力學第三》中自言:「吾(關帝)素覽春秋,幼觀孔孟,惟以孝弟為先,修身治國為本。」

 關帝諄諄教誨,垂訓教人,勸人務本,謹記孝悌忠信。如果人能從孝悌的根本做起,對父母盡孝,對兄弟友愛,必然對國家盡忠,對朋友盡義,為人厚樸,處事誠信,人能達成如此的道德操守,必蒙上天鑒佑,福祿自來,俯仰稱意,禍患不侵。凡事有吉無凶。

 明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舉人沈德符,受其父史官的家風影響,仿歐陽修《歸田錄》之體例,近搜博覽,寫成《萬曆野獲編》二十卷及《續編》十卷,內容翔實,為研究明代歷史重要史料。清代編修《明史》,不少人物傳記所載事實,皆源出此書。

 《萬曆野獲編》中有則故事:江西新淦人張克文、堯文兩兄弟,素敬關帝,友愛和睦,邑人以為楷模。明隆慶元年(1567年)秋七月,兩兄弟都考中鄉貢士,一同入京會試。船抵桃源時,大病初愈的堯文因行船遇險而驚悸氣絕。船家準備埋葬堯文,克文聽到空中有神人對他說:「妳兄弟還沒死。關帝憐妳們兄弟友愛,特命我來相報。」克文就將弟弟身體移到野廟中,每天到關廟向關帝祈禱其復生。

 同船的人嘲笑他,棄之而去。克文依然孤守荒廟,直到仲秋十八日堯文蘇醒。至此已假死二十多天日矣。

 作者沈德符嘆道:「今世再生者多矣,百靈之顯赫,亦不少矣。惟關侯與大士能奔走天下,愚智無異詞。……宜宇內之崇奉不衰也。」

 張堯文任涇縣知縣後,在涇縣蔔地建廟,請畫家畫關帝像日夕供奉,又請兵部左侍郎新都汪道昆作《新建義勇武安王廟記》,以答謝關帝庇佑重生之恩,修復涇縣水西書院,以關帝精神「為人臣則盡忠、為人弟則盡悌、與朋友交則盡信」教化涇邑,福澤一方。

 《亙史》作者潘之恒在張堯文守池陽時,曾往見之,親耳聽其言回生之事。嘉靖進士王世懋曾遇堯文之兄、水部的張克文談起舊事,彷彿身臨其境,「或舌吐目眩,或劃然心開。」

 弘揚關帝文化 彭允好

[责任编辑:岳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