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處世,誠信為本-香港商报

立身處世,誠信為本

2021-05-10
来源:香港商报

 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自古以來,「民無信則不立,商無信則不興,國無信則不威」。誠信是處事之本,是立業之基。《韓非子》說:「小信誠,則大信立」。誠信不僅代表着個人的修養和品格,也代表着全社會共同認可的道德原則和行為規範。

 東漢光武帝時期,遊俠郭解有一玄孫名叫郭伋,為官清廉正直,為人誠實守信,深受百姓愛戴,素有賢良美名。郭伋任並州牧時,曾經到下屬處巡視,到達西河郡美稷縣(故城在今內蒙古準格爾旗之北),有數百名兒童,各自騎竹馬,在道旁依次拜迎。

 郭伋問:「孩子們為什麼遠道而來?」孩子們回答說:「聽說使君來到,很高興,所以來歡迎。」郭伋辭讓致謝。等到事情辦完,孩子們又送到城郭外,問:「使君哪一天能回來?」郭伋叫隨從計算日程,告訴了他們。郭伋巡視回來,比原定日期早一天。郭伋怕失信於孩子們,於是在野外亭中歇宿,等到預定時期才進城。

 郭伋不失信於兒童,為後人樹立了言而有信的道德榜樣。光武帝贊其德行「信之至矣」。

 古往今來,講誠信,重承諾,守信用,是中國人公認的價值準則。誠信不僅是一種內在的精神和品質,也是一種外在的形象和聲譽。

 從字面意義上看,「誠」與「信」是兩個不同的名詞,具有不同的內涵。「誠」是真實無妄的本然之道,即內心的坦蕩真誠、無私無邪。孟子說:「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朱熹說:「誠者,真實無妄之謂。」

 「誠」是天道,是人從內心出發,真心實意、清白實在、心口如一。「信」是人道,是人守信用,重然諾的行為表現。《說文解字》說:「人言為信」,程頤說:「以實之謂信。」老子說:「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誠」看的是內心,「信」看的是行為。內誠於心,外行於信。「誠」與「信」因而具有了同義等值的概念,誠即是信,信即是誠。許慎在《說文解字》解釋說:「誠,信也。」「信,誠也。」「誠」與「信」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個內外兼修,誠實守信的特定詞匯。

 《管子·樞言》雲:「先王貴誠信。誠信者,天下之結也。」講誠信,是中國人行為處事的樞紐、關鍵。所以,從古至今,中國人都非常重視誠信的品格,推崇誠信的美德。

 東漢名將關公是中華傳統文化「誠信」美德的代表和典範。史書《三國志》記載,關公自幽州涿郡與劉備、張飛聚義,三人寢則同床,恩若兄弟。建安五年,關公為保全劉備妻子,進了曹營。曹操想要拉攏關公,厚禮相待,關公不為所動,關公對張遼言道:「吾極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劉將軍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終不留,吾要當立效以報曹公乃去。」官渡之戰,東郡太守劉延被袁紹大將顏良困於白馬,曹軍危急。關公見狀,策馬刺顏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袁紹諸將無法阻擋,遂解了白馬之圍。關公踐行了當日對曹操的承諾。當得悉劉備下落後,關公毅然掛印封金,拜書辭曹,投奔劉備而去。

 一諾千金、誠實守信,是關公高尚人格中的重要閃光點,也是關公千百年來一直受到中華兒女普遍尊崇和愛戴的精神品質之一。

 《關聖全書》有則故事:明世宗嘉靖四十五年,有位秦商因經營不善,欠正姓商人紋銀三百兩,一時歸還不上。秦商素敬關帝,為表誠意,事先寫好欠條,放於關帝廟頂板上。第二天約來債主,在關帝像前立誓說:「誓必還錢,但請寬限些時日」,債主見其語出至誠,便同意了。若干天後,秦商又約債主來關帝廟,在關帝像前,還清了所欠銀兩及利息。恰在此時,一陣風吹過,一張紙條從頂板飄落下來,債主打開一看,正是秦商昔日所寫欠條。債主感動地說:「秦商真信士也。」並主動要求,跟秦商結為了生死之交。

 黃石公《素書》說:「天無信,四時失序;人無信,行止不立。」誠信是一個人立身處世、建功立業的信譽基礎和品質保證。一個人只有誠實守信、童叟無欺、信守諾言、言行相符、表裏如一,才能贏得別人的信任和尊重,從而為個人的發展積累廣泛的人脈和品牌。

 弘揚關帝文化 彭允好

[责任编辑:岳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