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的錯誤歷史傳說探討《關聖帝君桃園明聖經》之殊勝與奧秘(四)-香港商报

三國的錯誤歷史傳說探討《關聖帝君桃園明聖經》之殊勝與奧秘(四)

2021-07-02
来源:香港商報網

 忠孝廉節四訓乃《桃園明聖經》的主旨綱領,且每一訓都引證多位聖哲以為世人典範。此處因受版面所限,每訓僅能節錄一至二則聖哲典範資作參考。上回闡述忠孝二理,本周來敘說廉訓。

 【經文,廉】

 廉生畏,潔生嚴,細檢點,避疑嫌。希賢希聖由天命,學禮學詩聽自然。卻周粟,隱山川,為人似玉無瑕玷,立志如同鐵石堅。守己祿,莫徇偏,損人利己子孫冤。廉者不受嗟來食,志士不飲盜之泉。辭俸原憲潔,畏金楊震廉。坐懷不亂柳下惠,閉戶無容魯仲連。?食怎如螬李美,瓜祭何勝菜羹甜,俸祿只堪供禮儀,舉家食費僅盤桓,百篢抬回失節物,滿箱裝裹昧心錢。笞杖徒流誰不怕,勸爾抬頭看上天。縱容男僕如狼虎,謀佔軍民地與田。勢敗運衰參訐告,拔塚平房冤報冤,婦男窮極為娼盜,恨殺當初惡要錢。

 經文是說,一個人能清白廉儉,潔身自愛,在受人之物或待人處事時,絕不貪求苟得或妄言橫行。必須時時懷?戒慎恐懼,嚴謹自持之心。更要刻刻省察自己的所言所行,避免引起他人的猜疑誤會。為了給世人有一個明確效法方向,在「廉」訓裏,特別引證有伯夷、叔齊不食周粟,黔敖不食嗟來食,孔子及弟子不飲盜泉之水,原憲辭減薪俸,楊震畏懼贈金,坐懷不亂柳下惠,閉門不受禮的魯仲連,和寧可食粗糙蔬飯也不享不義獲得之香宴的陳仲子等多位聖者以為典範。因版面關係,本文僅列兩位聖哲行誼資佐參考。

 【聖哲典範】(一):畏金楊震廉

 楊震(公元54年~124年),字伯起,東漢時期弘農華陰(今陝西省華陰縣)人。楊震是楊寶之子,正是南朝《續齊諧記》所載之楊寶在華陰山救黃雀「銜環」典故所指的「四世太尉,德業相繼」的第一代。

 楊震的高祖楊敞是漢昭帝的丞相,封安平侯,他的妻子是著名歷史學家司馬遷的女兒。楊敞的孫子、第三代安平侯楊譚在漢宣帝時獲罪,免為庶人。楊譚生楊寶,楊寶生楊震。楊震年少好學、博覽群書,被時人譽為「關西孔子」。至五十歲時,大將軍鄧騭聞其賢能而力薦為秀才。在東漢初年任刺史、太守,為人剛正不阿,治政清廉。在東萊太守任內,曾因拒收他薦舉為秀才的王密十斤黃金賄禮,當王密說此事無人知曉時,他道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王密羞愧而出。此句「四知」的千古名言留傳於後世(後世傳謂,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楊震後來升任太尉。為了紀念他 ,昌邑的百姓修了「四知堂」,建立了楊震廟和紀念塔。《後漢書》說「自震至彪,四世太尉」,楊震、楊秉、楊賜、楊彪祖孫四代皆出任太尉或司徒,人稱「四世三公」。

 【聖哲典範】(二):辭俸原憲潔

 原憲(生於公元前515年),字子思,今山東臨沂市平邑縣仲村鎮南屯人。孔子弟子,小子貢五歲。原憲出身貧寒,個性狂狷耿直,一生安貧樂道,不肯與世俗合流。孔子為魯司寇時,曾做過孔子的家臣,孔子給他九百斛的俸祿,他推辭不要那麼多。孔子死後,原憲隱居衛國,茅屋瓦牖,粗茶淡飯,生活極為清苦。子貢在衛國擔任宰相時,想請原憲出來為官。一次,高車駟馬拜訪原憲,原憲衣?破舊出來迎接,子貢一看很直接的問曰:「夫子豈病乎?」原憲回答說:「吾聞之,無財者謂之貧,學道而不能行者謂之病。憲貧也,非病也。」子貢聽後知道自己講錯話很羞愧地離開了。原憲乃徐步曳杖歌《商頌》,聲滿天地,若出金石。唐朝人吳筠有《詠原憲子》詩:「原生何淡漠,觀妙自怡性。蓬戶常晏如,弦歌樂天命。無財方是貧,有道固非病。木賜欽高風,退慚車馬盛。」

 原憲為孔門三千弟子七十二賢人之一,從祀孔子於曲阜孔廟大成殿前之東廡內。其故里因靠近南武陽城,南武陽城亦名原憲城。城北武山擂鼓台,傳為原憲墓。後來唐玄宗尊之為「原伯」,宋真宗加封為「任城侯」。明嘉靖九年改稱「先賢原子」。《論語》有《憲問》一篇,有人以為是他的手筆。《史記》載有他的記述:子思問恥。孔子曰:「國有道,穀。國無道,穀,恥也。」子思曰:「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為仁乎?」孔子曰:「可以為難矣,仁則吾弗知也。」

 上列聖哲典範,楊震與原憲之言行,字句都足以感天地動鬼神。可謂是鞭灸當今唯利是圖、貪婪無窮之亂世最佳良方。而要守住廉潔,就必須通過各種的誘惑和艱難考驗。所以,一定要有強烈的節操觀念。因而,廉與節是不可分的,下回就來談節字。(待續下星期五)

 忠義人才培育學院院長 黃國彰

[责任编辑:谢烨挺]